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烧三部曲/你的孩子发烧了,然后呢?

 海女407 2017-04-21

       

     

   【一】
        


        2015年的时候,加入了一个网络平台的中医学习群。
        每天群里都会有人咨询孩子发热了该如何处理?孩子咳嗽了没食欲该怎么办?我们家孩子又肺炎了,几个月大的孩子满头的针眼怎么办?有一天群里有个咨询者,是个全职妈妈,孩子高烧不退已经有两天了,今天是第三天。群里的老师问:“孩子拉大便了吗?”“有”,“孩子怕冷怕热?”老师接着问。“冷,他要盖被子”妈妈回忆着孩子接回家来时的情景,“孩子前天中午被幼儿园老师告知发烧接回来,一进家门他上厕所拉大便,我根据症状——发热,他说冷,身体干燥无汗,头疼,按照书上的麻黄汤去药店买了药煮给孩子喝了,出了几次汗但烧还是没退。”妈妈大胆了些将自己的自作主张说给老师听,“老师,这药方我用得对症吗?”“不能用麻黄汤剂”老师慌忙说“没汗?你给孩子喝杯温水看看是否出汗?麻黄汤在临床案例中比较少用特别是孩子,它主要是汗腺障碍,打通汗腺出汗帮助排异,而且发汗后不可再次发汗,伤津液,造成另一个病的过程。”妈妈给孩子倒了温开水,孩子喝下,一会儿的功夫身上星星点点一层细细的汗珠。妈妈不禁一颤,我用错药了!悔恨、懊恼、泪水模糊了一片……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温度随着汗的挥发降了些,没有之前那么灼手了。妈妈把这一情况反馈给群里的老师,老师说是桂枝汤症。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慌忙去药店按桂枝汤的方剂抓了药回了熬上,然后给孩子喝了。第四天,烧没退,期间妈妈一直给孩子喝白开水,出汗、排尿。照例在群里跟进反馈。另一个老师出来说:“你当白开水是药能治病?!”问:“孩子大便了吗?”“周四的时候被幼儿园老师告知孩子发烧接回来,一进家门他就上厕所拉大便,”妈妈忽然想起了什么“是哦,今天周日了好像一直没有拉呢!”“你的意思孩子三天没有大便了?”老师的语气严厉虽看不见但透过电脑屏幕明显地感觉得到。“孩子怕冷怕热?”“他说冷……但盖上薄被他又说热!”“那到底是冷还是热呢?”妈妈怯生生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脑子里不停地闪过那两个字“冷”“热”但始终无法判断,最后抓阄似的打下了“冷”,按了发送键。对面却传来对仗工整的两句话:你说不清楚,我也听不明白。之后便消失不见了。留下妈妈茫然地对着屏幕上的文字不知所措“我哪里错了?为什么活了三十几年连句话也表达不清楚……”

        许久,屏幕上转来几行字“不要光听孩子怎么说,妈妈要学会观察。孩子卧床的姿势如果喜欢蜷卧,这是冷的姿势;如果扬手掷足仰卧喜欢凉,这是不发冷。”几天来一直指导的老师看出了妈妈的困惑,耐心地解释着。“他是仰卧的。”妈妈脱口而出。“看肚子,脐上胀不胀?如果肚子鼓着,用左手四个手指头轻轻按在肚子上,右手食指中指并拢叩击左手四指背,听声音。如果发出的是手指的声音,那肚子是不胀的,如果发出的是肚子有气体的声音,这是气痞。因宿食不消化停留在胃中或横结肠有气体都会发出砰砰的声音,这是宿食不消化的气痞发热。这种情况身体发烧不要怕,只要一通大便,6-8小时即退烧。”老师耐心地指导着,告诉妈妈如果家里有三黄片(大黄、黄芩、黄连)研碎吃下去,四周岁的小孩每次服4片,按照书中的三黄泻心汤效果更快。妈妈遵照老师所说的买了三黄片,研碎给孩子吃下,四个小时后,没有大便,泡上三黄泻心汤,喂下,准确地说是灌下,喝了一半吐了一半,连带吐出了一些黏黏糊糊的东西,场面惨烈,心里安慰自己:这总好过在医院里打吊瓶吧,几个人恿压着,一遍遍地找扎针的地方,满头的针眼,孩子撕心裂肺地哭喊……又过了三个小时依旧没有大便的迹象,妈妈担心药量不够又喂了一次三黄泻心汤,这次比较顺利,妈妈将孩子揽入怀里,感受着孩子的体温,心里祈祷着。孩子终于排便了,拉得很费劲,很多很臭几近黑色的排泄物。拉完出来,孩子一头的汗,之后体温很快也降了下来直至37度左右徘徊,群里照旧的反馈孩子的治疗进程,感恩老师不厌其烦一字一顿地悉心指导。老师说:“切忌服药期间吃食物,只可喝白开水。大便通下来,烧退了,等孩子要吃的时候再少量给吃些米油。因为宿食虽通下了但未必干净了,这时如果又多吃了,会再一次造成宿食发热。”当老师知道妈妈连着喂了几次三黄汤,狠狠地批评道:“你让孩子把药当饭吃呢!”那话语中透着无限地心疼与关爱。“烧退后,后期的护理也很重要,妈妈一定要做到位,千万不要把爱用错了。”

       每天关注着孩子的体温,然后在群里反馈,孩子不能吃妈妈也不吃,这样一直持续了三天,体温一直是37度左右,上午37度以下基本正常,下午37度以上低烧。孩子明显瘦了一圈,大眼睛失去了往常的光彩,眼袋很明显,看见吃的眼睛放绿光,特别是与孩子爸爸同桌吃饭,妈妈觉得那是对孩子无比地残忍,终于禁不住孩子的苦苦哀求,在孩子发烧逐渐恢复的第10天,晚餐,妈妈给孩子炒了一碗饭。
       孩子的高烧又半路杀回,妈妈快落回原处的心又紧得被提起,揪了起来。
       老师该说的说了,该做的做了,可妈妈呢? 
       最后老师给了建议,是书中柴胡汤的加减,然后妈妈反思,写给自己,这是一个仪式,治疗自己,和自己的过去告别的仪式。
       孩子的这次积食发烧历时近二十天,前后有三位老师指导,那位严厉的老师隔了数天后小窗口关切地询问孩子的恢复情况,看着他透着温度的文字,妈妈再一次热泪盈框,期间循循善诱;温柔耐心的老师开启了这位妈妈的中医学习之门;最后给出建议的老师改变了这位妈妈的人生轨迹,走上了传播中医文化的道路。
        谨以此篇献给这三位可爱可敬的老师,感恩你们!而我,就是那位曾经无知茫然的妈妈。


       
【二】
        


       孩子的生理与病理,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其生理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旺盛,发育迅速。脏腑娇嫩,是指孩子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发育不完全和脆弱。形气未充是指孩子形态和功能均未完善。生机旺盛,发育迅速是上述的另一方面,孩子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故有小儿为“纯阳之体”之说,在形态增长的同时,功能也不断趋于完善,所以二者是相互联系的,这时期的孩子是一种不稳定状态。
       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腑清灵,易趋康复。由于孩子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体质和功能较弱,因此容易发病,而且传变迅速。但又为纯阳之体,生机勃勃,活力充沛,脏腑清灵,反应敏捷,且病因单纯,又少七情的伤害,故虽生病,轻症容易治愈,重病只要经过及时恰当的治疗、护理,容易恢复健康。《景岳全书·小儿则》说:“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摄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痴顽者之比,余故谓其易也。”
        在群里众多孩子的病例中,积食引起的发热“首屈一指”,还有其他一些慢性的、反复发作的问题,如咳嗽、扁桃体发炎、厌食、盗汗、湿疹等,很有可能是由于过去的错误治疗和错误的喂养方式造成的问题。需要改变我们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治疗及孩子的喂养观念。回想老师的判断及治疗手法,是将发烧的原理一一拆分,解释通透了的,找到了病因,对症治疗才有了依据,很妙。
        首先,辨别孩子是否发冷?
        孩子发烧不发冷。会说话的孩子可以问,然后观察,孩子的卧床姿势如喜欢蜷卧,这是冷的姿势;如扬手踯足仰卧喜欢凉,这是不发冷。
        其次,孩子的大便是否通畅?
        再看孩子大便情况怎么样?如果前一天没大便,或24小时内没大便,看肚子:脐上胀不胀?如肚子鼓着,用左手四个手指头轻轻按在肚子上,右手食指中指并拢叩击左手四指背,听声音。因宿食不消化停留在胃中或横结肠有气体会发出砰砰的声音,这是宿食不消化的气痞发热,只要一通大便,6-8小时即退烧。
        然后要回想前一天吃过什么?喝过什么?舌苔是否厚腻?食欲怎么样?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便基本可以确定是积食发热了。
食物吃得太多,或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胃里太满,胃蠕动下降,或宿食停留在肠中发酵产生了气体,妨碍了肠蠕动。这些停留 食物不能消化,产生的热量,都由气液循环把热量带到身体表面,有温差向外散热。这就是宿食发热的机理。
        几乎所有妈妈们都不经思考地认为孩子生机旺盛、发育迅速需要补充各种营养以满足生长需要;几乎所有妈妈们都不经思考地认为孩子食欲不好、爱生病就是营养不够。根据孩子病理特点,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发育不完全,脾胃运化功能脆弱,妈妈们越来越多的营养带来的只能是身体器官长期超负荷的工作。按照孩子身体的需要改善生活的模式和喂养观念,配合中医文化和谐的理念,顺势利导,孩子才能走上康复之路。



     
【三】
        

       发烧是我们最常用的一个对疾病的称呼,但实际上它是身体一种状态的表现(体温高于正常温度),即是症状,它不是一个病名。在《治病的常识》一书中潘老这样写道:从病因学的角度来看,发热是某种微生物对人体的侵犯使然,是生命对付微生物入侵而发生的症状。韦老《振荡中医选集》中也一再强调,临床症状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趋序反应。
        当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为害后,由于它们是一种异性蛋白,它会很快繁殖,威胁我们的生存。人体生命马上自动组织抵抗。这是生命的本能。发热就是这种抵抗的最佳选择——发热的身体极不利于入侵微生物的繁殖和生存,它们就不得不约束自己,减少或停止繁殖,人体因发热而增加代谢率,把入侵微生物所产生的毒素排出体外。
        中医把发热看成是抗病斗争的表现,采取帮助机体抵抗疾病的方法,着眼于动态系统整体的序、稳态控制。
       人体是宏观世界的一个小宇宙,人体系统向人文生态系统半开放,并通过中介过程(物理场、大气、水文地理及社会媒介、意识形态-外环境)相互作用。生命过程中,是由身、心控制系统(经络系统、神经系统)及其联系中介——气液循环,将人体的所有机体细胞系统地、完整地联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生命机体内联百官、调合身心、通应天地,就是依靠生态平衡才保持健康状态的。
       有时候由于某种原因(人具有高级神经系统,是感情活动充沛的“场所”),人体内部机能失衡,微生物趁机发难,人就生了病。中医把这两种致病的原因称为内因和外因。孩子童真无邪,身体稚嫩,对于外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也就是说,孩子生病发热,妈妈们的判断简单许多,多数情况下,只需要识别是积食还是受寒还是积食受寒夹杂。(排除积食和受寒就是温病发烧。)
       中医认为,病是自己好的,医只是帮帮忙而已。中医用药物调节平衡,增强机体本身的自愈力,补足生命能量。宇宙万物均是按照一定的生命轨迹——两极通应、时空连续、周而复始的运动形式存在着,故方无定方,法无常法。正气内存,才能邪不可干。
        妈妈们需要反思:为什么我们以为给了孩子最好的,却无知中给了最傻的?为什么我们在反映孩子症状时表述词不达义、模棱两可?为什么我们把最最重要的健康交由别人掌握自己却一无所知?
        总的来说,学习并传播中医文化是一场沉重而又愉快的体验。期待你的加入。
        



本文参考《孩子发烧母亲该怎么办》、《治病的常识》、《小儿推拿》、《振荡中医选集》等书内容,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文:正己不写就出局群  黄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