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有多少人才?毁在父母手里

 昵称29987688 2017-04-21
?
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这句话是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杨振宁先生所说,也是倘若我们留意便会发现的贴满校园的名言警句。选择这句话开篇的目的有二:

其一,老生常谈,以兴趣作为源头的创新成为在各个领域被大众诟病的众矢之的。

其二,科学类和工程类创新以极低的水平推动着国家发展。因此,引用科学界领军人物的言辞,外加前段时间发生在这位科学家身上的“归国事件”,我们可以更好的看到其中的逻辑。

如果不受当代媒体舆论造势的影响,独身与自己的灵魂相处于一室,你被这灵魂的双目摄住,且被问及兴趣何在,我想你多半会的反应会是瞠目结舌。

“兴趣能当饭出吗”、“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等等这些听着很有道理的废话充斥着当今整个媒体,其所造成的舆论绑架的后果显然立竿见影在孩子身上。因此,当杨振宁归国之际,社会恶意揣测其是归国养老,正是这样一批人,面对孩子的时候,更希望孩子做一些投机的事情而不会去考虑孩子本身,究其原因不免是社会给予的安全感系数过低。孩子把这些从家长嘴中说出的废话当做真理,塑造成自己的价值观,没有兴趣的孩子是可悲的。

前些年,那些被吐槽过的90后当然不敢说自己的兴趣是打游戏,自己的梦想是率领团队当上世界级的电竞冠军。2016年中国电竞队在第六届《DOTA2》国际邀请赛中获得冠军,像是为电竞这项运动正了名。但是我们来打个比方,如果孩子出生在一个被父母付诸成为知识分子的家庭,这个孩子也有电竞运动所拥有的天赋,那么这个孩子成为电竞冠军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因为首先孩子在知道父母的诉求时,是不敢对这种名声不太好的项目有所提及,其次,就算孩子提及,家长也会极力的反对,因为家长往往站在权力的制高点上,将孩子作为人的权利以“为你好”为理由全部揽于自己手掌中。

这不仅折损了孩子创新的勇气,同时消磨了孩子创新的积极性,孩子的创新意识在这种循规蹈矩中变成阻碍自己下一代的经验,因此在通往变成人才的道路上遇到这样的阻碍,实在是时代之不幸。在这样的社会中,踏实做事变成渴望,成功学的虚伪却甚嚣尘上,孩子在完成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同时,对于世界的期待也消失殆尽。他们从学校走出,作为一个社会人,行尸走肉般的完成人类形式上的任务:考各种无用的证、做各种重复无意义的工作,稀里糊涂的步入婚姻或者走出婚姻,接受作为人类本能的繁衍后代。他们迷茫的再也找不到自我,却要用三分之二的生命假装探寻生命的意义。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人才反而会被自己的天赋折磨,做出不合时宜的举动。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是兴趣的获益者,同时也是父母教育方式的成功案例,蔡先生能得到如今之成就可谓与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分不开,但是倘若当年父母对选择辍学而去画画的蔡志忠进行阻挠,那我们就有可能失去今天用漫画角度展现的《老子》、《庄子》。虽然有句古话说“是金子迟早会发光”,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让这时间提前一些呢?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经历,蔡志忠对待兴趣简直上升到了信仰的程度,他同样也将自由且智慧的教育方式用在自己的女儿身上。他说努力就有成就是父母撒过的最大的谎言,因为假若这种努力建立在毫无兴趣的事情之上,得到的结果也只是完成甚或失败。他还说梦想需要父母的配合,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实则蕴含了他对于父母成就自己的感恩之心,同样也是在劝慰为人父母之人,放弃可怜的自尊和控制欲,父母需要做的更多是引领而不是替代孩子完成自己的人生。社会需要有天赋的人才和支持天赋的父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