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黄元御的一点感想

 安歌_ 2017-04-23
我是读黄元御的《四圣心源》踏入中医之门的,当时读来感觉很有道理,阴阳五行,脏腑生克,讲解的透彻详晰,各种病症也剖析的明明白白。并且文辞华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也让人流连忘返。

可是读完这本书,要开方治病的话却仍然感觉漫无头绪。而且纵观中医历史,虽然清代有“叶薛徐黄”之称,但似乎后世对黄元御却颇多贬损,能司其法用其方治病者寥寥无几,比较出名的也就麻瑞亭而已。而《麻瑞亭治验集》里各方化裁所述不详,在我这个初学者看来似乎立方用药太过随心所欲,难为初学者轨范。所以后来我便以为黄氏大概跟现今的很多中医教授一样,讲起理论来头头是道,治起病来平平无奇。

这两天读清代吴达的《医学求是》,算是对黄元御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以黄氏理论为指导,读诸家之书不为所混而反为所用,观其治案都历历有章可寻,确实深得黄元御理论之精髓。他对黄氏的评价也很中肯,摘录如下:

“能读黄氏之书,可以司轮机而为舵工矣。且能得其奥妙,而诸书之说不为所混而反为所用。临证之时,如舟师之详求水道,避沙啫礁石而验风帆,无有不成一代名医者。但黄氏因世多某方治某病之书,误后人入便宜之门,无根之学,害人实甚。故立方略示端倪,而辩证则不厌其烦,另作药解以明其义。唯初学读之,设或得其皮毛,食而不化,未尝不足以误人。”

立方略示端倪,辩证不厌其烦。评价可谓一针见血。仔细想来,黄氏的理论确实高屋建瓴,以他的理论为指导,对疾病的治疗原则,用药方向的把握是不会错的。但是具体的方药则要察色按脉,辨证处方,这就需要对中医的方剂和药物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行。

郑钦安在《医理真传》里也说过:治病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大概对这些医学高手来说,用药实在是基本功,难在辩证清楚。所以黄元御在《四圣心源》里详于辩证,而略于处方用药。所以初学者读黄氏书能迅速理解中医的理法,却难于掌握中医的方药。而读别家书,掌握了别家方药,顺带也接受了别家理法,要再接受黄氏理论,却也难矣。
--
FROM 140.207.2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