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捭阖篇》曰:“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奎坐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就是说, 自古至今,圣人治理社会,处理事端,虽然运用千万种方式,—变换曲百种手法,无论怎样变化无穷,其宗旨都在于一点:阴阳、柔刚,开闭。弛张。总之一句话:不外乎软硬两手,刚柔兼施。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智者在困厄的环境中,往往使用“软”手段,先保存自己,为后边的“硬”手段制敌,胜敌打下基础。 战国时期孙膑、庞涓斗智的故事已为大家所熟悉, 孙膑、庞涓曾同师学军事兵法。庞涓人世心切,早早下山去了魏国,被拜为军师,指挥魏军东征西杀,屡战屡胜,威震诸侯,魏王十分倚重他。但庞涓心里总是有点不安。他知道,自他走后,孙膑又跟师傅学了三年,又听说孙膑还有祖传的兵法(其祖孙武的《兵法》十三篇),若他有一天下山来,依附某地国君,便会成为自己的劲敌。思谋良久,心生一计。第二天,他人宫去见魏王,大吹了一通师弟孙膑之能,并自愿修书召他来为魏国出力。魏王大喜,忙命使者持书带重金前去相聘。 孙膑见师兄不忘旧好,果然欣喜而来,想助师兄成立大业。到魏之后,魏王忙请进宫里面谈,果然见其才学在庞涓之上,故欲委以重任,便与庞涓商议。庞涓假意高兴,但又说师弟刚来,没立半点功劳,不如等有功时再委以重任,以服众心。魏王见说得有理,只好依此而行。庞涓第一步阴谋得逞,便加紧实施第二步,模仿孙膑笔迹,写了一封情报信,让一个商人带到齐国,而让边防将士扣住,送到魏王面前。魏王大惊,召孙膑来问。商人已被庞涓收买,一日咬定是孙膑所托。魏王欲斩孙膑,庞涓百般求情,最后孙膑被处以膑刑(砍去膝盖骨),成了残废。庞涓假意同情,精心调护,使孙膑大感其恩,欲将自己所学尽传师兄,便日写百简,著兵书传庞涓。后来,庞涓一仆人看不惯,气不过,将实情告诉了孙膑。孙膑大惊,苦思半天,决定以软制硬,装疯离魏,再报此仇。 晚饭时,下人送饭来,孙膑起身,突然扑倒在地。众人救起,只见他口冒白沫,半日方醒。一睁开眼便大哭三声,又大笑三声,手舞足蹈,胡言乱语,将所写的竹书尽数投入炉火之中。等下人禀告,庞涓赶来,所写之书尽数化为灰烬,孙膑在庞涓面前仍疯疯癫癫,言笑失常。庞涓认为他有诈,命人将他拖入猪圈。孙膑便与猪争食,又捡起猪粪,吃得津津有味。庞涓命人端来酒饭,孙膑摔在地上,又去抢猪食吃。庞涓长叹一声,只有由他而去。此后,孙膑仍旧疯癫,以猪圈为家。或外出游荡,胡言乱语;或与猪同眠,捡猪屎吃。日久天长,人们都说他真疯了,庞涓也放松了警惕。 某日,孙膑疯游街上,遇齐国使者,便在避人处讲出真情。齐国使者将他偷偷载回齐国,拜为军师。后来终于在马陵道战役中大败魏军,生擒庞涓,报了大仇。 庞涓以软中藏硬的诈术残害孙膑,妄图夺其才学而害之。孙膑以软手段——诈疯避开庞涓的硬招,终于报了仇。若孙膑知情后,以硬对硬,是不会有报仇的机会的。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