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托孤:刘备最高明、曹睿最无奈、孙权最失败

 梦想童年594 2017-04-20
>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为了实现权力的世代相传,延续皇位的世袭传承,常会发生老皇帝临死之前把儿子托付给其最信任的一位或几位心腹大臣的事,人们管这种现象叫托孤。

盘点一下我国历史的托孤事件,根据其过程和结果,大致可以看到以下几种有趣的情况:

一、最煽情的托孤——曹睿托孤老司马

曹操的孙子曹睿死前托孤于司马懿和曹爽两人,因为司马懿老谋深算,曹睿为了能够使曹家的江山能够长久传承,临死前只能用深情打动司马懿,他对司马懿说:“朕惟恐不得见卿;今日得见,死无恨矣”。司马懿见这个厉害的主子马上要去另一个世界了,赶忙迎合他说:“臣在途中,闻陛下圣体不安,恨不肋生两翼,飞至阙下。今日得睹龙颜,臣之幸也”。曹睿赶紧切入正题,搬出托孤大臣的最优秀榜样诸葛亮来嘱咐司马懿:“昔刘玄德在白帝城病危,以幼子刘禅托孤于诸葛孔明,孔明因此竭尽忠诚,至死方休”。 然后他又对曹芳说:“仲达与朕一体,尔宜敬礼之”,把剧情的走势再次推高。接着,曹芳真情演绎,曹睿因势利导推波助澜“芳抱懿颈不放”。睿曰:“太尉勿忘幼子今日相恋之情!”言讫,潸然泪下。懿顿首流涕。魏主昏沉,口不能言,只以手指太子,须臾而卒。曹睿、曹芳父子俩合力把魏国的托孤剧情推向了最高潮,力压白帝城刘备托孤,成就了三国最煽情托孤的美誉。

二、最成功的托孤——刘备托孤诸葛亮

刘备白帝城托孤恐怕是其人生最低谷的时期,信心满满地征伐东吴,结果落得惨败,刘备当时的心情一定是失落极了,为了能够把儿子扶上马再送一程,他选择了托孤于诸葛亮,但他又在言语间禁锢了诸葛亮。史载当时情景是这样的,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刘备这话是非常厉害有效的,霎时,就确定了诸葛亮日后的政治地位问题。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有先帝这样的话音在耳,诸葛亮就只能为刘备父子鞠躬尽瘁了。

三、最失败的托孤——孙权托孤诸葛恪

孙权托孤于诸葛恪在《三国演义》中也就寥寥几句“权因此受惊成病。至次年四月内,病势沉重,乃召太傅诸葛恪、大司马吕岱至榻前,嘱以后事。嘱讫而薨。”也许是刘备托孤诸葛亮太成功了,曹睿想用诸葛亮这个光辉榜样来教诲司马懿(其实是给司马懿提出了一个标准),孙权恐怕则是奉了“龙叔无犬侄”的信条。可惜诸葛恪实在没有诸葛亮的能耐和品质,对外军事失利,对内威震其主又没有结成可靠的政治联盟,结果被孙峻干掉,连族都给灭了。

由此可见,托孤这件事是极有学问的,托得好能够延续江山,脱得不好则会葬送皇权。(文∕讲史论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