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刀追杀日寇六十余里,此战让日本惊呼“皇军声誉尽丧”

 冬不拉拉 2017-04-21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人以顽强的意志和悍不畏死的精神,打出了很多经典战役,喜峰口战役就是其中之一。

1933年初,日军占领东三省,进驻承德后,集结两万兵力,企图一举打破我长城防线。当时驻扎在山西阳泉的国民革命第二十军奉命开赴前线和日军作战,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为战前总指挥。1933年3月,日军以两个旅团,共计一万多人的兵力进犯喜峰口关隘,原守军将领万福麟见势不妙,带着部下不战而逃。

喜峰口是长城防线的重要关口,一旦失陷,将面临着全线奔溃的危险。情况万分危急之下,张自忠急令赵登禹带部极速赶往喜峰口阵地。到达时,日军的500骑兵先遣队也到了长城脚下,顾不得休整,赵登禹率先冲向了敌人,经过一番激战,歼敌400余人,控制了喜峰口阵地。

1933年3月9日,日军后续部队赶到喜峰口,在坦克装甲以及飞机的掩护下,向喜峰口发起了强攻。敌人炮火很猛,赵登禹部伤亡惨重,他一面求援,一面指挥部下占领高地。日军凭借炮火的优势,很快攻了上来,赵登禹带领着部下,挥舞着大刀冲了上去,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白刃战,我军将士凭借手上的大刀之利,将鬼子杀的溃不成军,双方一时陷入了胶着状态。

和日寇相比,我军唯一的优势就是近身战和白刃战,于是赵登禹决定扬长避短,多次组织敢死队,带着大刀手榴弹趁黑摸向敌人阵地,发起偷袭,敌人在措不及防下,死伤惨重。一直到3月16日,我军和鬼子在喜峰口反复冲杀,打退了日寇多次进攻,并渐渐占了上风,日军见势不妙,只得撤退,赵登禹带人乘胜追杀六十余里

喜峰口战役,我军连续浴血奋战7昼夜,歼敌5000余人,缴获大炮18门,取得了九一八事变后的首次大捷,而且这一战也打出了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威名。作曲家麦新在听到喜峰口大捷的消息后,激动的为二十九军谱下了不朽名曲《大刀进行曲》。1934年4月11日,随着长城防线的全线崩溃,赵登禹部被迫撤离,喜峰口阵地被日寇占领。

小编直评:以刀片对抗日寇之火炮,并能逐出六十余里,可见二十九军将士之英勇,他们悍不畏死的精神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值得敬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