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原“和圣”柳下惠

 泥盆纪的鱼石螈 2017-04-20

柳下惠

柳下惠以一段“坐怀不乱”的佳话为后人津津乐道,但很多人不知他更为值得称道的并不止这些,实际上的他文武双全,人品高尚,为人也刚正不阿,是当时鲁国名噪一时的人物。 柳下惠(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本姓展,名获,字禽,中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据说他又字“季”,所以有时也称“柳下季”。他做过鲁国大夫,后来隐遁,成为“逸民”。《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称。

“坐怀不乱”流传千古

柳下惠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位于我市东南边陲的利辛展沟镇柳林村,是柳下惠的故里。清嘉庆《凤台县志·营建》记载: 柳庄寺在展沟集西南八里,春秋时柳下惠居此附近,展姓尚多,传为展禽后裔。

柳下惠被中国历代广为人知的是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传说是这样的,古时候的展沟西面有一片茂密的柳林,有一个深秋的夜晚,柳下惠路过柳林时,忽遇倾盆大雨。他急忙躲到一个破庙里避雨。恰在这时,一年轻女子也到此避雨,与他相对而坐。半夜时分,年轻女子被冻醒,便起身央求坐到柳下惠怀中,以温身驱寒。柳下惠急忙推辞:“万万使不得,荒郊野外,孤男寡女处在一起本已不妥,你若再坐我怀,更是有伤风化。” 女子道:“世人都知大夫圣贤,品德高尚,小女子虽坐在怀中,大人只要不生邪念,又有何妨?我若因寒冷病倒,家中老母便无人服侍,你救我就是救了我母女二人。” 柳下惠再无推托之词,只好让女子坐到自己怀中。如注暴雨,一夜未停。柳下惠怀抱女子,闭目塞听,丝纹不动,漫漫长夜竟不知温香在怀。天明,雨过天晴,得恩于柳下惠的女子不胜感激地说:“人言展大夫是正人君子,果然名不虚传。”

关于这个故事的记载,至少汉代就有,但不少人认为不真实,也有人认为不是什么大事,不必要大力表扬。但就故事本身来说,其实体现了人的道德问题。男女之间的感情,有生理的因素,也有心理的因素。《孟子》中说:“食色性也。”男女都有求偶的生理要求,这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但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的社会性。人在社会上生活,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奴隶社会以来的家庭关系已进步到一夫一妻制,男女之间的交往就存在一个道德问题。一个女子冻僵了,男子可以给她温暖,但不能越过道德的界线。这一女子在柳下惠那里坐怀而不乱,柳下惠在这方面掌握得很有分寸,这正是他以道德自律,道德水平高的表现。

大智大勇 直道事人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除了这段“坐怀不乱”的故事外,史书上记载的柳下惠的历史事迹并不是太多,但从繁杂的史料中,我们还是搜集到一些关于他的资料,从中可以更全面地看这个人。

《论语》记载柳下惠在鲁国做士师的事。士师是一个掌管刑罚狱讼之事的小官。当时鲁国公室衰败,朝政把持在臧文仲等人手中。柳下惠生性耿直,不事逢迎,自然容易得罪权贵,竟接连三次受到黜免,很不得志。柳下惠虽然屡受打击排挤,仕途蹭蹬,他的道德学问却名满天下,各国诸侯都争着以高官厚禄礼聘他,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有人问其故,他答道:“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意思是说,自己在鲁国之所以屡被黜免,是因为坚持了做人的原则。如果一直坚持下去,到了哪里也难免被黜免的结果;如果放弃做人的原则,在鲁也可以得到高官厚禄。那又何必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呢?

《春秋繁露》记董仲舒说过柳下惠的一件事:有一天,鲁国国君问柳下惠,我要攻打齐国,你意下如何?意思是要得到柳下惠的赞同,以争取舆论上的支持。而柳下惠却不肯对国君阿谀奉承,直截了当地说,“不可”,继而他又说道“我听人家说,征伐人家的国家是一种不仁的举动,我们鲁国为什么要做出这样不仁的事呢?”柳下惠以侵略别国为耻,充分体现了仁爱之心。同样,在齐国一次侵伐鲁国时,执政的臧文仲束手无策,当问到柳下惠时,他说出一番道理,让鲁国以此与齐国对话,说服了齐国,免除了一场战争,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柳下惠犒师退齐师的佳话。

齐国的国君派人向鲁国索要传世之宝岑鼎。鲁庄公舍不得,却又怕得罪强横无礼的齐国,遂打算以一假鼎冒充。但齐国人说:“我们不相信你们,只相信以真诚正直闻名天下的柳下惠。只有他说这个鼎是真的,我们才放心。”庄公只好派人求柳下惠。柳下惠说:“信誉是我一生唯一的珍宝,我如果说假话,那就是自毁我珍宝。以毁我的珍宝为代价来保住你的珍宝,这样的事我怎么干?”庄公无奈,只得以真鼎送往齐国。

《国语》还记载了柳下惠批评臧文仲祭祀海鸟的故事。一只名为“爰居”的海鸟停留在了鲁国都城东门外好几天了,臧文仲让都城里的人都去祭祀它。柳下惠却说,圣王只祭祀对人民和国家有功劳的人和事物;此外土地、五谷和山川的神,先哲和有美德的人,天上的日月和星辰,地上的五行,九州的名山、江河和沼泽,也应该加以祭祀。而海鸟“爰居”不见得对人民有什么功德,这样就决定祭祀它,实在不是仁德和明智的举措。柳下惠猜测海鸟是为躲避灾难而来,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他的猜测是对的。这件事不但说明了柳下惠为官的正直,也表现出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这也是他被后世儒家学者重视的原因。

柳下惠的高贵品质还体现在他一生不尚奢华、生活清苦、安贫乐道上。《荀子·大略》中记载:“柳下惠与后门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是说他这位尊贵的大夫和一个地位低下的守后门的人穿一样的衣服,可是他并不被人怀疑,这已经不是近日的新闻了。这一段话是孔子弟子子夏说自己安贫乐道,不巴结权贵者而说的,也是对柳下惠的赞扬。在当时柳下惠做到这种节俭的行为也不容易。

圣之和者 仁者无私

柳下惠选择坚持“直道而事人”,最后只能去官隐遁,成为“逸民”。柳下惠退居柳下后,则招收生徒,传授文化、礼仪,深受乡人爱戴。

《论语》记载孔子对柳下惠的评价是:“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意思是,相比伯夷、叔齐的宁肯饿死也不食周粟,柳下惠肯降低自己的理想,虽然屈辱了身份,但是能做到言行举止合乎道德和理智。《左传》中孔子也把臧文仲让柳下惠下台,列为臧氏执政的“三不仁”之一,表示谴责。

孟子对柳下惠非常推崇,他曾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并称四位大圣人,认为他不因为君主不圣明而感到羞耻,不因官职卑微而辞官不做;身居高位时不忘推举贤能的人,被遗忘在民间时也没有怨气;贫穷困顿时不忧愁,与乡下百姓相处,也会觉得很愉快;他认为自己和任何人相处,都能免受不良影响。为什么柳下惠被称为“和圣”呢?因为,他多次用和谐的方法处理人际关系,是求和的榜样。宋代大儒朱熹对柳下惠的“和”字注:“柳下惠三黜不去,而其辞雍容如此,可谓和也。”是说他三次受到大的打击,仍坚信自己的做法正确,不影响情绪,不妨碍继续坚持高尚道德,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和。朱熹又说,仁者无私也,而和无理之谓。柳下惠和而不流是说“和”正是仁者无私心。其和而不流正是孔子所说和而不同。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和”的本质的追求和实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