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化文化笔记第四章】第四节 语言文学的发展

 王天神 2017-04-23

第四节语言文学的发展

 

战国时期不仅在宗教、思想、史学等领域开两千年之先河,在语言文字领域本身亦是有重要地位,可以说中华文化的雏形在战国时期已经基本具备。


 

1 韵文

 

 

战国时期文化的另一个发展则是在文学方面,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占据了战国文坛的半壁江山(另外半壁则为诸子的散文所闪耀)。其中离骚不仅文学水平高超,而且上承诗经与古文,下为汉朝辞赋的兴盛奠定基础(存世除《楚辞》外,还可见安徽阜阳双古堆的《楚辞》及辞赋的残简,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出土《唐勒》佚赋的残简)。

楚辞之后中国文学朝两个分支发展:楚辞的骚体和诸子散文结合,发展为汉赋;楚辞承诗经发展为汉朝的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 是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汉朝继承了周朝乐府的传统,也成立了乐府专门搜集民间诗歌,所搜集到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是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会集。汉乐府在诗歌史上与诗经、楚辞鼎足而立。类似《诗经》的风雅颂,乐府诗可分为:郊庙歌辞(主要是贵族文人为祭祀而作的乐歌,华丽典雅,如《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楚音)、《郊祀歌》十九章等。音乐主要采用秦国音乐和楚国音乐)、鼓吹曲辞(又叫短箫铙歌,是汉初从北方民族传入的北狄乐。歌辞是后来补写的,内容庞杂。主要是汉族民间创作)、相和歌辞(音乐是各地采来的俗乐,歌辞也多是“街陌谣讴”。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是汉乐府中的精华)、杂曲歌辞(其中乐调多不知所起。因无可归类,就自成一类。里面有一部分优秀民歌)四种。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壁


乐府诗中著名的有《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其中的《孔雀东南飞》与后来的《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后人又将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在《诗经》《楚辞》《汉乐府》的基础上,后世出现了两晋南北朝的田园诗和山水诗乃至伟大的唐诗、宋词、元曲,为中华文学史上留下无数的经典(至今最早发现的配乐词为敦煌出土的《敦煌歌辞》,第一部诗文总集为《昭明文选》)。

 

《赤壁赋》

 

“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赋作为一种文体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近年,在尹湾汉墓出土了简牍《神乌傅》,这是创作于西汉晚期一篇佚赋。它是一篇亡佚两千多年的非常完整的汉代俗赋,其风格和以往传世和新发现的一些属于上层文学上的汉赋相比,无论从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来看,更接近于民间文学。此赋以四言为主,用拟人化手法,讲述乌、鸟争巢的故事,与曹植的《鹞雀赋》和敦煌发现的《燕子赋》四言为主的写法如出一辙(以赋闻名的有:楚国的宋玉、唐勒、景差,汉朝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后世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2 散文与骈文

 

《文心雕龙》是承曹丕《典论》,经陆机《文赋》、钟嵘《诗品》的文学评论大成,记载了散文史上的“文”、“笔”之争

 

中国的散文上承战国诸子散文,之后从汉代到六朝,出现了“文”vs“笔”的对立。据刘勰《文心雕龙˙总述》引录颜延之观点称,文笔之辩着眼点在于有韵与否(三国至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文学评论专著,开始于曹丕《典论》,经陆机《文赋》、钟嵘《诗品》大成于刘勰《文心雕龙》)。所谓“文”,就是专尚辞藻华丽,受字句和声律约束的骈文。所谓“笔”,就是专以达意明快为主,不受字句和声律约束的散文。文笔分裂后,骈文就成为和散文相对举的一种文体。骈文盛行于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等有骈无韵叫骈文,如《滕王阁序》,有韵少骈的叫赋,如苏轼《前赤壁赋》,有韵又有严格对仗的叫骈赋,如庾信《哀江南赋》

 

《滕王阁序》当是骈文之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

 

骈文是在汉末时期,由赋发展而来的,它增加了对对仗修辞对偶句式的要求,但对韵律的要求又有所降低。从刘勰的《文心雕龙》之《丽辞》算起,骈文的衍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至迟在西晋时期,比较完整的骈文已经出现。而文学性的骈文的成熟,大致在南朝的刘宋时代,其代表作是鲍照的一些作品。齐梁以还,以表现美的事物为主旨而注重形式的各类骈文逐渐成为文坛流行的文体,像梁简文帝萧纲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陈代的顾野王的《虎丘山序》,沈炯的《林屋馆记》等形制相当规整而艺术上又均有较高水准的文学性骈文皆其适例。唐以后,骈文的形式日趋完善,出现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骈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到宋代以王铚《四六话》、谢伋的《四六谈麈》等人的四六话著作为标志,标志骈文学的初步形成。

 

 

唐宋八大家所提倡的“古文运动”,也就是提倡用散文,正是对当时骈文流行的一种对冲


不像辞赋一般仅用于描写与抒情,骈文除此二者还可议论并充当应用文。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其赋作即为源自骈文的律赋。唐代公文亦为骈文,即四六体。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首遭一挫;韩、柳去世之后,影响又起,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称“三十六体”。入宋之后,在欧阳修等人率领之下,古文运动掀起第二轮高潮,散文大家迭出,而骈文自此渐衰落。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清初,作者接踵而起,以清末王闿运为最后一个作家。

 

 

 

3 小说

 

《燕丹子》记载了战国末期燕国太子丹的故事,是最早的小说类文章

 

另外战国时还出现了一个“未入流”的小说家。小说家的出现当是继承西周采集民间诗歌的传统,有人专门负责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最后汇集成册,以之为小说,取其街头巷尾之意也。(存世有《燕丹子》,《青史子》佚文,放马滩秦简《志怪故事》)

 

 

四大名著是古代小说的巅峰


但这时的小说为后世真正的小说之源:经后来的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神异经》《博物志》《搜神记》《拾遗记》等,也有人认为不能仅仅当做小说)、唐朝传奇小说、宋朝话本、宋元拟话本,而最终在明清成就了著名的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明清演义、章回小说。

 

 

 

4 戏剧

 

傩戏是非常古老的戏种,起源于商代,经过历代不断修改,演化至今

 

从上古先民就开始以舞蹈的形式表达对神、人、未来的愿望。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到商朝时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经过后世不断发展,最终成为流传至今的但仍保留了原始风格的傩戏。

 

汉代百戏陶俑,许多现在的现代的曲艺形式都可以从中找到影子

 

原始的祭祀舞蹈经过三代的规范发展到了战国渐渐成为朝堂之上的娱乐,官方的乐府是主要表演机构,秦二世曾在甘泉宫“作角抵俳优之观”。汉武帝时,扩大了乐府,收集巷陌歌谣,记录了各地诗歌,推动乐舞的发展。丝绸之路的开辟,又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和各民族的艺术汇合。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还演出大角抵招待外国宾客。角抵年年曾变,内容日趋丰富,因而又成为百戏,包括杂技、曲艺、散乐、舞蹈、幻术等。

 

史载,唐明皇选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子弟”,从此梨园与戏曲结下不解之缘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南下,把源自本民族的戏曲与表演艺术形式带入中原,有代面(表演北齐南陵王高长恭故事)、踏摇娘(与皮影戏一起表演)、钵头(传自西域)、参军戏(石勒所创)等。唐朝时期,各种艺术形式快速发展,有专门的梨园教授表演,加上西域的表演形式传入,戏曲表演有了新的形式,出现了杂剧(类似汉朝百戏,但包括最早的戏剧。现存最早的汉语剧本为敦煌出土的晚唐时期《释迦因缘剧本》)。


元杂剧中的经典,《窦娥冤》


宋朝时杂剧在北方经金朝的院本发展为元杂剧(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纪君祥为代表);在南方宋杂剧(现存最早宋杂剧为南宋剧本《张协状元》)与元杂剧交流后成为南戏。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同时代,其代表作《牡丹亭》是明清传奇中的顶峰


南戏到明清时期称为传奇,汤显祖便是著名的“临川派”传奇作家(另一派“吴江派”代表为冯梦龙)。明清传奇包括众多的地方声腔。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是昆山腔和弋阳腔。众多唱腔流派和地方戏种的发达最终成就了京剧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戏剧,在世界剧坛上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5 语言文字

 

十三经之一的《尔雅》,是中国的辞书之祖

 

文学发展的基础是字词教育的推广和普及,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官方机构进行最基础的小学教育【40】。周朝儿童入学,首先学六甲六书(六甲指儿童练字用的笔画较简单的六组以甲起头的干支。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后经孔子等儒生的努力,原本贵族垄断的教育被推广到民间,更多的人能够读书识字。战国时期从王室流出来的有两部重要的:字典《史籀篇》和词典《尔雅》。这两部当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字典和词典之一【41】,而《尔雅》则晋级为儒家十三经之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国竹简之中发现了一部截止到二十一世纪初的最早字书,《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字析》,简称为《楚竹书〈字析〉》,是一部楚国文化发展时期的官方整理、规范文字的竹书)

 

秦朝李斯做的字典《苍颉篇》等,统一了秦朝的文字

 

后秦代李斯作《苍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皆以统一后的秦篆编写。汉初合为一书,统称《苍颉篇》,并改写成隶书,又称《三苍》。魏晋时,增《训纂篇》、《滂喜篇》,称《五苍》。《五苍》因其古文字太多后人难习而不传,今仅存阜阳汉简和居延汉简以及北大竹简的《苍颉篇》。

 

《说文解字》是传统学问里小学部分的重要典籍 


小学后经不断完善发展为体制、训诂、音韵三门学问(字形、字义、字音),为后世科举考试内容之一。体制方面有汉代《凡将篇》、《说文解字》,晋代《字林》(不传),南梁《玉篇》(残卷存于日本《古逸丛书》中),北朝《字统》(不传)等;训诂方面有西汉杨雄的《方言》,东汉《释名》,三国《广雅》,唐朝《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宋朝《埤雅》;音韵方面有隋代《切韵》,唐代《唐韵》,宋代《广韵》《集韵》等。

 

随着国学的复兴,传统的蒙学读物再次流行,几乎成为有些人眼里的国学经典

 

另外,用于教导幼童识字与文化常识的学问独成为一派,为蒙学,与小学、大学并列。后世蒙学读物有:

 

字词:《急就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伦理:《小学》、《朱子家训》、《名贤集》、《性理字训》、《小儿语》、《弟子规》、《家诫要言》;

经学:《四书五经》;

史学:《蒙求》、《五字鉴》、《十七史蒙求》、《叙古千文》;

韵律:《声律启蒙》、《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名物蒙求》、《训蒙诗》、《笠翁对韵》;

综合:《幼学琼林》、《增广贤文》、《龙文鞭影》。




参考文献


40 《大戴礼记·保傅篇》

41 潘玉坤《史籀篇>年代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