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爱我就要说啊,不然我怎么知道呢

 张德芬空间 2020-11-12

爱情,

若非让对方看到你最美的一面,便是最丑陋的一面;

而婚姻,却是让对方看到你最真实的一面。

——张小娴

虽然我爱你,但不喜欢你

最近一个往炸鸡里撒柠檬汁的故事随着日剧《四重奏》的热播被很多女性朋友反复提到,提到的瞬间带着无限的感慨和哀伤。

故事的这个桥段是:女主人公每次在做完炸鸡后,顺手往上面撒了柠檬汁,就这样日常的小动作在持续两年后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从男主人公和他同事的谈话中得知:爱吃炸鸡的老公,却不喜欢加柠檬汁,但女主人公从来没有问过他就加了。

而这时,他们的婚姻也已经濒临崩溃。她的老公还对同事说:“虽然爱她,但不喜欢她了,这就是婚姻。”

他们夫妇间的误会都是由于这些小事积累起来的。

  • 一个人自以为是地在婚姻里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做;

  • 而另一个人却因为不想破坏对方的爱好而默默忍受。

也许很多朋友会说:那这个男主人公说自己不喜欢柠檬汁有这么难吗?对于有些人来说,真的有。

男主人公说过:“我多次想到人们在表达自己需要时的困难性,有时表达需要是令人很恐惧害怕的事,哪怕是一些小小的普通要求,在想表达需要时也有很多担心

他以为女主人公喜欢吃,就选择了沉默的忍受,这样的忍受如果已经变成固定的模式,那生活中的其它事件自然也一忍再忍。同样,女主人公是不是也隐藏了许多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隐藏就好像在我们的内心撒上了一层柠檬汁,表面上晶莹剔透,但酸涩只有自己知道,而且久而久之,我们压根忘了自己真实的味道。这样两个人如果生活一辈子,想想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婚姻中最怕的不是争吵,而是不沟通


没有问题的婚姻是不存在的,大多数问题直至到了生命尽头也未必能解决,在生命中的很多时间我们都是带着问题上路。

真正决定婚姻幸福与否的,并不是要把问题都解决掉,而是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态度。所以有一种情况,真的是婚姻的杀手,那就是:两个人长期的避免真实的沟通!

这种感觉有点像恋爱中的晕轮期,我为了在你心目中保持良好形象,于是我隐藏了真实的我,可恰好你也因为同样的目的在做和我一样的事,于是晕轮期的甜蜜浪漫只是因为彼此对自己真相的隐藏而产生的幻觉。

但凡真实的,必会相遇。

于是当晕轮幻灭后才会如此痛苦。同样的晕轮也会发生在婚姻里,与恋爱不同的是,这份隐藏变成了更主动的欺骗自己。

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隐瞒我内心真实的感受和需求,来满足你的感受和需求,而其实你的需求也是我猜测的。

最可怕的情况是,两个人也和恋爱时一样做着互相隐瞒的事。

我认识这样一个女性,35岁的她在外人眼里生活幸福甜蜜,老公优秀、孩子聪颖,每当旁人问起时她都是一副特别知足常乐的样子。

但在一次深入的心灵探索后,她坦言:她已经和老公五年没有性生活了。

她承认自己并不快乐,因为感觉婚后越来越没有自己,也没办法去跟自己的老公表达,因为他对这个家庭非常的尽心尽责,她实在不想让他感觉挫败。当这位女性终于鼓起勇气向老公坦白这一切以后,没想到她老公一下子倒在沙发上深深地吁了一口气。

她老公告诉她:他一直觉得自己不幸福,但又讲不出来哪里不对,每次想跟她提的时候,她满脸的知足和幸福,他实在是不忍心破坏她的美好。就这样在种种现实的考量下,他对她早已没有了爱人的感觉,剩下的只是想让她停留在这份“幸福”里的作为人夫的义务。

两个都是非常善良的人,都在为了对方考虑,但就是因为没有考虑自己,没有诚实面对自已内心的声音,从而让生活一错再错。

婚姻真的不怕争吵,虽说争吵太暴力,但至少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因为在极端情绪主导下,人还是会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需要,即便那很伤人,却至少没有让自己受委屈。

为什么这么多婚姻

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说真话呢?


我们之所以不敢在关系里提出我们自己真实的需要,是因为我们会害怕再次经历自己的需要被拒绝后的心碎。比如在婴儿期时,当我想吃奶时,只要发出哭声,妈妈就会来及时满足我。

然后有时,妈妈并不能及时出现,在我哭了很久后,我会对自己说:“恩,宝宝乖,妈妈太忙了。”或者“妈妈是个坏蛋。”也可能是“没关系,我也没那么饿。”

当这样的经历多了,我长大后,就会不自觉得将自己的需要压抑住,甚至在明明自己很想吃日本料理时,望着男朋友询问的眼光,依然温柔地说一句:“随便。”

有时,我们知道自己是在压抑,但更多时候甚至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在压抑。潜意识的保护机制太过强大,它在我们还来不及触及感受时就为我们竖起了一道心墙。

当然,并不是所有被压抑的需要都来自于母婴时期。也许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那些没有被满足的期待一再被父母的养育行为强化。

“我只想买一件漂亮的裙子,但我妈妈总是给我买最便宜的那一件”,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女孩子,在关系里会一味地为了对方付出很多而委屈了自己,因为长年不被满足的需要告诉自己一个潜台词:“我不值得!”

关系,是互动的结果。

我按照自己的需要在炸鸡上撒了柠檬汁,是作为人很本能的投射,我认为我需要的对方也需要;如果我这个行为不被拒绝,那我会一再强化这个行为,但只要我的需要被拒绝或只是被提醒,我都可能收回我投射的这个需要,而把对方的需要考虑进来。

如果每个在亲密关系里的人都有一个执念“你爱我,就应该知道我的需要”,或者“如果我表达了就显得我太自私了”,只会让你的伴侣成为你不敢面对真实自己的牺牲品。

你爱我就要说,不然我怎么知道


“需要”,只是需要“表达”。究竟怎么才是科学的表达呢?

第一, 试着去觉察自己不敢表达的声音。

当自己违背内心需要应承别人时,抓住那个让自己口是心非的声音。也许那只是从小自己安慰自己的声音,或者是妈妈拒绝你买漂亮裙子后习惯性的敷衍。

但我们已经没必要生活在小时候的恐惧里,我们可以作为成年人去爱去表达,包括内心的感受和需要。

第二, 正确表达自己的需要。

如果想跟对方玩“我的心思你来猜”,那收获的只能是无尽的失望;如果因为内心的恐惧而威胁对方,比如:“你不满足我就代表你不爱我。”

那这显然也不是一个正确的表达需要的方式。真实的表达,只是如实陈述,没有恐惧、不加评判、不穿“指责”的外衣。

第三, 鼓励对方表达真实的需要。

如果你一开始还不够有勇气面对自己,那我们先从鼓励对方表达开始吧,尤其是在体会到对方表达出真实的心声后,自己因为满足了对方的需要而更加幸福时,就慢慢也敢于在关系里提出自己真实的需要。

而对方也自然会因为你之前为满足他的需要所做的努力而反过来反哺你,那自己的需要被拒绝的概率就少多啦。

在我们鼓起勇气表达出自己的需要后,也许真的还是会被拒绝。

但没关系,这就是个不完美的世界,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生活冒一些风险,但是正像唐僧说的:“你爱我你就要说啊,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

不要因为害怕而放弃了尝试,这是你给身边的爱人一个去爱你的机会。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