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与鸟类|世界地球日知识汇总

 RK588 2017-04-22
2017-04-21 厦门小小鸥

植物

定义:在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机体,均属于生物。生物应分为几个界,把行固着生活和自养的生物称为植物界,简称植物。另有泛植物界,是指包括植物界的所有植物及绿藻、红藻、灰胞藻及眼虫、鞭毛生物等。植物伊始距今二十五亿年前(元古代),地球史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属于菌类和藻类,其后藻类一度非常繁盛。直到四亿三千八百万年前(志留纪),绿藻摆脱了水域环境的束缚,首次登陆大地,进化为裸蕨类植物和蕨类植物。为大地首次添上绿装。三亿六千万年前(石炭纪),裸蕨灭绝,蕨类植物衰落。代之而起是石松类、楔叶类、真蕨类和种子蕨类,形成沼泽森林。古生代盛产的主要植物于二亿四千八百万年前(三叠纪)几乎全部灭绝,而裸子植物开始兴起,进化出花粉管,并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形成茂密的森林。在距今1亿4千万年前白垩纪开始的时候,更新、更进步的被子植物就已经从某种裸子植物当中分化出来。进入新生代以后,由于地球环境由中生代的全球均一性热带、亚热带气候逐渐变成在中、高纬度地区四季分明的多样化气候,蕨类植物因适应性的欠缺进一步衰落,裸子植物也因适应性的局限而开始走上了下坡路。这时,被子植物在遗传、发育的许多过程中以及茎叶等结构上的进步性、尤其是它们在花这个繁殖器官上所表现出的巨大进步性发挥了作用,使它们能够通过本身的遗传变异去适应那些变得严酷的环境条件反而发展得更快,分化出更多类型,到现代已经有了80多个目、200多个科。正是被子植物的花开花落,才把四季分明的新生代地球装点得分外美丽。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万个植物物种,被分类为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植物。

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说它可以借助光能及动物体内所不具备的叶绿素,利用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产生葡萄糖——含有丰富能量的物质,供植物体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为普遍、规模最大的反应过程,在有机物合成、蓄积太阳能量和净化空气、保持大气中氧气含量和碳循环的稳定等方面起很大作用,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据计算,整个世界的绿色植物每天可以产生约4亿吨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与此同时,还能向空气中释放出近5亿吨还多的氧,为人和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氧气。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

绿色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即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碳水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解决绿色植物自身的营养,同时,也维持了非绿色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生命。所以,绿色植物对维持整个生物界的生命起着重要作用。科学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们对光合作用的研究,而揭开光合作用的奥秘,将会更有效地提高农、林、园艺植物和其他经济植物的产量,为人类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创造出更广阔美好的前景。

2.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首先是碳的循环。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成糖类等有机物,参与构建植物体,并且成为动物体所需有机物的直接或间接的来源;细菌、真菌等分解动植物尸体、排泄物等有机物,又把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出来;动植物呼吸、物质燃烧、火山爆发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又可供绿色植物利用,形成了自然界中碳的相对平衡。

其次是氧的循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所释放的氧,补充了动植物呼吸和物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保证了自然界中氧的相对平衡。

第三是氮的循环。固氮细菌和固氮蓝藻把大气中的游离氮,固定成植物能吸收的氨态氮,或经硝化细菌转化成硝态氮,供植物吸收加工成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植物被动物取食后,植物蛋白等又转化为动物躯体的一部分;动植物死亡后,尸体被细菌、真菌分解,又把氮以氨的形式释放出来;环境中的硝态氮可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形成游离氮或氧化亚氮返回大气中,保持自然界中氮的相对平衡。

3.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主要反映在它的净化作用上,还有监测作用。所谓监测作用,就是利用某些植物对有毒气体的敏感性,当某些有毒气体在低浓度时,它就能出现受害症状,反映出有毒气体的大概浓度,作为环境污染程度的指示,这就是监测作用,而对有毒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利用它们来监测有毒气体的浓度,指示环境污染程度,这种植物就称为监测植物。此外,在环境保护方面,植物有散放杀菌素的作用,还有减低噪声的作用,这对人类的健康和工作,是极为有利的。

4.植物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植物的生长发育,都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植物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又会影响着周围的环境。成年植物在地面上的枝叶和地面下的根系,都会改变局部环境的情况,特别是单位面积上丛聚的树木,也就是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它可以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防止水、旱、风、沙的灾害,有利于人类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鸟类

鸟类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要从人类文明历史揭晓起。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在此过程中,人们发现: 

一、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鸟类是开花植物的传粉者,如蜂鸟、花蜜鸟、太阳鸟、啄花鸟、绣眼鸟等;是植物种子的传播者;会捕食昆虫、鼠类等小型动物影响其种群的数量和动态;清除尸体,防止病原传染;鸟粪富含丰富的营养,可以给土壤带去养分。

二、鸟还可以向人们预报农时季节。杜鹃每年三四月飞来南方,其叫声“快快—布谷”,似在催促人们抓紧春耕生产。鹧鸪鸣叫,则兆示当地的农事进入割麦插秧季节。人们曾用“鹧鸪始鸣,割麦插禾”的农谚指导生产。如今,预报农时节令都依靠科学气象,但人类在过去“无历日”的时代,确实是靠鸟鸣来指导农事活动的。 

三、鸟类美丽的羽毛,婉转嘹亮的鸣声,南来北往的迁飞和各种各样有关鸟的传说,都是文人墨客吟颂的主题。历代留下的名诗佳篇,给文苑增添了无数绚丽奇葩。我国成书于春秋时代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提到的鸟就有30多种,鸟被人称赞可见一斑。鸟类不但入诗,其华丽的羽毛、俊美的神态,也是古今画家挥毫泼墨的对象。鸳鸯戏水、松鹤延年、鹰击长空、喜鹊登梅等都是常见的画景。 

人类的行为会干扰到鸟类的繁殖,制造的垃圾同样也是鸟类的厄运,口香糖会黏着在鸟喙上,滋生细菌,颜色鲜艳的塑料垃圾会成为他们腹中无法消化的食物,随意喂食野生动物会造成其身体健康问题,因为我们的食物对于小型的动物来说是“高油、高盐、高塘”,还会让其失去野生的本能。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不能没有鸟,同样我们人类的生活也不能没有鸟类的存在。所以人类,自然以及鸟类之间是相互存在相互有利的三角体,如今人类生活迅速发展,自然界却慢慢地被破坏,鸟类的种类与数量也逐年减少。这样的事实,应当给予人类警醒,当三角失去一角时,就无法再站立。我们不仅要了解到鸟类在自然界的极大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更应当呼吁保护鸟类,也是保护我们的安定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