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故事:黄功扬回忆在铜绿山的考古时光

 天宇楼33 2017-04-21

铜绿山11号矿体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发现曾经震惊世界,为它付出过心血的人不计其数。今年65岁的黄功扬就是其中一位,他曾参与考古、发掘、研究、撰写报告……回忆当年的经历,他感慨万千。


8年考古 填补地层关系空白


1973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首轮考古发掘正式启动,一个密如蛛网的地下迷宫惊艳浮现,引得各国学者蜂拥而至。


为了更好地发掘、研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当时急需大量工作人员。1978年,在丰山铜矿选矿车间工作的黄功扬被选中参加考古培训班后,作为6名优秀学员之一的他被借调到铜绿山参与考古发掘工作。


“没想到,我在铜绿山一呆就是8年。”作为考古队员,黄功扬与其他同事一起克服困难,长期面朝黄土背朝天。随着数百口竖井、斜井、盲井,100多条平巷等采矿遗迹,以及一批炼铜竖炉、开采工具、大量炼铜矿渣的陆续发现,铜绿山足以改写世界古铜矿采冶历史的价值渐渐被世人所知。


作为一名“现代矿工”,黄功扬表示,在亲眼看到古矿井的时候,他深深被先人们的智慧所铜绿山11号矿体出土工具


为了进一步研究古人采掘冶炼的过程,黄功扬等工作人员决定按照1比1的比例,还原了两个竖炉,并按照古人的方法进行炼铜。于是,就在铜绿山11号矿体附近,工作人员做起了模拟实验。


“整个炼铜过程中,我们与古人唯一不同的,就是鼓风的工具。”黄功扬说,根据研究和推测,他们认为古人应该是利用皮囊进行鼓风的,而模拟实验则采用鼓风机。第一次实验中,由于鼓风不足,炉内的燃料没有充分燃烧,就在快要获得铜的时候,炉缸内冻结了。经过这次失败后,他们决定开两个鼓风口对称鼓风。很快,这次模拟实验成功了。


炼出铜后,证实了古法炼铜的可行性,不过研究工作并没有结束。黄功扬介绍,他们随即“解剖”了这个炉子,以观察研究炉内各个部分的变化。


黄功扬(后排左一)与工作人员在铜绿山11号矿体合影


1982年,黄功扬调到黄石城区工作,但仍以铜绿山的考古发掘为主。


在考古工作中,断代是一个基本程序。“一般我们都是通过‘碳-14’进行测定。”但是在黄功扬工作的11号矿体,却难得的出现了可信度更高的地层堆积关系,两者可相互印证,以证实铜绿山至少可追溯至西周早中期。这个发现填补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地层断代的空白。


呕心沥血 克服困难编写报告


到1985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首轮考古发掘暂告一段落。按常规,在田野考古工作结束后的两年内,就应完成发掘资料的整理和报告的编写。但关于铜绿山的报告却迟迟没有动笔。


那时,市博物馆的工作重点除了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外,还有筹备兴建市博物馆以及馆内基本陈列展览等工作。“再加上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发掘难度大,发掘时间长达11年之久,参加考古发掘的多达70余人次。”黄功扬说,这期间,有些外地、外单位的人员离去,有的退休,有的改行,发掘资料分散各地难以集中,给报告编写造成了很大难度。


黄功扬工作旧照


直到1992年3月,整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发掘资料和着手编写《报告》的工作才被正式提出。然而,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编写工作进度缓慢,一直没有落到实处。


1995年5月,整理、编写、出版《铜绿山古矿冶遗址》考古发掘报告被正式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牵头人是时任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胡美洲。


黄功扬身为执笔人员之一,为编写报告费尽了心血。“我的学历不高,只能暗下决心笨鸟先飞。”为了不负重托完成这项工作,黄功扬大量翻阅了其他遗址的报告,利用晚上休息时间阅读历史书籍,恶补相关知识。那段时间黄功扬几乎不出门,为的就是“唤醒”已沉睡10年之久的考古发掘资料,并集中时间、精力,反复查看田野工作日记,分类统计相关数据,集中所有工地绘制的图纸。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黄功扬克服重重困难,独立完成了铜绿山11号矿体采矿遗址511平方米发掘现场总平面图的拼接和清绘。其中,包括遗址中出土的58个竖井平面图,四壁展开图的清绘及海拔高程,发掘深度,方框支护构件的规格尺寸,组距等繁琐的细节。


随后,黄功扬又完成了出土陶片的清洗、摊选、拼对粘接,陶片纹饰的拓片、陶片数量、陶质陶色的统计和地层堆积的文字初稿等内容。慢慢地,铜绿山11号矿体西周早中期采矿遗址发掘资料的整理和文字初稿有了眉目。


3次进京 发掘报告正式出版


黄功扬介绍,《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有个特别之处,就是该书不设主编。


1996年7月,相关部门召集了我国社科院等单位的数位专家齐聚黄石,就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发掘资料整理和《报告》的编写工作开了两天专题会议,对编写《报告》的提纲进行反复讨论。这次会议,确定了“谁发掘、谁整理、谁受益”的原则性问题,并宣布这本书不设主编。



随着相关工作的进行,黄功扬的工作也得到了相关领导的肯定,最终确定由他和时任市博物馆馆长张潮负责统稿工作。在陆续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文字编写、图版选配同时,黄功扬着手对文字初稿统一体例,对出土的遗迹、遗物统一定名,对线图、图版统一选配等。


1997年9月,《铜绿山古矿冶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初稿基本拟定。随后,黄功扬和张潮第一次进京,与时任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黄景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展岳等专家一起讨论初稿的修改意见。


一年后,带着修改稿,黄功扬等人二次进京。“这次,我们收获很大,与文物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协议。”眼看出版工作已经进入程序,黄功扬心里十分愉悦。为了尽快完成出版前的所有工作,黄功扬等人干脆在北京住了下来,直至圆满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才返回黄石。


1999年6月,黄功扬第三次进京,对编辑后的《报告》样书作了详细的二校工作。2000年4月,我国第一部矿冶考古发掘报告《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正式出版发行。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一书,是利用考古学、地矿学、冶金学、测年技术等诸多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联合攻关、共同努力研究的成果。该书在国内应属首创,是冶金考古的扛鼎之作。”随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等专家联名对《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作出了高度评价。


如今,退休在家的黄功扬经常回忆过去,而关于铜绿山的这一段,总是在他的记忆长河中闪着耀眼的光芒。(东楚晚报 张晗)


文创大师:中国古玉设计镶嵌第一品牌

 联系文创大师客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