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时候聊一聊gap year的感想了,如果你也曾想过「间隔年」的可能性......

 霸王龙勇士 2017-04-23

8个月前,我向美国大学提出了间隔年(gap year)的申请,独自拖着行李箱逛了美国东部的各大城市后,飞回上海。随后来到北京,开始为期3个月的实习。

很多体制内的学生家长们对间隔年的概念不甚了解。

其实,间隔年就是:在毕业前选择一年或一个学期,离开学校去社会体验人生。

很多国外学生会去世界各地NGO当志愿者,做几份实习或兼职,学一至两门语言和手艺,更有甚者直接创业,如果成功了还能像乔布斯、扎克伯格那样辍学。

自从大学开始,我陆陆续续转了数个专业,做了好几份实习。很多了解我的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留学数年的过来人,我决定把过去被问及的问题整理一下,并给予以下真诚的解答。

但作为一个21岁的年轻人,我深知我的见解是粗浅片面的,还请大家不要全盘接受,请选择性地去看待。

接下来,我想以Q&A的形式,开诚布公地聊一聊我这三个月以来的反思。

希望能解答你的困惑。1

问:你究竟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把自己置身于漂泊中?为什么不安安心心认定一个专业走下去?

答:我对专业、职业上的摸索,其实是很自然、很正常的选择。

拿我自己举个例子,作为经历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我从没有真正意义上地接触过社会。

在中国学校的日子就是,学校、家庭、补习班,三点一线。小时候上奥数、写作和英语,初中上中考补习班,高中去toefl、sat补习班。

然后,到了大学了,学校突然让我选专业,我就蒙逼了。

什么?你现在让我决定一生的工作?!

可我根本不了解这个社会上到底有什么职业选择?

于是我选择了最老实的办法:不断去试错。

比如,我老爸以前一直希望我去学金融,但在我尝试了搞期货、券商、和审计等实习后,我发现自己根本不是这块料。

(顺便插一句,为什么中国人非得擅长数学啊喂!这简直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迷思。)

我还去了传统的纸媒行业,自己也在半调子做新媒体,兼职了三年留学申请相关的教育行业,之后还想再尝试娱乐业的幕后工作方面的实习。

当我做这些实习的时候,我首先会想这个行业未来10到20年能不能活下去?

其次,我会考虑,这是不是个吃青春饭的行业?多大程度上会损伤从业者的身体健康?

另外,它的工作难度会不会太轻松?和我过去十多年受过的教育所锻炼出来的能力不匹配?

很多人读到这里,会觉得:哎,这小姑娘好娇气啊,还没做什么事情,就叫苦叫累了。

上一代人认为,我们这一代是蜜罐里泡大的。

面对上述这类人的评论,我是不赞同的。

你得承认每一代人都有苦不由衷的事情。

上一代人认为,我们的物质条件丰富了,可他们却无视了我们精神上的压力。

这完全是马斯洛的两种浑然不同的诉求,没有可比性,绝不能混为一谈。

老实说,我从读书开始就没少吃过苦。从小被父母送到各种补习班,除了周中上课,周末就没怎么休息过。初中的时候,周末早上5点爬起来去上课。高中的时候,除了搞ib的学业还要搞艺术,天天熬夜没停过。

然后去了全美名列前茅的大学,又是新一轮的“受难记”:每天超负荷超高压学习、赶project、写paper。

妈蛋,还没人付我工资。

很多时候,朋友圈一些朋友们在party大校天天歌舞升平,gpa照样4分全过。

而我们这种几千人的精英小校,每天被学术虐得体无完肤,学得比狗还辛苦,就算gpa没上3.8,还得感恩戴德赞美教授手下留情。

凭什么?!

一开始还会心理不平衡,后来就释然了:也许短时间没什么成效,但你就看着吧,20年后老子还是一条好汉。

现在回想起来,吃的这些苦没什么不好的,它都变成了我身上的血骨肉:我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在明德(Middlebury College)读本科、牛津交换和哈佛夏校的这些日子里,我亲眼看到了全世界1%的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这些人对待人生的态度影响了我,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不断鞭策着我前进。

我从未想过像这些人一样成为人上人,但我明白我不想过坐吃等死的人生。

所以,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的吃苦,我从小就没怕过。

我怕的是,不动脑筋不去思考,一辈子浑浑噩噩地吃苦下去,还不明所以。

与其随波逐流,如果有机会深入了解一下各行各业,若能找到一个权宜之计,为什么不去这么做呢?

2

问:为什么要暂时中断美国的学业?

答: gap year算是一个契机吧。

如果你是我公众号的老读者,就会发现我过去三年的留学生涯可以总结成一句话:男人看了会流泪,女人看了会心碎。

开玩笑的。

我是一个特别普通的学生,你看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普通一点吖。

但是因为运气好,再加上比较勤奋,所以三年前当我拿到Middlebury College的面试,凭着出色的艺术简历、还算不差的颜值和口才,成功捕获了校友面试官的芳心。

后来,ED被我的女神校Middlebury College录取的时候,可把我激动的哟。

结果去了学校,我才发现:被放到一个高出自己能力水平太多的学校。

比如说,我身边的中国同学都是把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牛津、剑桥、威廉姆斯这些神校当作自己的目标,结果运气不好被waitlist了,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全美排名第四名的文理学院Middlebury College。

换句话说,他们其实都有实力,进入这些牛校,只是没被命运垂青罢了。

你能想象一群颜值高、双商高、性格好、穿衣有品、学习倍棒、课外活动丰富的人天天与你朝夕相处么?

我能!

你能想象一个只有2400人师生的学校,拥有全美占地面积最大的土地,11亿美金的endowment,外加私人滑雪场、高尔夫球场、各类体育场、有机农场、私人树林牧场等,校园春夏秋冬美得都能拍80集大型乡村爱情连续剧吗?

我能!

很多人谈到Middlebury College都表示不太熟悉:这是什么野鸡大学?

但Middlebury College没什么名气,主要是因为:真正的野生学神学霸们都太安静太谦虚了,只有像我这样的学渣才会直言不讳地歌颂大学的伟大。

还有人觉得Middlebury College身处纽约州北部的佛蒙特州,实在是太远太冷了。

我只想说,天冷了可以多穿衣服。整个美东冬天都很冷,不论是零下7度,还是30度,相信我,你都不会想在室外呆太久。

而且正因为地处偏僻,学校才能大量购置土地,为学生创造福利啊;正因为地处偏僻,你才能学的进去诗和远方呀;正因为地处偏僻,才能和男神们相互依偎着取暖呀。

又不正经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好的学术条件,选择gap year呢?

说实话,因为心很累。

一方面是情感上的:一年失恋两次,感情上备受挫折。先是异地恋三年然后分手,然后和遇上男神和平分手。在牛津交换时被性骚扰,在上哈佛夏校时被slutshaming过。

这些经历我已不想再去深挖,但他们无疑让我对异性和感情产生排斥心理。

另一方面是价值观上的:从小是尖子生的自己,进入新环境后被打回凡人的原型。不管是融入新的文化环境,还是文科专业上屡屡受挫的经历,都让我一度觉得沮丧和迷茫。

我觉得自己失去了价值,很worthless。

记得一年前Middlebury有过一起自杀案,当时整个学校都陷入了低气压的情绪。我也萌生出了轻生的念头,后来咨询了学校医务室,找了心理医生帮我调解压力。

开这个公众号也是因为医生建议我,可以试着用写作治疗depression。

我认为,正是因为Middlebury College的学术气氛太好了,正是因为我在学术这条路越走越远,而忽略了一个隐藏的真相:也许我根本不适合搞学术,不适合读phd。

很多人都会说:如果把喜欢的事情当作是职业,就会讨厌这件事情了。

这种论述的逻辑乍一听挺有道理的。

诚然,每一份工作都可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搓起的上司,繁重的工作,献媚的同事,按字论辈的行业规矩......

可若你对你的职业都没有热情,你又如何平静稳妥地处理人和事,又如何把手头的工作能做到卓越呢?

还有人会说,先做两年再转行吧。

我之前读《Think Like a Freak》这本书,作者写道:对于一件自己已经投入太多了的事情,人是很难放弃的。

也就是说,你在一件事情越是钻牛角尖,你就越会惧怕发掘其他的可能性。

你知道为什么有人会遇上quarter-life crisis或者中年危机么?

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生活过于一帆风顺,没有主动对自身有个较客观明确的理解和认识。

而到了中年,走过人生的一大半了。他们逐渐清楚自己在做着不喜欢的工作,但却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不知道转行了跨界该做什么事情?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上辈人的工作多数都是政府分配的,没人给予他们自主选择工作的权利。

所以因为命运的安排,这些步入中产阶级的、有机会送孩子出国的人,也会用同样的思维模式教育自己的孩子:比起选择一份喜欢的工作,不如找一份能最快积累财富的工作。

可事实上是,你的生活会比你想的更快趋于稳定。

那么问题来了,剩下四十年、五十年该怎么办?

按部就班,周而复始?过别人眼中“人生赢家”的生活,一辈子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事实上,gap year期间,我问过很多各行各业的人。这个数量多到你难以想象。

很多人觉得自己生活挺好的,温饱需求都满足了,可他们隐隐约约觉得人生少了点什么。

生活陷入了无限的“虚无和无意义”,自我实现什么的,成了天方夜谭。

而如果能给我一次选择,我不想过那样的人生。

我明白,我的个性就是如此,根本没法欺骗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

在美国的这三年,我一直没找到人生的方向。

但我认为,这不是我的个人问题,这是一个全球都在面临的问题,这是教育制度的设计问题。

它把社会体验这一块从高中和大学的衔接过程中,硬生生地抽离了。

而过去三年的寒暑假和gap year正是我弥补社会体验的机会。

我明白,再这样没头没脑地学下去,无疑是黑灯瞎火探夜路。所以我想暂时跳出那个精英小众的学术圈,去寻找别的可能性。

3

问:为什么要选择在间隔年(gap year)做实习、读书、学习一些无用的技能?

答:很多年轻人在gap year的时候都会选择去周游世界,跑遍7大洲4大洋,在各类人的全世界路过。什么土耳其跳伞,什么阿尔卑斯山滑雪的。

然后有了点经历,大家就会说:啊,某某某好酷啊。我也想去旅游。

但我个人是不太喜欢: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旅游和探索的。

我很清楚自己从小就是半个宅女,打五岁开始被父母拖着去世界各地旅游,长大后被朋友塞进行李箱走南闯北。

对于旅游,我自觉是比较被动的一方。

如果是因为找不到未来的方向而焦虑,那对我而言,旅游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解铃还需系铃人,我应该尽快去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利用外面的花花世界,麻痹自己对未来的选择。

所以我决定花一年的时间,多做几个感兴趣领域的实习,多认识点朋友,了解各行各业的career path,多读书拓展知识面,从书中更全面理性地认知这个世界的运作过程。

在选择gap year之前,很多人会给我善意的提醒:“我以前也尝试过gap year,但是事实上只是浪费时间云云。”

但对于这种消极的劝导,我一般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因为这是多数人固化思维(fixed mindset)的人生。

如果我每天都奔跑着前进,做完手头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就不相信,一年以后的我还会是一成不变的?

于是,正如我前几篇文章写到的,我过去三个月报了素描、日语课。

学这些东西,一是不想放弃,二是陶冶情操。

我以前高中学过两年视觉艺术课,但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画画的训练。我是想把画画作为毕生的兴趣来看待的,以后平日里无聊了或者工作退休后,还能有一技之长。

我接触了近五年的艺术史,我的审美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水平了。读我公众号的读者应该也有体会,我能从众多的图片中选出最和谐的构图,最契合文意的配图。而且我文章中的配乐多半听着很和谐的,符合意境。

如果一次可能是偶然,但是如果每篇文章都是这样,不是我自夸,这真的算是某种造诣了。

所以我想去系统地学画画,之后还想学音乐,因为我想搞懂,为什么我有这样的审美?如何才能创造出同样好的作品?

我在学校里学过一年日语,如果现在放弃了就太可惜了。我个人也挺喜欢日本文化的,挺爱看日剧的,学好了说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场。

首先,日本离中国比较近,去日本玩,比起去欧洲更省钱。其次,从赚钱的角度说,多一门语言,就多一个在别的国家交友、共事的机会嘛。另外,日本的经济发展和重大决策上,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我还挺想读一读这方面的书籍的。

除了日语,我之后还想学韩语,因为韩语和日语,语法上比较相似。

不少国内的人会认为:“不出国留学,学语言有什么用?”

我问你,如果你初次见面,跟别人自我介绍的时候,说:“我会四门语言。”

人家立马会对你刮目相看,觉得你好聪明。就如你说:“我在哈佛读书”,全世界人民会立马跪舔一样。

开玩笑的。

其实我不是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就像我说的,学语言纯粹是兴趣使然。

另外,Middlebury College本来就是以语言学出名的,全校的学生多半会两三门以上的语言,在那样优秀的学术环境下,学几门语言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以前在学校里上课都有gpa和peer pressure来逼着我学习。

现在gap year没有这些外部的压力,我反而能按照自己的步调,每周进步一点点。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讲比起智商和情商,学生更应该有毅力(grit),即持之以恒做一件事情的决心。

学习最怕的就是厌烦心理,人如果长期做一件事情,肯定质量和专注度会下降。所以点到为止,从长计议,方为上策。

当我学习素描和日语的时候,我就告诫自己,我的目标不是要成为艺术家,或者搞日语翻译的。

只要我感兴趣,不断学下去,时间会给你答案的。

另外,我还给自己定了1000多本书的十年计划。我有好多书想读,一直没机会,书单越拖越长。

之前在美国大学念书的时候,为了写paper查文献,根本没机会完整地读闲书。

现在gap year有空了,终于能静下心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于是,我过去三个月完成了近60本书的阅读量。

4

问:“读书没用啊,还是要多实践、接触社会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答:相信我,说上述这番话的人,多半是不读书的。

读书可有用了。

打个比方,写传记的人常常会在临终前把自己的毕生功力亲囊相授,他们希望能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声音,这是人性的ego。

如果你能读十几本这样的传记,那么你就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十几种不同的人生。

再打个比方,纽约时报每年会推出畅销书,而且因为这些畅销书热销,所以很多人读过。

如果你读这些书,就立马能明白大多数人是怎么想的。

再再打个比方,读书多了以后,你会发现很多书都在给你传递相同的信息,你就受到启发。

你可以将零碎的想法整合成新的创意,你还能旁征博引,提出各种大胆的假设,并用案例去佐证你的观点。

比如我读哲学入门书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困惑我的人生观的问题,几百前的哲学大牛就已经做过深刻的探讨,根本无需我去赘述。

牛顿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

他说的不是让你摸爬滚打地成为巨人,重新犯一遍巨人犯过的错误,这太浪费时间了。

而是教你去读巨人写的书,理解巨人的思想,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站的更高,帮你看的更远,去解决巨人没法解决的问题。

就像读过我公众号的读者,可以踩在我的肩膀上,避免犯我犯过的错误一样,但别忘了感恩(打赏),笑。

可若是你连书都不读,你甚至都不知道巨人是谁?哪位巨人的肩膀可以供你依靠?

而且,光是阅读这60多本书,就已经让我的读写能力、和思辨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我的脑中时常会迸发出新的想法,毫不夸张的说,我每天都有新的创意和独到的见解。

5

问:读那么多书,你记得下来吗?

答:对于这种「读书就意味着要全盘记下来」的想法,恕我无法苟同。

首先,全世界多数的教育体制还停滞在:学习要死记硬背,把书中的知识照搬全收的应试教育中。

对此,我就问一句话:为什么读书就意味着要背书?我们现在都有电脑了,为什么不能把记忆的任务交给强大的计算机去做?为什么不能把精力和脑力解放出来,去解决更有意义的问题?

其次,研究表明,当你读一本书的时候,你最多能回忆出30%的内容。但如果你读的书越多,假设你读了1000本书,那么你脑中储存的知识会越多。

30%x1000=300>0

所以说,读书比什么都不读的知识面要广啊。

你知道么,我们的大脑能完整记下5亿本书呢。世界上最贵的奢侈品可是你的那颗大脑哟。

6

问:可我就是懒,读书好累,我讨厌读书。

答:作为一名学渣,你认为我说的「读书」是字面意义上的读书么?

你知道吾等学渣的做事原则是什么?

Work smart, never work hard.

老实说,我那60本书都不是纸质书,不是用读的,而是用听的。

我之前眼睛做过激光手术,不能长时间用眼。这也意味着我没法做长期的伏案工作,不然视力会受损、恶化。

所以我选择,用喜马拉雅听书app,解放自己的双眼和双手。app有大量的英文podcast,原版非小说类书籍,很多人也热衷于朗读中文书。

而且,你还能两倍速地播放podcast。这简直是莎士比亚那个时代没法想象的事情。

我是将其当作是一种严肃地获取知识的途径,而且里面的资料对我来说已是绰绰有余了。

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好就好在,我们物质上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信息量爆炸。而且在中国,下载电子书这种事情都是合法的,纸质书价格便宜的让人想开怀大笑。

知识变得平民化了,足不出户便能触手可及。

可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却培养不出更多的「苏格拉底和孔子」这样的思想家呢?

私以为,是因为外界的诱惑太多,娱乐的内容太多,合群的人太多,动摇人心的声音太多。

你看,光是我刚刚写的那些内容,就有不少“善意的劝导”。

People have the habit of giving opinions and advice on matters outside one’s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不读书的人劝别人不要读书,不学语言的人劝别人不要学语言,没有自主选择过工作的人劝别人不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没有尝过失败滋味的人劝别人不要试错...

你发现了吗?

多数人总是给予从别人那里听到的观点,却不加以论证;他们总是随波逐流,却拒绝探索真相;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好心往往会办坏事。

而作为一个在精英圈子里跌至谷底、正尝试卷土重来的人,作为一个犯错犯到已经麻痹的普通人,我尽量不给予超出我能力范围的建议。

作为一个正在经历gap year的人,我不会说不要gap year或者应该gap year。

我没法对你的人生负责,但gap year是一种人生的选择。

我希望写下我的亲身经历和看法。我从没有独断地说我是对的,因为我相信每位读者都具备自己的判断力。

我更希望年轻人能在信息平等的时候,能在我与其他读者的争论中,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尼采说过: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事情没有绝对的客观真理。

但我觉得,总得有人在乌合之众的合唱中提出异议的。

多一个见解,多一份选择。

这比没有选择,来的要公平。

7

问:那么,gap year这三个月,你有没有找到热忱的职业方向?

答:其实我心里已经有答案了,但现在还不到时候公布,说不定以后也不会写进公众号里。

其次,我觉得也没必要大事小事都告知天下吧,我又不是什么皇帝。

况且,若是我把理想说出来,又要获得善意的劝导了,搞得我都有小情绪了。

前两个月,有位北大的妹子拜托我带一位美国西北大学的经济教育学教授逛故宫。

当我很懊恼地跟他吐露:“我做了那么多实习,每做一个就放弃一个。到最后,只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对自己的人生好像更迷茫了。”

他笑着说:“这样不是很好吗。你就不需要花40年去做你不喜欢做的事情了。当你从你的list上划去一个选择的时候,你不就变得更了解自己一分了吗?”

8

问:“这个世界上是否有人真正地热爱自己的事业?说不定,所谓的热情只是理想主义者的自我欺骗罢了。”

答:对此,我想讲一件我在哈佛GSD夏校的见闻。

当时我在哈佛夏校,遇到了很多全世界学建筑的精英,其中有一位在多伦多大学念书的,比我小一岁的学生让我印象深刻。

他对于建筑的那份炙热,是让我惭愧不已的。

他的那份热情,是每分每秒、无时不刻在谈论着建筑。翻开他的朋友圈,基本上分享的都是有关建筑的内容。我读的好多书,都是他倾力推荐的。

他对待身边同学的态度,一点不像国内很多勾心斗角的利己主义者,把所有人都看作是自己的对手、敌人、竞争者。相反的,他大大方方地鼓励所有学建筑的学生,帮助我们更上一层楼。

他跟我说,他高中的时候热爱物理,物理老师告诉他:你的性格其实可以尝试建筑。然后给他推荐了一本书:《结构之美》。

结果,他对建筑一见倾心,瞬间爱上了。

在大学的时候,他开始选修各种与建筑相关的课程,环境的、物理的、工程的,参加各种建筑比赛,在各类事务所实习。

他每天都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他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负荷,但脸上总是挂着释然的笑容。

我们都笑称他为“大师”,大家都觉得未来他肯定能拿建筑普利兹克奖。但他对拿奖本身没有太大的兴趣,他纯粹是热爱着建筑的。

而面对这位朋友的热情,我私下里觉得很惭愧。我根本没有像他一样的真诚,也因此开始怀疑起自己从事建筑设计的选择。

但好在,我亲眼见到了,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边,这样热爱专业和事业的人是真实存在着的。

9

问:可我不想找自己热爱的行业,我只想当个普通人,找份稳定的工作,拿个稳定的收入。

答:我尊重你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但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是很羡慕那位同学的。

不瞒你说,我也想找到一份让自己每天笑醒,让自己跳着舞去上班的职业,一份让自己为之付出自己青春和精力的事业。

10

问:你们这种人太理想主义了,以后可是会被现实压垮的哟。

答:通常听到这种消极的劝导,我也只是笑笑,但内心没怎么动摇。

你知道为什么美国大学毕业演讲中,谈的最多的话题,就是鼓励学生们去做一个“practical idealist”吗?

你知道为什么市面上那么多书都是鼓励人去活出自我,去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吗?

你以为他们都在说场面话漂亮话?你以为这些过来人费尽心思就是喂你鸡汤么?

那他们也真的是挺有空的。

我们这个时代的未来将会越来越难以预测,很多人按部就班的重复性工作将会被计算机和AI替代,很多所谓的“铁饭碗”行业已在走下坡路,十年以后就将消失。

如果一个人不去从长计议,去选择自己所爱,就没有动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若是甘愿停滞不前,那么落后就真的会挨打。

事实上,不讲这么远的未来,我来聊聊过去。

我之前读美国商业历史的时候,美国历史上那些最出色的商人,都是在国家经济和商业制度不完善的时代,杀出一条血路的。

Andrew Carnegie做了内部交易,J.P.Morgan做了collusion,Mary Kay Ash靠搞传销发家,Bill Gates涉及了垄断…

他们中的不少人为此付出了一些代价,也许一开始是想赚钱,但支撑他们做下去的是对事业的热情,正是因为他们在该领域的卓越,所以财富才成了附属品。

你知道麦当劳的创始人Ray Kroc,对快餐有着怎么样的热情么?

他可是看着餐厅里对着汉堡包大快朵颐的美女吃货,产生性冲动的人;他可是从圆润的面包中间,夹着的牛肉和生菜的组合中,看出美感的人;他可是对着炸得金黄酥脆的薯条,宣称麦当劳为快餐界伸张正义的人。

也许我们对现如今的快餐文化嗤之以鼻,可别忘了,在麦当劳之前,快餐的质量可是low到令人发指。

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标准化餐饮高水平,都归功于那位对快餐满怀着爱的美国人。

因为有了爱,所以才会寻求改变,让自己和事业变得更好。

写到这里,我都以为我在为麦当劳打软广了。

Walt Disney曾经说过:“我真的是个乐观的理想主义者,但我也能理解事物的复杂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旦问对了问题,答案自然会迎刃而解。”

Thomas Jefferson曾写道:“一旦一个人知道足够多的fact,他/她就能避免犯历史的错误。”

历史上永远不缺“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他们之间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了。

但我只想提一点,当一个理想主义者没什么可怕的。

有理想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匹配自己的想法;怕的是没有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去具现化自己的理想;怕的是对这个社会制度彻底失去信心,从而失去了与之周旋的勇气。

对于自知之明这一点,我想,我至少还是有的。

11

问:所以你是在劝年轻人当个“理想主义者”咯?

答:事实上,我鼓励年轻人去选择自己所爱,不是性口雌黄,而是有更大的隐患正等着身处于浪潮中的我们。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20岁的年龄,幸运地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想要什么。

学生们在步入大学之前,对社会的了解多半停留在父母和老师的描述中。

可问题是,父母那一辈,多半也没有自主选择职业。多数人的工作都是政府分配的,然而父母对职业的了解也停留在别人的口中,他们对于一份“好工作”的定义和期待无非是:哪个赚钱?哪个稳定?哪个最快步入中产生活?

作为半个小有名气的“网红”(恬不知耻一下),我恰好认识很多在全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不夸张的说,很少有人能像我一样,对大局观有个冷静和清晰的认识。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身边的朋友们要么就是子承父业,父亲是律师就去做律师,母亲是医生就去当医生。更多的父母说金融、工程、计算机赚钱,于是大家分涌而至去搞金融、工程、计算机。

10个里面有5个学商业、经济、金融、数学,剩下都是工程和计算机,有的人甚至排列组合了一下,或者选修其中两到三个。于是,每次求职的时候,金融、咨询、科技相关性的行业总是堵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中国留学生这个数量级太大了。如果本科在国外找不到工作,中国留学生势必要去攻读master和phd,然后与国内出国读研的朋友们竞争岗位。

据我了解,美国上至哥伦比亚大学,下至美国50名开外的大学,里面读热门专业的master和phd的学生多半是中国人。

如果把这种现象乘以50或者100,你就会发现:未来如果你不擅长或者不喜欢你的职业,你根本没法在国外跟国人竞争,因为竞争太tm激烈了。

当一个职业供远远小于求,那么学生需要花上多出几倍的精力和时间,去获得一份与之不匹配的工作。

从本质上来看,它的竞争注定会变得不公平。

12

问:为什么你鼓励年轻人应该去gap year?

答:事先申明一点,我可没有鼓励所有人都应该去尝试间隔年。

很多学生的人生一帆风顺,凭什么得逼着人家放着好好的康庄大道不走,偏要去踩独木桥呢?

但是在我gap year三个月中了解下来,还有不少年轻人是感到迷茫的。

如果读者中有考虑过间隔年,但又害怕尝试的,我觉得你不妨把这篇文章转给父母,同他们心平气和地交流一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许是深深烙在这个残酷竞争体制的进化论。

但这样的系统设计会牺牲很多还没有准备好,没有清晰地了解自身,就走上战场的年轻人。

很多学生因为外部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感情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差异等),在学校里表现不佳。

这些人(包括我在内)可能非常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呼啸而至的未来。

把这种迷茫的情绪继续带到未来的事业和人生发展上,显然是不明智的。

而gap year 正是一次暂时离开这个system的保护主义策略,去了解一下这个社会上的职业选择。它能带给很多因为能力不足、受到伤害的人,一次重新选择、重新成长的机会。

成长不是受过冲击后,立马满血复活。

有时,也许你需要的仅仅是一段缓冲期,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

我是这么看待gap year的。

你看,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财富也是随着寿命不断积累的过程。

我们不妨从退休的时间中,抽出一年转移到20出头的年纪,不妨用婚礼嫁妆的一部分,提前预支自己一年的工资。

与其把gap year看作是一个逃避人生的借口,不如将其当作是一场曲线救国的策略吧。

本文由G.P.A经授权转载自喵喵学姐(ID:realmiaomiao),作者喵喵学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