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行考题

 汐钰文艺范 2017-04-22
  1998年10月,香港廉政公署执行处要选拔首席调查主任。经过审查推荐,四十余人入选笔试环节。蔡双雄就是其中之一。他25岁入职廉政公署,参与多起重要案件的侦破工作,职业操守、专业能力都很出色。对于这次选拔笔试他做了充分准备。因此,他答得很顺利,但做到最后一道题时,蔡双雄却被难住了。这道题的题目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保护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详细论述其合理性。”
  蔡双雄酷爱历史,对李世民也颇有研究,但他苦思冥想了半天却没想起任何李世民在环保方面的举措。蔡双雄深知如果放弃了最后这道20分的论述题,无疑意味着考试失败。但蔡双雄显然不想违背本心,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于是他这样答道:“我实在想不起李世民在环保方面采取过什么措施,对不起,这道题我不会答。”交卷后,蔡双雄对考试成绩已不抱希望。
  但没想到,考试成绩公布,蔡双雄笔试通过——尤其是最后那道题,他竟然得了满分,而且是仅有的满分。选拔委员会对此作出解释:“纵观李世民的一生,没有为环境保护采取过任何措施,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就是:不知道!”
  选拔委员会这道难题出得好!它既考察了考生的历史常识,又考量了考生的品质。用试卷考量一个人的品行是很难的——试想如果将那些大道理直接拿来作考题,估计谁都会写出正确答案。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知行不一的人大有人在。而“李世民”一题恰恰能弥补这一缺憾,对于每名考生来说,这一题能否答好直接关系切身利益甚至是未来命运——它就是要考察在压力下、在利益面前,人是否依旧能遵从本心,坚持自己正确的认识和观点。看到这一题时,考生们内心的纠结和患得患失可想而知,因此可以判断能在如此大的压力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近乎下意识地做出正确选择的人,绝非心血来潮,而是秉承了一贯作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