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谣、古典民谣、新民谣、民谣朋克(一):冲绳八重山民谣《安里屋协作谣》音乐变迁中的历史文化叙事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4-20

内容提要
该研究关注作为音乐学研究主要命题之一的音乐传统的历史与变迁论题。以冲绳八重山竹富岛“古谣”(koyō)《安里屋协作谣》、“古典民谣”(classical min’yō)《安里屋节》、“新民谣”(new min’yō)《新安里屋协作谣》及其“民谣朋克”(min’yō ska punk)版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读与田野考察,比较和分析属于不同历史与文化语境中安里屋主题的民谣在体裁;歌唱方法;谱式、旋律和调式音阶几方面所呈现出的异同。文章认为,《安里屋协作谣》从琉球时代的八重山群岛音乐认同,到日本统治之后的冲绳县音乐认同,再到全球化语境的日本音乐认同。其中不仅涉及到文化传播,还涉及到社会政治变迁问题。当《安里屋协作谣》被不断挪用后,使得在研究中以音乐结构的点,看到了八重山群岛的历史社会文化发展的具体脉络的一个侧面。

关键词《安里屋协作谣》;古谣;古典民谣;新民谣;民谣朋克;历史与变迁
八重山群岛(Yaeyama islands,下文亦称八重山)位于琉球群岛(今日本“冲绳”[1])南端,由10余个岛屿构成,主要包括石垣岛、西表岛、与那国岛、黑岛、鸠间岛和本文研究对象古谣《安里屋协作谣》(Asadōya yunta,日文:安里屋ユンタ)的发源地:竹富岛。[2]琉球王国曾与中国明朝政府建立了册封与进贡制度。同时,八重山群岛各部族也被迫向琉球王国所在地那霸首礼城进行纳税和进贡。独特的地理位置,特别是历史中内外两个朝贡制度,孕育了位于古代中国和日本音乐文化交流路线中八重山群岛丰富和别具特色的音乐和表演艺术。

 

               竹富岛

冲绳民谣(min’yō)研究成果十分丰厚。按视角划分包括:1.历史-理论分析的描述性视角。此类研究以探讨冲绳民谣及伴奏乐器三线音乐的音阶、节奏和乐曲结构为主,围绕琉球音阶的构造、来源、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如小泉文夫《冲绳音乐的音阶》(1971);金城厚《冲绳音乐的构造:歌词的节奏和乐式理论》(2004);王耀华《福建南音与冲绳三线古典音乐之比较研究》(1995)等。2.社会-文化阐释的批评性视角。21世纪以降10余年,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通过“参与观察”式田野考察,透过“社会-文化阐释的批评性视角”进行个案体验和解读。此类文献特别关注冲绳民谣的传统与现代性论题及其衍生的亚文化认同(族群认同、性别认同、地区认同)问题,具有批评取向。如金城厚《女人的歌、男人的歌:冲绳音乐的社会性别研究》(1996);基兰(Matt GILLAN)《边缘日本的歌:八重山群岛与冲绳本岛的事乐》(2012)和罗伯森(James ROBERSON)《冲绳的摇滚主张:战后冲绳音乐中的殖民现代性、文化挪用和文化本真性》(会议论文,2009,东京)等。

根据琉球大学鳥塚義和的“竹富岛研究报告”《安里屋协作谣——古谣的起源与传承》(2002)考证,古谣《安里屋协作谣》创作于1739年至19世纪初的六七十年间。[3]其在历经了200多年的流传和流变后,在不同时代、地域、人群演绎下,衍生出三个主要变体。

八重山民谣的发展历史脉络

本文尝试在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论域中,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笔者2012年8月中旬在冲绳本岛的田野考察,通过民谣音乐若干要素(体裁、歌唱、谱式、调式音阶等)的变迁比较分析中,找寻四个版本之间变化细节及其所关联的八重山民谣历史、社会和文化变迁主题。

本文研究的四个版本及其11份取样的基本信息汇总[4]

一、体裁变迁中的历史文化叙事
《安里屋协作谣》的四个版本创作于不同年代,属于不同的民谣分支体裁。有关八重山民谣的分类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民谣大观 奄美冲绳》的民谣分类(1991)和金城厚的分类(1998)。前者将冲绳民谣(分类中包含了奄美大岛)分为四个大类:童谣;仪式、行事、祈祷谣;工作、作业谣;娱乐、嬉戏谣。[5]金城厚将八重山群岛的歌曲分为四类:祈祷的歌;生活的歌;心之歌和艺术歌曲。[6]其分类特征是按照场合和目的将“协作谣”分属“作业谣”和“生活的歌”范畴。此外,部分西方学者在关注到体裁变化与音乐认同的关系问题。[7]本文基于以上将其做如下体裁归属:

4个版本的民谣分支体裁比较[8]

1)生活性的“协作谣”(yunta)——古谣《安里屋协作谣》(1739年至19世纪初)

创作于1739年至19世纪初的《安里屋协作谣》属于古谣(koyō),日文为“物语歌谣”,即叙事歌谣。该体裁为古谣劳动谣中的“协作谣”(日文:ユンタ)。八重山民谣志作者喜舎場永珣认为:“(协作谣)指冲绳当地农民在割草、舂米、打实地基(建筑)时为了互相协同动作而唱的无伴奏劳动歌。”[9]该界定以场合、功能为划分依据。另有当地人宫良当壮推测,其得名自农民互助组织‘结(ユイ、Yui)’+‘歌(ウタ、Uta)’的转音。该解释展示了该词的词源。因此“协作谣”可以理解为“诵歌”和“结歌”两层涵义。[10]古谣“协作谣”体裁根植于特定的集体协作式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中,逐渐确立为一种属于庶民阶层的叙事性歌谣,歌颂或反映的是民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是生产、生活之歌。其体裁内部的要素并不非常严格和规范,具有即兴创作的特征。“古谣”的生态环境在20世纪后渐渐流失,“协作谣”逐渐被“民谣”所取代,成为了保留部分“古谣”血统,改由三线等乐器伴奏,主要生存在民谣酒场的“民谣”体裁。

注释:

[1]琉球于1372年开始接受中国明朝册封的诏谕,官船(琉球人称“唐船”)来访与琉球进贡制度一直延续到19世纪的清朝。1879年,日本萨摩军队入侵并占领琉球,改称其为冲绳。在文化上施行“扑灭琉球语言、改换琉球人姓名。”二战日本战败,冲绳交由美国治理。1972年,美国将冲绳交给日本。引自:矢野辉雄《琉球对中国音乐的吸收》,金秋译,载《中国音乐》,1994年第4期,第54页。

[2]其西南向分别为福建和台湾,南邻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群岛,冲绳本岛在其东北侧,而日本本土则远在千里之遥。

[3]其题材取自真实历史故事。讲述了琉球时代,西南诸岛(八重山群岛等)各部族、村落被迫向首礼王府纳税和进贡。王府建立了一种向地方派遣官员的“役人”制度。官员三年一轮换,三年任期不允许带妻子家人同行。因此官员会在驻地找一位当地女子做临时妻子。1738年(时乾隆3年),竹富岛新任下级官员“目差主”看中了当时16岁的竹富岛玻座间村的美丽女子安里屋库雅玛(安里屋クヤマ,1722~1799),向她求婚,但库雅玛拒绝了他的请求。该曲围绕该故事发生的过程进行了创作。

4]田野资料来自基兰(Matt Gillan)。
[5]久万田晋:《冲绳の民俗艺能论》,(有)ボーダーインク,2011年,第27页。
[6]金城厚:《冲绳音乐入门》,音乐之友社,1998,第118~140页。
[7] Matt Gillan, Songs from the Edge of Japan: Music-making in Yaeyama and Okinawa, SOAS Musicology Series, ASHGATE, 2012,p.21.

[8] “民谣朋克”一词为笔者在该文中使用,指代保留了部分民谣要素的朋克音乐风格。
[9]喜舎場永珣:《八重山民謡誌》,载《冲绳时代》,1967,第1页。转引自:鳥塚義和:《安里屋协作谣——古谣的起源与传承》,竹富岛研究报告,琉球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社会科教育专攻论文, 2002,第3页。

[10]鳥塚義和:《安里屋协作谣——古谣的起源与传承》,竹富岛研究报告,琉球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社会科教育专攻论文, 2002,第3页。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黄婉(1973~ ),女,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上海 200031)。

文章发表于《音乐艺术》2013年第2期音乐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