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課九十三:《類經序》三

 为什么73 2017-04-20

文課九十三:《類經序》三

2017-04-20 明·張介賓 徐文兵

                          類經序  三

                       明 ·張介賓


兩經既合,乃分為十二類:夫人之大事,莫若

生,能葆其真①,合乎天矣,故首曰攝生類。生

成之道,兩儀主之②,陰陽既立,三才位矣③,

故二曰陰陽類。人之有生,藏氣為本,五內洞然

,三垣治矣⑤,故三曰藏象類。欲知其內,須

察其外,脈色通神,吉凶判矣,四曰脈色類。

藏府治內⑥,經絡治外,能明終始,四大安矣⑦

,故五曰經絡類。萬事萬殊,必有本末,知所先

後⑧,握其要矣,故六曰標本類。




注釋

①   葆:通“保”,保全,保護。真:真元;

②   兩儀:天地;

③   三才:指天、地、人;位:位置確定,用如動詞;

④   五內:又稱“五中”,指五臟;

⑤   三垣:這裡指人體內的上、中、下三焦;

⑥   治:主,主宰;

⑦   四大:指身體,佛教以為人身及世界均由地、水、火、風“四大”所構成,一說,指四肢;

⑧   先後:先治與後治,語見《素問·標本病傳論》。

譯文

將《靈樞》、《素問》兩經合併後,就分成十二類:人的大事沒有什麼比生命更為重要的了,能夠保持人的真元,就能適應自然變化的規律,所以第一叫“攝生類”。化育生長的規律,由陰陽所主宰,陰陽一確立,天地人就定位了,所以第二叫“陰陽類”。人有生命,髒氣是根本,五臟暢通,三焦就平安了,所以第三叫“藏象類”。要知道體內情況,必須察看體外的神色,切脈望色通達神妙,內部的吉凶,也就可以判斷了,所以第四叫“脈色類”。臟腑主內,經絡主外,能明白經絡運行的起迄,人體就平安了,所以第五叫“經絡類”。一切事物都有差別,都有本有末,有主有次,明白了先治與後治的是什麼,就掌握要領了,所以第六叫“標本類”。

人之所賴,藥食為天,氣味得宜,五宮強矣①,

故七曰氣味類。駒隙百年②,誰保無恙?治之弗

失,危者安矣,故八曰論治類。疾之中人,變態

莫測,明能燭幽,二豎遁矣,故九曰疾病類。藥

餌不及,古有針砭,九法搜玄③,道超凡矣,故

十曰針刺類。至若天道茫茫,運行今古,苞無窮

④,協惟一⑤,推之以理,指諸掌矣,故十一曰

運氣類。又若經文連屬⑥,難以強分,或附見於

別門,欲求之而不得,分條索隱,血脈貫矣,故

十二曰會通類。匯分三十二卷。



注釋

① 五宮:五臟;

② 駒隙百年:人生百年如白駒過隙,喻時間短暫,語本《莊子·知北遊》;

③ 九法:九針之法;

④ 苞:通“包”,包含,包容;

⑤ 協:和洽;一:宇宙、天地;

⑥ 連屬(zhǔ):前後連接。

譯文

人依靠的東西,藥食是第一位的,氣味適合需要,五臟就強盛了,所以第七叫“氣味類”。人生百歲誰能保證沒病呢?治療它不錯過時機,嚴重的疾病也可轉危為安,所以第八叫“論治類”。疾病侵襲人體,變化多端,不能測度,高明的診斷能照見隱藏的病證,病魔就逃跑了,所以第九叫“疾病類”。如果藥物效力達不到,古代有針灸、砭石,應用九種針法來搜索玄秘的病證,這種醫術超過一般,所以第十叫“針刺類”。至於上天廣大,無邊無際,從古到今,運行往復,包涵無限,和洽於天地陰陽之氣,如果用運氣學說的道理來推究,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第十一叫“運氣類”。又如《內經》的經文,連屬不斷,難以勉強劃分,有的附見在別的門類,要尋求它而找不到,就分列專條,探求隱藏的含義,就像血脈一樣貫通了,所以第十二叫“會通類”。匯合起來,分成三十二卷。

此外複附著《圖翼》十五卷。蓋以義有

深邃,而言不能該者,不拾以圖①,其

精莫聚;圖像雖顯,而意有未達者,不

翼以說②,其奧難窺。自是而條理分,

綱目舉,晦者明,隱者見,巨細通融,

歧貳畢徹③,一展卷而重門洞開,秋毫

在目;不惟廣裨乎來學,即凡志切尊生

者③,欲求茲妙,無不信手可拈矣。



注釋

① 拾:檢取;

② 翼:輔助;

③ 歧貳:分歧,不一致;

④ 尊生:奉生,養生。

譯文

在這部《類經》以外,又附《圖翼》十五卷。因為《內經》文義深奧,言語所不能概括的,不用圖畫檢取,其中的精華不能集中突出地揭示出來;圖畫形象雖然明顯,但意思有不通達的,不用文字說明來輔助,其中的深奧處仍難於窺見。有此二書,從此,經文的條理分明,綱舉目張,不明顯的地方清楚了,隱藏的道理就顯現了,大大小小各種內容融會貫通,分歧疑難之處完全清楚。一翻開書本,像一扇扇門敞開似的,其中極細微的含義也看得出來了。不僅對於後輩有很大的幫助,就是一切有志重視養生的人,要尋求此中妙義,也沒有不伸手可取的。


點擊閱讀原文收聽白雲出岫誦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