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之旅:懂得说话,是一种才能!

 茶香飘万里 2017-04-21

22岁那年,我第一次去单位实习。

 

有一天大家正在闲聊。前一句还在讨论公司业务的事情,下一秒同事突然问我,你当时怎么被李总招进来的?说完他也有点呆住了,因为李总就在呀,而且听了这问题正看向我,气氛有点点尴尬。

 

如果描绘招聘细节,多多少少显得不适合,如果夸自己的优势,又有自夸的嫌疑。

 

恰在这个时候,我灵机一动,笑了一下,故作调皮的说,“因为李总眼光好哇!

 

听到我这么自夸,我们三个都笑了,及时化解了当时的尴尬。同事一个劲儿的说我这人也太好逗了点,李总在旁也是一脸微笑,一个尴尬就这样被轻易化解。

 

这件事不好说当时的回答是最佳的,但是在当时的场景下发挥了应有的效果,起到了良好的回馈效果,说话的目的就达到了。

 

反思这些经历,我们必须承认,在与人打交道过程中,讲话是门高深的艺术,讲得好可以帮你化解尴尬,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反之,则有极大可能让你再一次陷入困境,所以,我们都应该慎之又慎。

 

其实呢,会说话不是什么高深的课题,它只是融入在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中。说话的时候,不妨想一想,你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接下来拥有什么氛围,甚至最终达成一个什么目的。

 

我还碰见过一个有趣的例子。王阿姨是社区里出了名的能说会道,平时走到哪里颇受大家欢迎。有一回去别人家做客,刚好那家儿子带了女朋友回来,然后饭桌上王阿姨笑盈盈地跟那家人说,这孩子就是眼光好,跟他爸一样会挑人。这句话一出,把那家四个人都说乐了,个个喜笑颜开,那顿饭也吃得和和气气的。

 

夸人,你得夸得恰到好处,夸到人心里去。传达消息,你说的清楚明白,不惹人讨厌。交流唠嗑,你能调节气氛,化解尴尬,或者幽默风趣,或者温柔体贴。这样,即便你不是个演讲达人,也会慢慢成为一个拥有独特魅力的人,因为语言风格构成了你的标签性格,自然会受人欢迎。

 

但不可否认,会说话到达一个较高的水平的练就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以及过人的胆识和智慧。


典型的例子是汪涵,我们都还记得在《我是歌手》去年度的决赛直播,孙楠在决赛现场临时退赛,这可是现场直播啊!这时,汪涵镇定自若地上台救场,几分钟简单的临场发挥的话毫无纰漏,让那场比赛得以继续进行,圆满落幕。


后来,汪涵收获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赞美他的那段发言是一个主持人随机应变的教科书式版本。更称赞他作为一个主持人的专业及个人智慧。


但细细想来,他走到今天也一定下了不少的苦功夫,毕竟他是主持界的话术“老司机”,私底下更是一个潜心学习,善于反省的人。 

所谓的“会说话”,其实概括来讲,就是懂得在合适的情境说合适的话。


蔡康永在《蔡康永的说话之道》里谈到:说话,无非就是表达自己,打动别人。简单的“打动别人”四个字也不是轻而易举能够做到的。


当你和别人在一起,你能明白哪种话适合哪种话忌讳,懂得什么时候该玩笑什么时候该沉默,每天静心反思自己今天哪些话说对了,哪些话又说得不够妥帖,想好一切可以改善的可能性,之后就不断的运用到实际场景当中去,慢慢地,会让自己进步的。


反之,你说话像炮仗,随心所欲想说啥说啥,说话很跳跃让人摸不着头脑。跟你对话的人若感觉不舒适,那交流的氛围和结果自然也就好不到哪里去了。


愿你的人生路上,你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自己的语言,征服他人。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