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份证基本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分为两面:正面印有国徽、证件名称、长城图案、证件的签发机关和有效期限及彩色花纹;而背面则是印有公民的照片、出生年月、住址、性别、民族及身份证号的那一面!(PS:平时认为有姓名的一面是正面其实是错误的,这也是一个误区) 少数民族地区证件,在使用汉字的基础上,还需要同时填写一种少数民族文字。 二、身份证号码上的信息 我们都知道身份证号码一共有18位数字,可这些数字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呢?下面,小编继续为大家普及一下身份证的各位数字代表的含义: 1、前1、2位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 2、第3、4位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3、第5、6位表示:所在区县的代码; 4、第7~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 5、第15、16位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码; 6、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 7、第18位数字是校检码: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校验码公式计算出来的。 三、关于地址码含义的详细解释 身份证的前六位是我们所在地的地址码,可这地址码究竟谁怎么排列的呢? 我们把身份证前六位地址码码,按ABCDEF表示。 那么前两位,就是AB,则代表的是身份证主人所在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代码。 则具体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代码如下: (比如您的户口所在地是河南,则身份证前两位为41) 而第3、4位,就是CD,则是地区代码(地级)。 从01开始排,对于直辖市,CD=01表示市辖区,CD=02表示辖县;省的城市代码从省会开始排,比如30=信阳……只有地级城市有独立的城市代码,而县级市没有。 第5、6位,就是EF,则表示为县区代码(市辖区、郊区、郊县、县级市)。 E=0代表市辖区, E=1代表郊区, E=2代表郊县, E=8代表县级市。 F则代表着具体的区域,这里就不赘述了。 四、身份证号上神秘的X到底是怎么来的? 我们身份证是的第18位是身份证的校验位(识别码),而作为尾号的校验码,则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普遍采用计算机自动生成。 如果某人的尾号是0-9,都不会出现X,但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因为如果用10做尾号,那么此人的身份证就变成了19位,而19位的号码违反了国家标准,并且我国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也不承认19位的身份证号码。“X”是罗马数字的10,用“X”来代替10,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份证符合国家标准。 五、身份证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1、将前面的身份证号码17位数分别乘以不同的系数。从第一位到第十七位的系数分别为: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2、将这17位数字和系数相乘的结果相加。 3、用加出来和除以11,看余数是多少。 4、余数只可能有0 1 2 3 4 5 6 7 8 9 10这11个数字。其分别对应的最后一位身份证的号码为1 0 X 9 8 7 6 5 4 3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