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沂蒙精神与琅琊文化——神墨精神寻根

 山阴芥子 2017-04-23

山东文化最早为东夷文化,为狩猎文化。

中国文化以中原文化为核心,另有西戎文化(秦文化前身)、北狄文化(燕赵文化前身)、南蛮文化(楚文化前身)、东夷文化(齐鲁文化前身)。中华文化主要指中原、华山一代。

周武王分封诸侯国:齐国是姜子牙封地,鲁国是周公封地。齐国擅长商业,文化为智慧、开放,善于理财,变通,周武王把周朝典籍大部分交给了鲁国保管和传承,周朝礼乐制度是由鲁国传承的,鲁国人忠厚、诚心,讲究礼节,相对保守。

历史上,临沂这个地方一半为齐国,一半为鲁国,两种文化交融,优秀文化保留,剔除糟粕,形成琅琊文化也就是临沂文化。

后来,楚国占领了兰陵(鲁国第二大城市,今临沂兰陵县),把楚国的发散性思维、形象艺术思维、好战、扩张、巫术(讲究天人合一)融合进临沂文化。

再后来,楚国宰相春申君任命荀子为兰陵令,荀子是赵国人,把燕赵的阳刚和霸气带到了临沂。

再往后,秦始皇建立琅琊郡,把这几种文化通过琅琊郡这一行政区划分,把上述集中文化给固化、交融,形成了琅琊文化。

琅琊就是今临沂。

两汉时期,临沂是经学研究的重镇。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文化经典被焚烧、儒生被活埋,而只有临沂这一代保留了儒家文化经典和传承人。汉武大帝时期,临沂为儒学的复兴做出了根本贡献,可以说没有临沂的儒学家,中国传统文化很可能断裂。

黄帝时期,东夷人发明了养蚕(今临沂兰陵一带)。

战国时期鬼谷子王禅乃蒙山人。

秦朝大将蒙恬(临沂蒙阴人)发明了毛笔,被誉为“笔祖”。

东汉刘洪(临沂蒙阴人),被尊为“算圣”,其发明的珠算,应该说是琅琊文化沃土结出的果实。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军师皆为临沂人。

东晋时期,魏晋名门“琅琊王氏”的王导协助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了东晋。

王羲之、萧氏大家族也是东晋人。南朝的齐梁两朝为萧氏建立。

唐朝时期,颜真卿为琅琊颜氏。

周汉以来,临沂地区是各种文化齐备的文化沃土,没有缺项,这在中国是唯一的。

当代沂蒙精神,就诞生于这样的文化底蕴。当代临沂企业及企业家精神,更是临沂文化沃土、当代沂蒙精神结出的硕果。

当代沂蒙精神之包容、进取、诚信、敏捷、变通、坚韧,正是一脉相承于琅琊文化。

神墨精神的形成,正是完整的传承于这样的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