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业已死?一代“鞋王”没落的背后……

 读书耕云种月 2017-04-21

解决销售难题,传播管理智慧  快来关注我吧!

销售

观点

洞察

案例

职场


又一个实业大王在我们面前倒下, 一代“鞋王”百丽国际或许遭遇了史上最大变故。近日,百丽将以57亿美元(442亿港币)的低价贱卖给鼎晖投资的消息似乎已成定局。然而,百丽当前估值是444.5亿港币。尽管估值近年来严重缩水,但目前协商的收购价格442亿港币依然低于百丽的估值,这让不少人唏嘘不已。


如果百丽真愿意以此价格出售,是否也意味着百丽高层或许对这家公司已丧失信心。

 

 “鞋王”的落寞


说百丽是“鞋王”毫不夸张,它曾经占据中国女鞋半壁江山!旗下有百丽、天美意等多个品牌,年销售额超过230亿元,市值一度超过千亿港元,在世界鞋类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二。


鼎盛时期,百丽每年净增门店数目都在1500至2000家。在开店最为疯狂的2011年,平均不到两天便会开出一家新店。庞大的门店规模成就了百丽国际的“江湖地位”,消费者走进一家百货商场,可能看到有超过一半的鞋类专柜都是百丽旗下的品牌,选来选去其实买的都是百丽的鞋子。


然而,近年来,百丽业绩欠佳,2016年业绩报告显示,百丽遭遇利润连续下滑,净利润同比暴跌19.72%至17.33亿元。股价跌了将近一半。


除了股价的一路下滑,随之关店的声音也是击鼓传花,仅去年6-8月,内陆关店276家,相当于平均每天关店3家。目前百丽国际已关近500家门店。曾经不到两天就能开一家新店的百丽,如今却沦落到不得不靠关店止损的地步。

 

鞋子:越来越“土”


随便翻看百丽相关新闻的评论,总有不少消费者在抱怨,百丽的设计款式老旧,很老土,而且价格又偏贵。笔者随机询问了公司十几位女同事,她们在过去一年,大多未买过百丽的鞋子,其中的90后们根本就没买过。


虽然小调查不具有代表性,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年轻女性的偏好正在发生变化。


事实上,与近年来新兴的女鞋等高端品牌相比,无论是从产品时尚度还是从门店设计上,百丽的差距显而易见。


“上大学的时候觉得百丽贵,现在工作了又觉得她丑,而且在款式和质量上做选择,如果在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我更在意款式好看时尚。”90后李小姐的话有一定的代表性。


要知道,如今的消费者,她们希望购买款式时尚潮流、有个性且精致的品牌,而大众品牌和传统渠道的购物体验已经不能满足她们的需求。百丽如何抓住这一次消费升级,抓住更多的年轻女性消费者至关重要。


不得不说,一些传统品牌,不管是百丽还是达芙妮,它们有着共同的问题——品牌同质化严重,产品更新迭代缓慢,百丽内部创新的鞋款比例每年最多只占到40%,其余60%则是基于头一年畅销款的小修小改。”再加上百货渠道本身的乏力。因此,被年轻消费群体们抛弃也在意料之中。


放在几年前,百丽旗下的鞋还能打上时尚标签,但随着国外及新生品牌的进入,大家对时尚的定义更趋多元。另一方面,不能及时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反应,产品研发节奏滞缓也是百丽逐渐被遗忘的重要原因之一。

 

渠道:越来越“乏力”


在渠道上,截至2017年2月28日,百丽在中国共设20716间零售店铺,其中13062间为鞋类店铺,7654间为运动、服饰店铺。不过,在当前这个线上线下渠道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这一线下渠道模式的价值定位受到较大冲击。庞大的渠道航母正在成为拖累百丽的最大累赘。

 

一方面,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和城市综合体等线下实体店客流量一直在下滑。另一方面,电商迅猛发展,既分流了部分看重便捷的客户,也为一部分价格敏感的人群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关专家表示:“百丽之所以能成就今天的江湖地位,主要靠兼并代理商形成,成功建立在‘总代理’模式的基础上,缺失对零售业务精细化的深度挖掘。”


百丽也曾试图通过差异化、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和营销方式改变现状,并积极推动线上线下的互动,但起码目前来看,这样的变革并不容易,同店销售持续下降。

 

线上:越来越偏


百丽CEO盛百椒曾在2016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指出电商的出现对集团造成巨大威胁。


从电商轨迹上看,百丽是较早一批在天猫开设旗舰店的传统品牌企业,并同时建立电子商务仓库,逐渐开拓当当网、京东商城等渠道平台。除此,百丽开通自有鞋类品牌的B2C网站“淘秀网”,这相当于品牌商官方电商网站。


据了解,百丽多渠道运营的初期希望多平台统一运营,也就是平台只是百丽的订单来源,所有的货品都由百丽的电子商务仓统一发出。


然而,弊端开始显现,在这种代发货模式下,百丽电商每年都需要提前订货、备货,系统与仓库对接,这样的模式难度非常大。与此同时,好乐买、名鞋库等鞋类垂直B2C电商相继获得融资。也带了大的线上竞争压力。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百丽的电商之路,在时机和策略上都存在一定的失误!


一位业界专家评价:“百丽的成功源于理念超前,百丽的衰退因为观念滞后!没有想对如何应对电商冲击之策,太过于相信渠道为王,也让百丽吞下了苦果。”

 

实业的“压力”


百丽的落幕也许只是实业在当今时代的一个缩影。在制造业产能过剩和电商的冲击下,国内服装鞋业持续低迷。销售下滑、关店裁员的现象并非百丽独有。2016年,美特斯邦威巨亏超4亿,三年内关店1600家;达芙妮关店近千家,全年净亏损超过50%;晋江喜得龙公司破产、晋江闽超鞋业公司破产重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实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方面是实业的艰难险阻。当人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中国制造”接连易手, “实业兴国”这个昔日鼓舞无数中国人的词汇,在大萧条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另一方面是企业家们的浮躁心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游资以及游资心态正像流感一样,侵染实业。当那些中国实业的代表频繁“不务正业”,当企业上市堕落成为“圈钱游戏”,做实业的人总是处于一种焦虑无力的状态之中。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经济要在全球竞争中抗击风险、有所作为,必须依赖实业经济的勃兴。而在实业发展触碰到“天花板”之时,传统企业家们已经不再那么缺钱了,中国传统企业几十年来不断“滚雪球”般被创造出来的“资本的原始积累”,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出路。


但我们需要的不是投机,不是泡沫,而是“资”与“产”融合,是借助资本让我们的实业更加强壮和稳固。


销售与管理

中国最大的销售、营销、管理类新媒体!

深度关注企业销售、营销、管理的趋势与创新。品牌案例中心、专业培训中心还提供一站式深度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