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广利:汗血马战争(一)

 金色年华554 2017-04-23

李广利:汗血马战争(一)

原创:陆开武

公号:春风巷(ID:cfx8963)

为了抢夺艳光四射的美女海伦,古希腊爆发了特洛伊战争;

为了拥有宝藏一样的汗血马,汉武帝发动了二次远征中亚的汗血马战争。

当血腥和硝烟散去,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道路赫然而出,绵延千年。

指挥这场战争的将军为李广利。

一、李氏家族崛起

先提示一下,李广利不是李广,也不是李广家族的人。

李广是甘肃天水人,李广利则是河北正定人,汉为中山国,和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算是老乡,所以,李广利和李广八竿子打不着。

李广利也是个牛人,妹妹是汉武帝最得宠的妃子李夫人,兄弟是汉武帝的好基友,大音乐家李延年。

也就是说,李广利是汉武帝的大舅哥。

是不是太像一个人了?对啦,卫青。

这两个家族皆倡优而宠,瞬间咸鱼翻身,但两个家族的口碑、功绩却有天壤之别。

李广利一家,从父母到兄弟姊妹都是文艺工作者,在当时地位低贱,但李氏一门文艺基因好,颜值高,文艺细胞发达。

李延年曾因犯法被处以宫刑,鸡鸡没了,入宫服侍。

官职为狗官,别笑,没说错,“给事狗中”,就是狗监,估计是负责养狗。

李延年擅长音律,创作歌曲很有一手,也会揣摩上意,很受汉武帝喜爱,到什么程度?“与上卧起,甚贵幸,埒如韩嫣也。”两人甚至同床而眠,游龙戏凤,就如同当年的男宠韩嫣一样。

汉武帝是出了名的重口味,女人男人都喜欢。

一次,李延年在宫廷宴会上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听罢,拍手叫好:“真有这样的佳人吗?”

在一旁的平阳公主说道:“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而且能歌善舞。”

汉武帝一听,急不可耐地安排李小妹进宫。一见,果真是倾国倾城,封为夫人,异常受宠。

李广利:汗血马战争(一)

故事情节就像当年卫子夫得幸入宫一样的翻版,只是此刻的皇后卫子夫已美人迟暮,不受喜新厌旧的汉武帝待见。

李夫人后来为汉武帝生了一个儿子刘髆,封为昌邑王。昌邑王的儿子又是谁?就是前不久南昌出土的海昏侯墓主人刘贺,当了27天皇帝又被霍光废掉。

李氏家族由此鸡犬升天。

自古红颜多薄命,李夫人没几年就患病不起。临死前,汉武帝去探望,李夫人把头蒙住,不让汉武帝看。

这个李夫人是个聪明人,很了解汉武帝的为人:

我之所以不让皇帝见最后一面,只是想把兄弟托付给他。我凭借容貌姣好,以卑贱之身得皇上宠爱。凡以容貌事人,一旦年老色衰,相爱之情也就没了。皇上对我有怜爱牵挂,就是因为我的美貌。现在如果见到我病重憔悴,容颜凋谢,肯定会厌恶我,哪里还会照顾我的兄弟家人。

真是个聪慧、善良的女子,看透后宫人情世故,人之将亡,还惦记着家人。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很伤心,亲自作诗悼念: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李夫人可以算是汉武帝诸多后宫中最被牵挂的人,汉武帝果真对李氏兄弟呵护有加,李延年升为协律都尉,而李广利,即将以贰师将军身份统帅大军出征。

二、大宛有好马

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后,给汉朝军民描述了一个迥异中原风情的美丽新世界,令帝国臣民脑洞大开,其中对远在帕米尔高原以西的大宛国的描述,强烈地吊起了汉武帝的胃口: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

离中原万里之遥的大宛国,耕田种麦,酿葡萄酒,有好马,流出的汗像血一样,当地人说是天马的后代。

李广利:汗血马战争(一)

《汉书》补充道:“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至数十岁不败。”有钱人家和贵族家庭,贮藏的葡萄酒达万余石,存放几十年都不会坏。

张骞所说的大宛,在今天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古希腊时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波斯帝国,一直打到葱岭以西。亚历山大大帝病逝后,手下将军瓜分地盘,整个巴克特里亚、中亚河中地区和费尔干地区由希腊化的塞琉古帝国统治。

直到大约公元前250年,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特一世宣布独立,脱离塞琉古帝国,建立大夏,作为近邻的大宛纳入大夏的统治,所以有明显的希腊化痕迹。

大宛是个大国,人口30万,军队6万人。拥有相当规模的城市文明,当地居民五官多有高加索人种的特征,居住在城墙环绕的都市中,风俗与南方大夏相同。

南北朝之后,大宛被昭武九姓统治,史称破洛那﹑钹汗﹑钹汗那等。

唐代称其为宁远国,或拔汗那。

明清时为浩罕汗国。说到这,不少人就知道了,曾经蹂躏新疆十二年之久,建立哲德沙尔伪政权的“中亚屠夫”阿古柏就来自浩罕汗国。

回到正题。

汉帝国太需要马了!

汗血马又叫阿哈尔捷金马,原产地在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经过三千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因其奔跑时脖颈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红色物质,鲜红似血,因此而得名。

李广利:汗血马战争(一)

汉武帝看中的就是这种流汗如血的良马。

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2年)秋,有个名叫“暴利长”的敦煌囚徒,在当地捕得一匹汗血宝马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得到此马后,欣喜若狂,称其为“天马”,并作歌咏之: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没有战马,怎么征战马背上的匈奴?怎么开疆拓土,扩大帝国版图?

早在文景时代,便极为重视马政,在西北边郡大兴马苑,颁行《马复令》,民间饲养一匹军马可免三人徭役,以此鼓励民间养马。

漠北大战结束后,汉军取胜,但代价惨重,战前出塞马匹十四万,归来不足三万。此战过后,由于战马消耗严重,再也不能组织大规模骑兵部队出征匈奴。

宝马良驹,事关国家安全。

沉醉在葡萄美酒中的大宛贵族没有意识到,一场因汗血马而起的战争风暴正在东方万里之外的长安城蓄势待发。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