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养生 | 喝杯“气运茶”,通全身不畅之气

 渐近故乡时 2017-04-23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雨水后,土膏脉动,谷物得雨而茂盛。


这个节气之后,降雨量逐渐增多,丰沛的雨水使初插的秧苗得以灌溉滋润,池塘里的浮萍开始生发,桑树也长出了翠绿的新叶。谷雨之美,恰如春天留给我们最后的惊鸿一瞥。



谷雨美归美,但是由于空气湿度增大,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潮湿的环境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适的影响。


若想排除湿气,防病养身,就一定要喝一杯谷雨茶。


谷雨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又叫“气运茶”。


茶树经过一冬休憩,又经过清明最清净明洁的雨水润养,谷雨时茶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营养丰富,香气逼人。


这时的茶叶不仅喝起来口感醇香绵和,而且对人的身体特别好,可以通全身不畅之气:以茶驱湿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


此时喝新鲜绿茶,正契合了春日养肝、清湿热的身体需求。



谷雨茶の仪式感


在民间中医里,谷雨茶是一种特殊的药。唐代著名医学家、药物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写道“茶为万病之药”。


特殊时令采摘的茶,就是妙药。据《神农本草》载:谷雨茶“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在中医药学里面,尤其是民间验方中,特别讲究采药的时令,有“妙药在时令”一说。


更有民间传说真正的谷雨茶能让死人复活,其养身之效不是虚的。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谷雨茶呢?


制作谷雨茶,在过去的人们心中非常有仪式感。谷雨茶的必须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做的干茶。也就是说,采摘必须在谷雨当天上午采摘,下午制茶。


采茶前,茶农们都会先做好预算,如要做100斤干茶,当天上午则需采摘500斤鲜叶。采茶时,先要挑选那些叶子嫩、芽突长、品质好的芽尖来摘;其次要保护好芽叶的完整性,枝梢的长度要适宜。


谷雨茶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人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这些都是茶中珍品。



谷雨茶在制作中力求尽量保留茶多酚的含量,因此其工序与一般制茶流程也有差别。


例如谷雨天尖——按要求采摘鲜叶后,无需摊放,即可进行第一道加工:把茶叶倒进铁锅里杀青翻炒,待茶叶软绵且带粘性,色转暗绿,青草气消除,就开始第二道工序揉捻,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嫩叶揉捻的时间一般在10至15分钟左右。


其次是渥堆发酵,黑茶发酵为热发酵,谷雨天尖一般渥堆至凌晨1时左右即可,最后是烘干或晾晒干燥,一般第二天就能喝到新鲜谷雨茶了。



新茶带着山岳的晓露和山泉的清香,山野的特殊风味表露无遗。


谷雨时节,沏一壶细如雀舌的谷雨茶,顿觉缕缕清香溢出,尘世间的浮躁和功名利禄皆散去。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谷雨茶的功效


- 清火去病 -


谷雨茶温凉,因为茶叶生长在温和的春季,温度适中,所以谷雨茶都有温良去火的功效特点,无论实火还是虚火,用相关中药配伍,为去火茶疗妙方。


- 杀菌消毒 -


谷雨茶抗病毒能力很强。春梢芽叶肥醇,谷雨茶受气温影响,发育充分,叶肥汁满。肥肥的叶芽也是谷雨茶的独有特点之一。这样的谷雨茶富含茶多酚、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营养与矿物质都十分丰富。含有的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 健牙护齿 -


在谷雨前后采集的茶色泽青黄嫩绿,闻之清香,嚼之微苦中带清凉;这样的茶叶能打油茶喝,打出来的油茶色泽橙黄纯净,食之清香四溢,满口生津,妙不可言。因此谷雨茶没有一般茶的浓度,却清甜甘口,令人口齿清爽。达到健牙护齿的功效。



你没见过的谷雨茶


- 补肾益阳茶 -


药材:肉桂粉适量,甘草3钱,附子3钱。


做法:甘草、附子加水1000毫升煮沸10分钟后,喝时撒一点肉桂粉即可当茶饮用。


适用:肾阳亏虚型(斑疹淡白、脸色较暗无光泽,容易怕冷怕吹风怕吹冷气、四肢手脚冰冷、腰易酸软无力、易疲倦乏力,舌淡质胖、脉象沉迟)。


- 健脾茶 -


药材:薏苡仁、莲子、茯苓各3钱,白扁豆1钱。


做法:加水1000毫升煮沸10分钟后即可当茶饮用。


适用:脾虚湿困型(面色萎黄、易吃不下或吃一点便有饱胀不适感,大便较软稀、容易腹胀、舌胖苔腻,脉象沉软)。


- 疏肝逍遥茶 -


药材:柴胡3钱,香附2钱,甘草1钱,玫瑰花2钱。


做法:加水1000毫升煮沸10分钟后即可当茶饮用。


适用:肝气郁滞型(心烦易怒、口干口苦怕热、头晕目眩、颜面容易长黄褐斑、月经来时胸部胀痛不适、舌苔黄、脉弦)。



喝茶以外的谷雨养生



- 养阳多晨练 -


谷雨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消,早晨是采纳自然之气的好时机,因此要早睡早起,更要注意心理保健,在精神上和体力上都不要过度疲劳和紧张,切忌遇事忧愁焦虑,甚至大动肝火。


- “春捂”须有度 -


“春天猴子脸,气候随时变。”在此提醒大家,春捂也应有度,15℃是春捂的临界点,超过就要减衣不要再捂了,否则反而容易诱发'春火',体内产生的热与潮湿相遇容易生病。尤其是早晚与中午温差大,早晚应注意保暖。



- 细心防过敏 -


谷雨时节柳絮满天飞,又是花粉高峰期,是过敏高发期。因此,外出回家后,认真清洗手和脸,彻底去除身上可能携带的花粉及其气味。此外烹饪时,不妨多放些生姜,能帮助减轻因过敏导致的身体炎症。大家还要重视居室卫生,保持居室和周围环境的清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阳光充足,使病菌失去滋生的条件。


- 祛火按穴位 -


春夏之交,阳气升发,肝火旺盛者可通过按摩穴位来泻火。“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行间穴”方向推揉,就有助于将肝火泄发出去。



祝大家,都能抓住春天的尾巴,养出棒棒的身体,获得满满的气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