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0年前古人用一小钉子挂起92000斤大钟,安全系数超飞机

 gaolidabangzi 2017-04-22

欢迎来到溜溜达达看世界推出的镇馆之宝系列,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永乐大钟

永乐大钟是明成祖朱棣下令铸造,并以自己的年号命名,距今已经有580多年历史了。永乐大钟高6.75米,重约46吨,也就是92000斤,最大直径3.7米,钟体内外刻有22.7万字的经文,这是世界上铭文字数最多的一口钟,600年前的古人能够建造出这么大体型的钟,而且在上面雕刻出二十几万的文字,这巨大工程实在令人惊叹,因此它被称为“世界钟王”。

这口钟通体都是谜团 ,首先是搬运之谜,大钟在铸造厂造好之后,又搬运到了汉经厂,万历年间被移到了万寿寺,乾隆年前又被搬运到了觉生寺,先后四次地点的变化,重达9万多斤的大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搬运的,又是怎样把它高高悬挂起来的,这至今无人知晓。

大钟最牛的地方是大钟上部的悬挂孔的安全系数极高,46吨的巨大重量是通过正反两个U型铜卡互相衔接交付给木质大梁来承担的。大钟悬挂在主梁上,全靠一根长1米、高14厘米、宽6.5厘米的铜穿钉,穿钉虽承受9万多斤的剪应力却安然无恙。在9万斤的大钟面前,这个铜穿钉显得又纤细又小,一个小钉子怎么能够担负起万钧的力量呢?工匠很聪明,为了提高销钉的强度,同时也为了保持悬挂部位外观色泽一致,他们在销钉中间横穿了一根钢芯,外表再涂抹上青铜。

悬挂的时候,由于重力影响,钟体上部的孔实际上是承载着99%的钟体部分,这对稳固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科学家曾经对它的安全系数做出测量,认定安全系数是8.2,惊人的是,这远远超过了现在飞机上使用的材料。而且经测量,这个穿钉虽然很小,却恰却恰恰在它所能承受四十多吨的剪应力范围之内。此外,销钉可承受的钟体摆动速度为每秒15.4米。即使将大钟倒竖着举起,再任其自由落下做加速运动,也不会将销钉挣断。

而且永乐大钟的悬挂方法也非常契合力学原理,悬钟的木架采用八根斜柱支撑,合力向心,受力均匀。在现代机械匮乏的古代,古人竟能做到如此科学的力学结构,这看起来简单的一个销钉却成就了600年万无一失的支撑系统,实在神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