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不胜收的古玉勒子

 天宇楼33 2017-04-22

玉勒子,又称“蜡子”,“官名”为“勒”字底下加个“玉”字旁,有圆柱形、扁圆柱形、束腰形、橄榄形等等,是挂于胸前或腰间的玉饰。可单独挂,也可与其他玉饰组合挂。圆勒子有上下一样粗的圆状,也有中间缩为细腰形的,或中间粗两头细的橄榄形的,或一头粗一头细的喇叭形、秤砣形等。




方勒子为方柱形,与琮相似,只是大小不同。有种说法认为琮是勒子的放大,或勒子是琮的缩小,但从考古发现来看,方勒子与琮常是同地出土,故它们之间不存在相仿的问题。用作礼器的,形体须大方显威严,称琮;用作佩饰的,形体要小。



  良渚文化时期出现线刻和浅浮雕相结合的兽面饰、绞丝纹、弦纹等精美纹饰的勒子,战汉时期出现的高浮雕、镂空雕等集多种工艺于一身的精美的作品。



  玉勒子早期以素面为主,后出现各种纹饰。常见的有兽面纹、线形纹、谷纹、勾连谷纹、云纹、勾连云纹、龙纹、凤纹、文字等。玉勒子平面线刻、曲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等镂雕方式。



文创大师客服


       古玉界公众平台汇集了全国古玉界精英和玩家,以传播古玉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己任。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设计,可以长按下面的指纹部位,关注“古玉界”公众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