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大学霸堪比米帅, 2次越狱成功, 发明神器捡回一条命!

 左右_逢源 2017-04-21
环球人物杂志 04-15

如果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活着,

最终只会丧失自我。

比现实囚笼更可怕的,

是让灵魂陷入可悲的囚笼。

最近美剧《越狱》回归,

这部当年许多人的启蒙剧,

一下子又勾起无限回忆。

而今天要给大家讲的,

是一个中国现实版的越狱故事。

故事的男主角从小就是个学霸,

他不断越狱的目的,

居然是为了寻找刺激…

点击加载图片

26岁那一年,

李红涛第一次被捕。

但看着老老实实的他,

办案的民警感到十分困惑,

尤其是他的那份履历,

上面清清清楚地写着:

'1966年8月12日生,

男,湖北省黄陂县人,

出生于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

1980年,被评为‘优秀青年’,

曾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二名;

1984年,考入浙江大学电子系;

1988年,毕业后随女友到昆明,

分配到昆明电阻二厂,随后结婚。'

点击加载图片

作为浙大的高材生,

26岁之前除了有段婚外情,

其余的人生可谓波澜不惊。

谁也想不到他这样其貌不扬的人,

居然敢公然挑衅警察去犯罪。

而正是因为这段婚外情,

让他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妻子,

陷入了无比苦闷的心境,

甚至一度用刀片自残。

就在这时,一位同学请他做生意,

由于缺乏资金,他伪造某单位银行印鉴,

把这个单位的钱转到预先开设的账户上。

第一笔8万元,让他尝到了甜头,

就在准备再转走10万元时,

他和同学被公安局抓获了。

点击加载图片

进入公安局后,

李红涛居然有种快感,

当初婚外情的那种痛苦,

一下子也被化解了。

他一点也不害怕和难过,

无聊中,尝试着解了一下手铐,

发现自己可以想办法解开,

就等工作人员去查档案时,

先把身体挪到他们看不见的位置,

然后解下手铐、脱下鞋子,

顺着楼梯慢慢走出了公安局大门。

整个过程中,他非常冷静,

甚至在逃脱之后,他没选择逃亡,

而是回到自己家中,销毁罪证,

收拾好所有东西爬上自家屋顶,

等着警察的到来。

点击加载图片

李红涛坐在屋顶,

十分淡定地抽了根烟。

警车鸣笛声逼近后,

他把自己藏得妥妥当当,

一直等到警察搜完整个屋子,

才带着行李逃向了贵阳。

因为刚学会开车,对此挺感兴趣,

他顺手偷了辆车,开启逃亡之路。

1992年4月26日,

在贵阳的一家宾馆附近,

用自制的车钥匙,他又偷了辆奥迪。

'当时有一部奥迪车很牛了,

我心想开当然就要开最好的。'

为此,他细心观察车主活动时间,

发现他只要回家,车晚上就不用了。

那天,李红涛就拿了把毛坯钥匙,

演技精湛地跟车主套近乎,

想办法看了一眼奥迪车的钥匙,

实际在这个过程中,

他已经暗中记下了钥匙的结构。

将毛坯挫成了钥匙后,

当晚他就把车子开走了。

点击加载图片

开着偷来的汽车,

李红涛毫无目的地逃亡,

由于车技还不熟练,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他连人带车翻进了沟里。

不过他没受什么伤,

还在一个农民家寄宿了一晚。

那天夜里,李红涛更激动了,

那种快乐和喜悦是他从没有过的。

所以继续开车上路后,他心想,

'要玩儿就玩儿把刺激的,

反正现在已经犯下这么多事了,

不如就再偷一辆警车来开开'。

发现警车的防盗措施也不过如此,

得手之后,他以每小时140公里的速度,

从南宁一直开到了昆明。

到昆明后,他并没有到处躲藏,

几次跑到婚外女友就读的大学,

在那里逍遥了一阵。

点击加载图片

1992年6月19日,

在李红涛女友就读校园内,

警方再一次将其抓获了。

面对无路可逃的局面,

李红涛表现得十分平静。

被关押到昆明市收审所后,

他老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经过,

不光是如何诈骗、愚弄警察,

还把盗窃数辆汽车的事交代了。

'当时我想得很简单,

其实在外面逃,我也很无聊的,

还不如平平静静蹲监狱。'

当时他对自己说:

'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

生也好,死也好,什么结果都好,

不要再一天天地、盲目地这么过。'

结果对方把他一关一个多月毫无动作,

最后搞得他有点不耐烦了,

他甚至'威胁'过提审员:

'要是3个月内没结果,

我可就又跑了啊。'

点击加载图片

经办人员们,

全都觉得他有病,

把他的威胁当无稽之谈。

没想到这倒刺激了李红涛,

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

他再一次选择了逃跑。

这次他有一个周密计划,

拉上另外两名在押犯一起上路,

花了短短几天的时间,

用自制的工具挖通了监所墙壁。

当时墙壁已经完全打通,

如果不马上走的话,

第二天就会被经办人员发现。

'那天晚上,我用自制的钥匙,

打开了监室的铁门,

从墙洞跑到干警宿舍,

然后跑到楼上,扯下一些布之后,

做了绳子就朝着楼外往下吊。'

逃到一半,李红涛又心生一念,

非要去偷警车,闹出点动静来。

就在准备偷车时,值班干警来巡视,

他居然不慌不忙迎着对方走去,

'我的目的就是让他认为,

这个人朝我走过来,

不应该是什么坏人。'

点击加载图片

再次顺利逃脱时,

李红涛越来越沉浸于这种快感。

他似乎把自己当成了电影角色,

在享受这样一个犯罪、逃脱过程。

1992年11月16日,

逃出了昆明市收容收审所后,

李红涛连夜跑到圆通山附近,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给经办他案子的警察打电话,

无比嚣张地告诉经办人员:

'我就说了我要出来的!你们还不信。'

挂上电话后,他又继续亡命天涯。

路上,他盯上一辆标致轿车,

想办法打开车门后,结果车不动,

他发现不远处有修车厂,

就找工人把车拉进了厂里。

等车修好了,他便发动汽车,

哈哈大笑着扬长而去。

点击加载图片

就这样逃亡了一阵,

李红涛又觉得无聊了,

'继续那种生活不是个办法,

所以警察追上来之后,

我也不想再做什么反抗了。

觉得自己也没什么未来,

人生已经一无所有了'。

当时车主报了案,

铁路公安处掌握情况后,

设下埋伏再次将其抓获。

这一次警方对他严加看管,

他也完全没有要逃的意思。

其实逃亡中,他一直在构想

一种叫做'无刷电机'的东西。

由于他是无线电专业出身,

对机械有着非同寻常的兴趣,

这个想法早已孕育许久。

逃亡时,只要一有空,

他就会思考问题、做简单实验,

甚至绘制出基本原理图。

关押期间,他不断向经办、管教干警,

提出允许他做实验的要求。

但不管他怎么说,没人信他,

觉得他又在玩儿什么花招。

点击加载图片

1993年2月,

李红涛被押回最初案发地昆明,

被关押进了昆明市第一看守所。

他将犯罪事实毫无保留地交代清楚,

再一次提出了想要做实验的要求。

1993年4月26日,

李红涛被公安机关正式逮捕。

在昆明第一看守所等待判决期间,

他不厌其烦地说自己要做实验。

最后,所里领导经过认真研究,

冒着风险同意了李红涛的要求。

'如果真能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那就给他一次机会试试看吧。'

之后,李红涛没日没夜地实验,

制造着想象中的机器,

最终因为实验条件简陋,

他的'无刷电机'未能运转起来。

失败后被送回监狱,

这回他一点也没想着要逃跑,

'我经历两次脱逃,深知其中滋味,

脱逃到底为了什么,图个什么,

你得有个目标。我的目标,

当时就是造机器。'

点击加载图片

可就在当年11月1日,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对李红涛下达了一审判决,

以诈骗罪、逃脱罪、盗窃罪,

数罪并罚,判处李红涛死刑。

到了宣读判决书的时刻,

李红涛才意识到生命的宝贵,

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谁能想到,这个屡次犯罪并逃脱的人,

这时候想的,居然是体现人生的价值。

'对我这样一个逃犯来讲,

死亡并不是我所惧怕的东西。

我只是想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至少可以给家人留下些什么。'

他不断反省自己的人生和错误,

在死亡的临近时,

用十分严肃的口吻给妻子写信。

就在李红涛悔悟人生的时刻,

戏剧化的事情发生了。

通过各个渠道,管教民警了解到,

李红涛非常急切地想为社会

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来弥补过失。

第一看守所的领导经过反复研究,

同意他进行第二次实验,

尽可能满足他各种要求。

点击加载图片

李红涛第二次实验时,

云南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

李红涛剩下的时间开始以天计算,

但在实验室的他对此并不知情。

为了解决他遇到的实验难题,

昆明市第一看守所所长孙尔云,

亲自把几位专家请到看守所,

对他的实验进行现场指导。

专家的建议,使李红涛茅塞顿开。

'他们介绍了国内一些电机的情况,

国际上这些无刷电机的情况。

对我一下子就有很大的启发,

实验突飞猛进。'

1993年12月的最后一天,

是李红涛生命的最后期限,

如果实验仍不成功,

他将被如期执行死刑。

就在这时,机器一下子转起来了!

实验成功!所有领导都震惊了。

李红涛却表现得格外冷静,

内心有死而复生的感觉。

点击加载图片

当天晚上,

所长孙尔云写了份请求,

暂缓执行李红涛的死刑。

公安局局长亲自批示后,

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正式提请暂缓执行请求,

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议很快同意。

在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

为了李红涛能够改判,

看守所一边为李红涛申请专利,

一边经主管部门特批,

派出专门的警力、车辆,

带李红涛反复到研究所测试数据,

进一步完善他的发明。

1995年3月16日,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改判李红涛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1995年,

李红涛发明的'无刷电励磁电机',

获得第五届中国专利发明博览会金奖,

云南省优秀发明创造一等奖。

李红涛申请专利时,化名的'杨红俊',

至今能够查找到一系列发明。

后来他还根据自己的逃脱经验,

不断完善了监狱的各项设施。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李红涛靠发明立功,

符合法律改判和减刑规定:

1997年12月25日,

他由'死缓'改判有期徒刑17年;

2000年7月25日,减刑两年;

2002年7月1日,减刑一年半。

这个曾经向死亡狂奔的罪犯,

在生命即将被终结的时刻,

终于悔悟了自己的人生,

并找到了'价值'二字的意义,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

得到了生命的救赎。

他是一个天才,有过幸福的生活,

却一度迷失自己,不懂珍惜。

好在,在最终失去人生意义的时刻,

他寻回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

点击加载图片

从罪犯到救赎,

李红涛的人生,

与其说是一个故事,

不如说是一个隐喻。

它告诉我们,这一生的时间,

如果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活着,

最终只会丧失自我。

比现实囚笼更可怕的,

是让灵魂陷入可悲的囚笼。

或者说,人生迷失之时,

囚笼反倒成了他的归宿。

而走出这种困顿的唯一途径,

就是寻求我们存在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