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云:未来三十年大部分人会很倒霉

 bigmouthfish 2017-04-23

马云:未来三十年大部分人会很倒霉

2017年中国绿公司年会在河南郑州召开。4月23日下午,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席、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出席全会并发言。

马云就本次大会主题“分化与进化:寻找经济新动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CEO主要做两件事,一是看未来的机会,二是看未来的灾难。

全体员工都在提心吊胆,对未来没有信心的时候,CEO必须看到希望所在;所有的人都在畅想未来时,CEO又必须看到灾难所在。任何一个灾难和麻烦,都有可能是巨大的机会。

马云说自己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一名普通职工,因为对文艺的爱好和努力做了曲艺家协会主席,母亲更是平凡人,整个家庭没有积累和资源,唯一能做的就是对未来的判断。

而对未来的判断至少是十年以后,抓住一个问题或机会,向那个方向走十年,也许就会有所收获。在不能跟别人拼昨天,无法跟别人拼今天的情况下,必须要对未来有一个判断。

对于不少攻击阿里巴巴挤垮了超市和商场的言论,马云说自己从15年前就在世界各地做过两三百次演讲,提醒人们,互联网、电子商务对各行各业的冲击。他今天还是要告诉大家,未来二三十年这个世界的变化超过所有人的想象力,而且绝大部分人会很倒霉。

首先就是50年技术革命,前20年是技术公司做研发,后面30年是技术的应用,过去的20年从互联网技术进入互联网时代,未来30年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不跟互联网挂钩,会比几十年前缺电甚至断电更可怕。

他认为说自己受到互联网冲击的人思想是落后的,真正冲击“你”的是不拥抱技术思维的自己。全世界实体经济越来越难做,实际上实体经济从来没好做过,只有中国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完全对立起来。国内把互联网经济称之为虚拟经济,在欧美虚拟经济主要定义为金融机构,而在中国是没人敢批评金融机构,因为批评金融机构就贷不到款。

马云表示“实体报国”听上去非常别扭,因为实体和虚拟不应该对立起来,两者完美的结合才是未来真正的经济。

实体经济的真正定义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生产制造和流通。过去30年,中国在生产制造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流通环节还不行,所以今天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包括库存、积压和产能过剩。这些都源于对市场的不了解,完全是想当然的在做。

美国在受到经济冲击后反思为什么没有抓住互联网这一波浪潮,而国内却有人觉得批评互联网是很光荣的事情。并非所有的实体经济都不好,也有好的,特斯拉、苹果等都发展得很好。所以如果有企业到今天都还在怪技术进步,那就只有倒霉。

100多年前中国人被说成东亚病夫,是因为身体虚弱,而现在的不少思想正在让国人变成网络病夫,不停地埋怨、而非学习,是很可怕的事情。人们应该改变适应未来,如果不能创造未来,至少要做到适应未来。

--------------------------------------

本文为财视media原创,转载需附上出处及原文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