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4·2中国的城市化(与前文有重复)
2017-04-23 | 阅:  转:  |  分享 
  
3,城市化含义

城市化是什么呢?我们先说简单点,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变为城市人,农村变为城市。

其实城市化自古就有,据某些学者分析,宋代城市化水平是古代历史最高。追随历史的脚步,人类历史经历了,五次大分工和生产力质的飞跃,

分工上看:逐水草而居

→农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与手工业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还没开始)

动力上看:人力

→牲畜

→车船

→蒸汽

→电力

→新能源。

分离出来了:原始农业

→农、牧→农、林、牧、渔、副(手工业)

→轻工业主导、重工业发展

→重工业主导、第三产业发展

→高科技主导、第三产业成为主力

→物联网?基因科技?3D制造?核聚变?3D制造生物?生物制造业(生物制造产品技术)?

在这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一个递进衍生的关系网络,可以看出农业是生产力的基础,越发展生产力水平越高,高科技和第三产业是金字塔的顶端。所以古代城市化和当今城市化本质虽然相同,但成因不同,虽然一般意义上城市是由集市发展来的,但生产力变了,成因也会变。随着社会大分工进行,社会职能也出现分化,因为社会职能不同而出现不同成因的城市(聚落),有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等原因。

回过头我们再看城市化定义:

狭义上讲,城市化就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广义上讲,城市化就是农业社会进化为非农业社会的过程。(个人总结,不同意问度娘找答案。)

虽然当今来看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必经的过程。但本质上来说当今城市化是生产力质的提升的过程,是为了将区域经济从低级提升为高级的过程,那么,既然城市化是区域经济提升的一种方式,那么将区域经济从低级提升到高级的方式就不应唯城市化一种方式和途径。比如某些旅游度假村,农家乐是不是也同样算是高级经济形式。

而城市化目的既然是农业人口转化为其他人口的方式,自然农业人口转为其他人口的方法也应该有许多。

4,城市化途径

个人认为,城市化是强化的人类区域协作,共同生产、发展、积累社会财富,城市化有很多其他内容,个人也就依据自己想法讲述,不明白地方自己看百科去好了。

因为城市是人口聚集区,很容易形成大的市场,城市也会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是经济活动最密集活跃的地区,是区域商品交换的中心,物流集散地,交通中心,制造业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甚至行政中心,人口聚集也容易发展经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不过某些人认为城市化水平高了,都成为城市人口经济自然就上了去了,那当然是扯淡了,拉丁美洲倒是城市化水平很高,但是经济却一塌糊涂。看看产业进化史就该明白了,城市化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那么怎么实现城市化呢?城市化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发展中心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我称为大城市化。另一种是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我称为小城市化。大城市化可以理解为,一个区域只有一个核心城市,小城市化则在区域内有几个核心城市。

中国自古就有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制度,每个地区只有一个行政中心,并且围绕行政中心建设城市习惯,加上官员一般身处中心城市,潜意识里也会使官员本能采用大城市化道路。说了这么多,大家也就基本明白为什么国家那么喜欢发展中心城市了。国家有国家级中心城市,区域有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有地区性中心城市,甚至县里也会来一个县城,有条件镇里也会弄个中心,这与中国大一统思想和行政思想吻合。

但是现实却是,中国国情是,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土地有限,北方平原人口众多,但从县级来看,人口平均的洒在平原上;南方人口大分散,小聚集情况很多。国情是适合小城市化。

5,大城市化困境

目前我国城市化主要困境是城市病,主要有:城市污染、人口拥挤、公共服务质量下降、交通困难、住房困难、居住条件差等等。

城市化最重要的是合理规划和布局。这些规划包括,国家经济结构规划,经济布局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等等。这就好像家里盖房子,盖房子要为多少人盖,盖多大,要怎么盖,盖成什么样,搞不清楚这些,盖出来的城市要不就像城中村,要不就像鄂尔多斯的鬼城。

中国城市化自建国就已经开始,但之前是计划经济下的建设,是国家有计划的建设,城市化问题全国范围看并不严重。

直到改革开放,城市化才开始走向鼎盛。农民工一开始被称为盲流,从称呼中可以看到刚开始国家对于城市化和农民工进城并没有什么准备。这也难怪,多数官员对改革开放都没什么准备,更没有几个官员能预料到经济会如此迅速的发展,预料到会有如此众多的农民工进城,预料到城市建设会如此快的崛起,更加不会想到滚滚人流会在不出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变为滚滚车流。对城市化的所有没预料到成为城市病的直接原因:城市缺乏合理的规划。

简单来看,改革开放从东部沿海开始,大量工厂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劳动力需求,引发打工潮。城市繁华又吸引了打工者留在城市。

城市规划的滞后导致城市交通承载不了这么多人口,于是交通拥挤出现。住房无法满足需求造成房价高。城市人口聚集,生活、商业和工业排放出的废水废气导致城市空气污染、水污染。人口众多导致公共服务设施人流爆满,公共服务质量下降。而流动人口多城市监管不到位导致治安恶化的局面出现。

城市化要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农民的身份转变问题,这意味着农民工要和市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待遇,但实际上这却无法顺利实现。城市病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当今经济条件下,城市无法消化如此多的农村人口。

农民工进城,原住的农村地区并没有实现城市化,或者纳入城市经济中来。为城市创造财富的同时却被城市的高门槛阻拦,只实现了部分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剩下的人口成为挣扎在城市底层的人群。这不仅与城市化背道而驰,阻碍了人口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农村经济社会的城市化,甚至使得众多农村面临消失的窘境。

而农村的崩溃,则意味着一些经济末梢坏死,部分市场的消失和部分资源来源的消失,国土利用率下降。这对国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献花(0)
+1
(本文系大海小妖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