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匠心】童趣天真 | 逗人喜爱

 和谐d4srmb779c 2017-04-21

和田玉爱好者联盟 | 由众多玉雕名家共同打造


《童子》| 赵信哲作品

 

童子,是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是一种吉祥的符号。


老子《道德经》中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童子,朴实真诚,坦荡无邪。

 

《童子》| 赵信哲作品

 

回不去的儿时,只能用来回忆。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


杨万里在诗中说:“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童子》| 赵信哲作品

 

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童子入诗,独立茅檐,倒捻青梅朵,挑促织,放纸鸢,惹人怜爱。

 

《童子》| 赵信哲作品

 

童子,在中国绘画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


在画中,童子造型洒脱可爱,动态惟妙惟肖。简单艳丽的色彩和强烈刺激视觉,有一股如竹的淡雅之气。


童子入画,或池岸垂钓,或荷间采莲,或柳荫下棋、或山野放牧,与山间草木山石掩映成趣。

 

《童子》| 赵信哲作品

 

童子不仅入诗入画,还入玉。玉雕童子,天真活拔。


在玉中,童子造型千变万化,蕴含文化意蕴既长久又丰沛。


玉中童子,形神兼备,既有恬淡之美,开怀之媚,又生动之韵,写实之风。举手投足间总会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再加上其他吉祥元素,完美的寓意更是呼之欲出。


童子入玉,承古之文化,达人之祝福。

 





《童子》| 赵信哲作品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童子,天真烂漫,逗人喜爱。



每逢周五,邀君共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