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历史07:生不逢时,纵然信陵君为王,也难以改变魏国结局

 金色年华554 2017-04-23

信陵君魏无忌,是战国四公子之首,魏昭王之子,魏安釐王的弟弟,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

闲话历史07:生不逢时,纵然信陵君为王,也难以改变魏国结局前一段有人在网络上发问如果是信陵君为魏王,魏国会不会再次强大起来?我的答案是不会。

闲话历史07:生不逢时,纵然信陵君为王,也难以改变魏国结局魏国最强大是在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初立之时,魏文侯执政,任用李悝、西门豹等贤臣变法图强,内增国力;同时任用吴起、乐羊等将领三晋联盟,外御强敌。当时魏国实力达到顶峰,击败秦、齐等强国,打下大片疆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一大霸主。但是说实话在魏文侯死后魏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闲话历史07:生不逢时,纵然信陵君为王,也难以改变魏国结局至于我为什么说就算信陵君为魏王,也无法改变魏国的最终结局,那是因为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因素在起作用:

闲话历史07:生不逢时,纵然信陵君为王,也难以改变魏国结局首先,没有明确的国家战略目标。从魏武侯开始,魏国就陷入了无目标状态,一会儿抗齐,一会儿攻楚,一会儿对秦,没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和三晋中另一强国赵国对攻,使原本的三晋联盟解散。

闲话历史07:生不逢时,纵然信陵君为王,也难以改变魏国结局

  • 其次,连年四处征战树敌太多。从魏武侯时期开始,魏国就开始了多年的征战,不分敌友,与秦、齐、楚、赵、燕等国都进行过战争,可以说是四面为敌,前期尚能打胜,等到魏惠王时期开始,魏国对外战争就胜少败多了,尤其是魏齐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魏秦伊阙之战,大大损耗了魏国的军事实力。

第三,东方六国矛盾尖锐互相攻伐。秦国占据有利地形,一旦六国占据军事主动,秦国就据险而守,闭关不出,六国之间便开始相互攻伐,各国谁都不服谁,除了很少时间的联合外,大部分时间在勾心斗角,最厉害的一次当属几国联合攻齐,齐国差点灭亡。

闲话历史07:生不逢时,纵然信陵君为王,也难以改变魏国结局第四,秦国强盛后持续打击削弱魏国。秦国自从秦献公时代就开始不停的和魏国作战,双方在河西之地就大战数次,秦国商鞅变法之后,更是不停的打击离他很近的魏国,伊阙之战一战灭魏韩联军二十四万,通过连年战争,秦国占据魏国大片领土,魏国迁都也有这个原因影响。

最后,前期贤臣被逐导致后期无人可用。魏国的贤臣名将大多不受重用,魏文侯时期的名将吴起被魏武侯猜忌逃离,国有能才而不用,秦国名臣卫鞅(商鞅)、张仪、范雎等无一不是魏国人,魏国自己用的虽不至于是奸佞小人,但是也没有什么大才。

至于到了魏襄王时代,魏国已从当初的霸主宝座跌下,到了信陵君的父亲魏昭王时期,魏国彻底沦为一个中流国家,当时的魏国面对秦国只有联合别过抵抗的份了,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衰弱之势已很明显。

所以说魏国的衰弱以至于灭亡是在信陵君之前几代已经埋下了祸根,不是一个明君的出现就能随便改变的,就算是信陵君为魏王,也最多减缓魏国颓势,使魏国能多撑几年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