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早看懂小米模式,但却赶了晚集,360手机还能逆袭吗?

 数码测评 2017-04-21

2011年8月16日,小米第一代手机发布。以1999元的价格,横扫当时的手机市场。毕竟当时的高端机都是四五年的水准,而雷军直接把价格降了一半。小米手机以高配低价迅速的打开了市场,成为当时手机市场的一匹黑马。而当时手机市场的格局还是中华酷联,小米只是一个小厂商。

当时的手机厂商,没有几个能看懂小米模式的。当然了,传统手机厂商看不懂,那么做互联网的企业肯定看得懂。当时最早看懂小米模式,并且试水的是奇虎360。也就是这个喜欢四处惹事的红衣大炮,他总能迅速的看到对手的弱点,不过正是由于他决心不够坚定,才真的错过了这一波大机会。

2012年的时候,也就是小米刚发布第二代手机的时候,势头明显已经起来了。而周鸿祎为了截胡,打起了免费的大旗。当年他的360安全卫士就是靠着免费大杀四方,把传统的杀毒厂商打的屁股尿流。而在智能手机上,周鸿祎还想着照搬当年杀毒软件的例子,实现逆袭。他拉拢一大批手机厂商,以接近成本价供应,自身并不深入产业链,也不贴牌。负责网络流量以及售卖,内置360的APP产品。不过最后失败了。

在360特供机销量惨淡,而合作厂商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这个产品基本上宣告解散。而2014年的小米却继续一路狂奔,当年小米手机销量6112万台,居中国第一。这个时候传统手机厂商都已经醒悟过来,纷纷发力互联网手机:华为的荣耀、中兴的努比亚、酷派的大神等等;并且千奇百怪的人都来宣称做手机:教英语的罗永浩,讲相声的王自健等等。

手机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而360在移动互联网几乎颗粒无收。旗下拳头产品的360卫士不再如PC端那样强悍,并且也延伸不了浏览器到搜索的三级火箭;而曾经最大的应用商店360手机助手,也开始被百度、腾讯等应用商店超越。眼看就要掉队,周鸿祎这时候才想起要做重新做手机。

2015年初:奇虎360和酷派联合成立了一家手机公司,名曰奇酷手机。当时酷派大神的互联手机做的还不错,不过压力也很大。而当时酷派的老板郭德英已经萌生退意,2014年年底奇虎360以4亿美金入股大神手机,占股45%。最后乐视又来搅局,以21.8亿的资金拿下酷派集团18%的股份,360的老周很愤怒。最后经过一系列的谈判,360终于控大神,开始独立来做手机业务。

360作为互联网厂商,拥有多款APP,在互联网服务的能力上还是很强的。但是相比小米来说:它的互联网服务却并不完美,连最起码的第三方支付也没有,这样的生态实现了不了闭环。而且360的产品大都是工具型的产品,并不能深挖用户的价值。没有用户时长,也就谈不上用户价值。

360手机继续照搬小米的模式进行前进,只不过加上了自己的一点特色,那就是安全。360手机没有线下渠道,只能靠线上进行营销,流量不是问题,但是转化率上并不高。360手机也是主打性价比,前不久发布的N5更是把性价比做到极致,但是性价比、线上销售早已经不再奏效,要不然小米也不会跌落神坛。

·

360手机也打造了自己的粉丝,也有自己不断迭代的OS,但这对比小米、魅族等手机了来说这并不是优势,甚至对于华为、OPPO等线下手机厂商来说也不具备优势。用户们不再喜欢性价比手机了,用户们愿意付更高的加钱为了他们喜欢的产品,所以360这种小米模式并不看好。

在国际化方面,360手机更是布局寥寥。国内手机厂商纷纷出海,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其中的小米手机虽然在中国开始下滑,但是在印度市场却节节攀升,成为印度第二大手机厂商。而在这个出海的大风口下,360手机貌似又缺席了。上次在互联网手机的风口上,360痛失时机。

机遇比努力更重要,360作为一个起了个大早,却赶个晚集的手机厂;想在激烈的红海市场中突围并不容易。2016年360手机销量仅为500万台,市场份额微乎其微,不做到前五名,不卖到5000万台,这注定是危险的。在市场份额越来越集中的行情下,360手机要么突围,要么成为一个小众品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