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高考数学选择题干扰项的6种方法,研究透了,满分不是事!

 mxb08 2017-04-20


小数老师说

在研究数学的选择题时,除了要研究这道题的知识点,突破口以及正确解决方法之外,最好还要研究一下干扰项是如何设计的,这样,我们在做其他题目时,才能有效的绕开干扰项,选择出正确的答案来。

在命制数学选择题时,当题干与正确选项确定之后,其他的干扰项应既有诱误性,又有针对性、提示性。这才是一道好的选择题。


1
条件疏漏法

在解答选择题时,很多学生会疏漏已知条件,或是疏漏题目中的隐藏条件。命题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粗心大意,将疏漏条件所产生的结果设计为干扰项,这种设计干扰项的方法叫做条件疏漏法。



2
实际背景忽视法

细心模拟学生的演算过失和差错,常可得到迷惑性较强的干扰项。对提高试题的针对性和鉴别力十分有效,同时还有良好的警示作用和教育功能。


3
概念混淆法

命题时针对学生容易产生混淆的概念、性质设计的干扰项,往往具有较高的诊断功能,这种命制干扰项的方法称之为概念混淆法。


4
题意误解法

读题不慎,审题不细,误解题意,由此引发的错误结论,将其设计为干扰项,也是选择题常用的命题方法。


5
推理错乱法


将解题过程中由不合逻辑的推理而造成的错误结果设计成干扰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


6
思维定势法

熟悉的内容,相似的形式,常会令人产生类比于联想,但思维的定势也会产生负迁移,导致程序化、僵硬化的解题模式。由学生思维过程中产生的定势思维所导致的错误也是设计干扰项的常用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