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还是争霸战争为主,为何到了战国就转向灭国统一战争!

 超级萝卜头 2017-04-23

先问一个问题:春秋的主线任务是什么?

是开荒!开荒!开荒!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来做一个计算题。

先复习中学语文课文: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见梁惠王》

当时的100亩,大概相当于现在的30亩,也就是两公顷。当时粮食亩产在100斤多点不到200斤,扣掉种子,100亩田打三四千斤粮食,正好够8口人吃。

一平方公里土地是100公顷,按孟子的算法,可以维持50户人。

春秋初年,管仲在齐国变法的时候,把齐国分成21乡,其中6个乡发展工商业。其余15个乡,平时耕田,战时一户出1人,每乡2000人,一共是30000人,分成三军,每军10000人。齐王自掌一军,国高二氏各掌一军。

春秋还是争霸战争为主,为何到了战国就转向灭国统一战争!

注意,贵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手下军队只有30000人!

放现在,估计武大华工学生凑起来,就能把齐国灭了。

30000人,每户1人,就是3万户,就算算上剩下6个乡,估计也不会超过5万户。

前面算过,1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养活大概50户人,换算一下就是,贵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当时实际控制的领土面积不过1000平方公里!

我们知道,华北平原是30万平方公里, 加上一些山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部分,当时所谓中华至少有40-50万平方公里土地。

按《左传》的记载,西周大概封了不到100个诸侯王,就算每个诸侯国都有齐国那么大,100*1000=10万。

春秋还是争霸战争为主,为何到了战国就转向灭国统一战争!

所以,关键的问题来了:剩下的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是谁的?

答案是野蛮人。包括但不限于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等。

从西周到春秋前期,华夏民族主线任务是开荒,是不断的和野蛮人打仗。

不要忘了周幽王为什么要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的标志,正是周幽王被犬戎杀了。

西周开张的时候,自己姬姓所有的人,加上联盟中的盟友,再加上商朝旧贵族,有一个算一个,其人口也远不能控制整个华北平原。

所以,西周采用的策略是:

1,将全部人口编组成若干个国;

2,每一个国都是一个武装定居点;

3,将这些定居点洒在华北平原上,定居点之间互不接触;

4,每一个定居点以城为核心,如果野蛮人打过来,老百姓就躲进城;

5,发展一种叫战车的高技术兵器,驱逐野蛮人。

春秋还是争霸战争为主,为何到了战国就转向灭国统一战争!

后面两条使得华夏族在和野蛮人的战斗中取得了一定但非决定性的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作为国家干部的士大夫必备技能包——六艺,要包括打枪(射)和开车(御)的原因。

这就使得春秋早期的战争不是你死我活的类型。消灭一个国家是没有意义的,自己边上的地都种不完,跟人打仗又能捞到什么好处?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人口不断增加,之前互相不接触的定居点渐渐开始接触,这个过程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的大国齐楚秦晋开始吞并周边的各个小国,战争也变得激烈起来。

西周和春秋早期的战争以尽量少死人为目的,规定了一套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规则,比较遵守规则的宋襄公在后世被人称作愚蠢,但是他遵守的不半渡而击,不抓白头发的俘虏,正是西周战争规则的体现。毕竟大家都是华夏联盟的人,有共同的敌人野蛮人,以后说不定野蛮人打过来了还要找人帮一把,所以为什么要斩尽杀绝呢?

这就是为什么宋襄公仍然被认为是春秋五霸之一,仍然得了襄这个美谥的原因。

而到了中期的时候,战争就变得剧烈了,殽之战里面,晋国险道设伏,都属于超规则的不义之举。到了战国晚期,所有的国家都变成了战争机器,秦坑杀赵降兵四十万这种战争烈度,在未来的两千多年里都很罕见。

那么,春秋为什么要打仗呢?

举个例子吧。

假设我和我女朋友晚上要一起吃东西,我想吃红烧肉,她想吃糖醋排骨,我们怎么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不吃东西又都会挨饿,该怎么办呢?

最终的解决方案就是打一架,谁打赢了听谁的。

春秋早期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大体都是这种外交战,相当于一个裁决程序,输入两支军队,输出一个结果。因为战争输出的结果是仲裁终局的,即使输了,输家也能服气。既然战争的目的是这样,那当然就是争霸战,不以灭国为目的了。

不过话说回来,跟女朋友意见不一致就要打架吗?

这就是我为什么找不到女朋友的根本原因。

不说伤心事了,吃红烧肉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