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时最高指挥所 350人一起工作 同时监控美国800颗卫星

 昵称413468 2017-04-22

本期视频完整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视频 >

核大战一直是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制约着人类再也不敢发动世界大战。然而大家都知道,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核大战的阴霾一直笼罩在人类的天空中,当然就是冷战。面对核威胁,小国表示无所畏惧,大国反而瑟瑟发抖。最初,我们面对核威胁采取的是深挖洞、广积粮,甚至对于一些重要的关键的生产基地,也能藏多深就藏多深。殊不知,这深挖洞广积粮可不是我们的专利,因为没有别的办法,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挖洞。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看这蓝星第一军事强国挖的洞是什么样子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本篇的主角——美国夏延山地下指挥中心。美国地形的特点是大平原与大山脉,夏延山的位置正好在山脉与平原的交界处,科罗拉多州的斯普林斯镇。基地位置几乎处在美国的中心,保证了最大的战略纵深,可以最大程度的规避苏联的远程轰炸机与洲际弹道导弹的打击。当然,基地选择在夏延山不光是出于位置的考虑。整个基地的建设要求是能够承受1千万吨当量级的毁灭性核弹直接命中,1千万吨级是什么概念呢?广岛的核爆当量为1万3千吨左右,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夏延山的山体几乎是由花岗岩组成,厚度大概有600米。在山中的通道内也采用了特制的超厚钢板、高标号的混凝土层继续进行加固,各种防核、防化、防辐射层数量惊人,整个基地的防护达到了可怕的高度。单单以基地大门来说,采用高标准的特种防爆设计,面积不大,重量却有40吨,还不算23吨重的铰链,并且每隔不远便有一道门。重要的设备上全部装有巨型的减震装置,甚至公共电话上都有防护装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

夏延山指挥中心的防爆门

基地最重要的是防护,但是光有防护还远远不够。夏延山基地的作战职责是平时充当北美防空司令部,核战条件下则是美国最高统帅部的指挥所,这就要求其还要具备指挥所的功能。因此,美国人为夏延山基地集成了强大的指挥系统,一般情况下,即可通过美国的轨道卫星来监控飞往美国的导弹与美国空域的全部飞行情况。在战时,可以同时监控美国上空的800颗轨道卫星的情况,并且对于轰炸机及弹道导弹的预警能力达到了1000颗。夏延山基地可通过通信卫星、微波中继线路和光缆等多种通信工具与外界交换信息,能与五角大楼、白宫、美国战略司令部、加拿大武装力量司令部,以及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美国主要军事基地保持密切联系。

夏延山指挥中心

夏延山基地的大门关上之后,整个地下基地便成为了一个与地上完全独立的城镇。6套功率达到500千瓦的发电机组保障其供电,本身就很巨大的蓄水池还可以连接地下水,完全不必要担心水源,其内部的通风系统可以保证供氧。夏延山基地非常巨大,其主通道的南北入口距离超过3千米。平时即能够容纳350人同时工作,夜班值班人员为170人。在战时更是可以为800人提供长达35天的给养。35天的时间似乎不长,但用来躲避第一波核打击并组织反击,已经是完全足够了。

夏延山基地内的地下暗河

这个基地在上个世纪60年代建成,建设思路是苏联先发制人摧毁美国指挥中枢之后的替代基地。所以在建成之后,这个基地又进行了若干次的升级与扩建。以美军最强的钻地弹来打击都无法造成伤害。夏延山基地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就是在911事件,基地中的北美防空司令部第一时间发布指令,美国实施空中管制,所有非军用飞机不得升空。外国飞机不得进入美国领空,否则全部击落。可见即使是在和平条件下,其中的北美防空司令部也保持着高度的戒备。因为越早做出预警就能越早进行拦截,就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拦截成功率。进而最大程度的保护更多人的生命。

基地内的北美防空司令部

随着和平与友好成为时代共同的认知,核大战的阴霾早已散尽。夏延山基地在2006年停止使用。停用之后一度对外开放,很多人因此得以亲眼目睹这个神秘的地下基地,不过在2015年,这个基地重新启用,也关闭了参观通道。

冷战时期,各国都在深挖洞,在公布出来的“洞”里边,以美国的夏延山地下基地、俄罗斯的莫斯科地下指挥中心 与北约在挪威奥斯陆的地下战略指挥中心最为著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