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萨波特克人 萨波特克人(Zapotec),居住在墨西哥南方瓦哈卡(Oaxaca)州东部和南部的中美洲印第安人,其文化随居住地带(山区、河谷或沿海)和经济形式(自然农业、经济作物或城市生活)而不同;语言则各个村子都不相同,有数种互不相通的方言,也许称为不同的语言更为恰当。 萨波特克人的社会是以村庄或城镇为中心组织起来的,各有农业基地。主要作物是玉蜀黍、豆类和南瓜;咖啡、小麦和甘蔗等商品作物只在气候条件适宜的地方种植。他们也狩猎、捕鱼和采集野生食物。耕作方法是先烧荒再用犁和牛翻地。某些地区仍盛行手工业,以制陶、编织及棕榈纤维纺织为主。服装兼有传统及现代两种。女性传统服装有长裙、长外衣、披肩等﹔男性非现代的服装是宽松衣裤,草鞋、草帽、皮帽等。萨波特克人信仰天主教,但对异教神灵的信仰以及异教的仪式和神话依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和基督教混在一起。与教父母结成的仪式亲(compadrazgo)很受重视。
二、萨波特克文明 萨波特克文明(英文:Zapotec)是前哥伦布时期的一个美洲土著文明,分布于南中部美洲,主要是墨西哥的瓦哈卡州。其历史至少可追溯至2,500年以前,与美洲著名的玛雅文明虽无直接联系,但与之同受奥尔梅克文明的影响。遗址上包含有金字塔式建筑、蹴球场以及宏伟的陵墓。 该文明的书写系统采用音节文字,可能受奥尔梅克文字的影响,并很可能是玛雅、米斯特克、托尔特克和阿兹特克等的文字的鼻祖。每个字表示一个音节,但兼有象形的功能。 1、历史时期
(1)第一期(公元前500-公元前200)
这一时期萨波特克人开始吞并附近的部落,他们喜欢把敌方俘虏的造型刻在石上,今天被称为“Los Danzantes” (2)第二期(公元前200-公元250) 萨波特克已经稳卧患据Monte Alban一带的领导地位,开始在Monte
Alban山上大兴土木 (3)第三期(公元250-700年) 这是萨波特克文明的黄金时代,今天遗留在Monte Alban一带的遗迹多数是这个时期建造的。 (4)第四期(公元700-1000年) 萨波特克文明开始衰微,但原因不详 (5)第五期(公元1000-1500年) Monte Alban附近只剩下很少居民,跟来自动北面的Mixtecs人 混居在一起。今天仍有约350,000萨波特克人的后裔居住在Oaxaca地区,但跟祖先的文化已没有太大关系。 2、历史评价
萨波特克的工艺水平很高。 虽然萨波特克和玛雅没有直接关系,但在文字和历法等几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因为它们都可能受到了墨西哥和中美洲文明之母奥尔梅克文明的影响。 3、萨波特克文化 萨波特克文化,在墨西哥南部的瓦哈卡地区,印第安萨波特克人创造了萨波特克文化(约公元200-1521 年)。 萨波特克人建立了著名的蒙特阿尔万城作为宗教中心,10 世纪因米斯特克人的威胁而东迁至米特拉,所建立的米特拉城是墨西哥保存最完好的历史遗迹。萨波特克文化以其杰出的建筑成就与骨灰瓮艺术最为知名,萨波特克象形文字是美洲大陆最早的成熟文字。 |
|
来自: 金色年华554 > 《古代民族与古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