有人说,中国的房价已经严重背离市场规律、经济规律,这无边的“价格”会走向何方,没人能够说得清。 那么古玩艺术品的价格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古玩艺术品“估值”存在两个方面:包括古玩艺术品自身的美学价值以及现实的市场价格预估。但价值与价格二者之间很多时候不是成正比的,就拿商周时代的青铜器而言,无论在美学价值、历史人文价值、还是工艺的精湛程度方面,都令后世望其项背,但其市场价格却大大低于明清瓷器的价格。 每一件古董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在这上面沉积着无数的历史、文化、社会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其他的器物所无法取代的。从这个意思上说,任何一件古董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也就是“无价之宝”。 可是当一件古董进入了市场,要在市场上流通起来的时候,又确实要附加一个“价格”来衡量它,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明显的矛盾。 有一位初入门者谈他学收藏的体会:“人们都说学瓷器要过四关:辨真伪、断窑口、看年代、定价值。确实,这个问题给很多新老藏家带来相当的困扰。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综合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全面衡量一件古董的“价格”。 欢迎关注公众号:古玩大江湖 衡量市场的稀有程度 先说一个小故事:一次几位藏家逛古董市场,在一店里见到一件南宋龙泉窑青釉双环虎耳旋纹瓶,有小伤。店主开出了一个在当时来说相当高的价格。大家七嘴八舌品评了半天,都认为是好东西,可是都认为太贵,而且还带伤,因此都放弃了。 只有一位新入行的女士觉得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器形的瓷器,随便还了一个价就买下来了。到今天,大家都知道这样器形的龙泉窑器在全国才两三件,一下子就成了藏家们追逐的对象,价格也因此翻了数十倍。 古董分很多种类,有民用、官用、御用,还有专门用于陪葬的冥器。以唐三彩为例:过去唐三彩很贵,可是由于唐代讲究厚葬,又有专门生产、出售冥器的商店,出土各类器物也就相当多,有的墓里一次就出土数百件各种碗盘,因此近来价格直线下跌。 有许多专门经营三彩器的古玩店就是因为没有注意考虑市场稀有性,早期盲目吃进太多的三彩冥器,资金无法周转而关门。又比如清代许多大家族祖宗画像,确实是古董,可是没有价,就是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存世量太多。 所以藏家们平时就要留心,仔细考证每一种文物的市场流通数量,哪些多,哪些少,哪些是稀有的,这样当你遇到一件器物的时候就能够很快地判断出它是否稀有品种而心中有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