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度开放自动驾驶技术,国外巨头要哭了

 晋龙哥哥 2017-04-24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ID:guanchacaijing)】

不久前,在2017中国座舱电子峰会上,东软集团与Intel发布了基于Intel处理器的智能驾驶舱平台解决方案。该系统能够支持虚拟化,并无缝支持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数字仪表以及车载导航仪等多个高清屏幕的使用和互动,一汽红旗将会是这个平台首个客户。

而在汽车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方面,百度做得比Intel更加激进——百度公司的副董事长、总裁陆奇在日前宣布将发布名为阿波罗的自动驾驶技术开放计划,将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百度这一举措,对于部分传统汽车厂商来说也许是一个契机,但对诸多在无人驾驶方面研究多年的国外巨头来说,恐怕就未必是好消息了。

陆奇

百度自动驾驶技术开放计划目的何在

根据媒体报道,阿波罗平台技术开放的时间线是:

2017年7月,开放封闭场地的自动驾驶能力;

2017年年底,开放在城市简单路况下的自动驾驶能力;

在2020年前,开放高速公路和普通城市道路上的全自动驾驶。

在具体做法上,百度的做法是向大家开源代码和开放能力。开源代码容易理解,无非是向合作伙伴开放源代码,开放代码跟一般开源软件一样,代码公开,大家可以运用。开放能力指的是百度提供的是整体开发工具和开发工具里最核心的能力,开放范围包括,感知体系、路径规划、车辆控制体系等方面。这样可以让合作伙伴有能力共同参与开发,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快速建立自己的自动驾驶能力。

根据陆奇介绍,阿波罗计划有四个组成部分,第一个是软件平台。第二个是硬件平台,这里的硬件平台不是指开放用于自动驾驶的芯片源码,实际上,百度并不像高通、Intel、英伟达那样开发用于自动驾驶的芯片,百度开放的是整合控制各种CPU、GPU、传感器等芯片的能力。第三个是提升汽车感知能力。第四个是核心服务,比如高精地图。

百度阿波罗计划的目的就是降低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门槛,让汽车厂商和开发者能够运用更多自动驾驶的核心能力,提高和加速行业水准。同时,建立一个整体的自动驾驶系统架构,而且这个技术框架是由百度主导的。

国外巨头利益受损,部分传统车企受益

要实现自动驾驶,需要相关的传感器、CPU、GPU、通信模块、射频等芯片,也需要优良的软件算法,还需要高精度地图的辅助。但在自动驾驶方面,芯片的计算能力根本就不是瓶颈,因为可以叠加处理器的方式增强计算能力。传感器也不是瓶颈,因为不少厂家都可以做。软件算法也不是瓶颈,因为早些年就有相应的研究,理论相当先进,只是这些智能算法,都有一个很致命的缺点,只能告诉你一个方向,朝这个方向走一定是对的。但这条路具体怎么走,需要你自己去尝试。

因此,这就需要大量实践,这也是谷歌和百度的自动驾驶汽车不断测试的原因。反复测试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而不断修正,从大数据里面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从而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百度无人车

因此,对于自动驾驶而言,Intel、高通、英伟达等科技公司的芯片并非不可或缺,真正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经过反复测试不断修正优化的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能够综合各方面数据进行决策,这个决策还必须有非常高的准确度,否则乘客就会有生命危险。

为了能够实现自动驾驶,诸多国外巨头有的花费巨资收购,比如Intel耗资153亿美元收购了mobileye,通用耗资10亿美金收购Cruise,福特耗资10亿美金收购Argo.AI。有的集中科研力量重点攻关,比如谷歌已经在相关领域研发了8年,特斯拉也在自动驾驶方面投入了很多,积累了大量数据。

在百度推行阿波罗计划之后,使得原本有较高技术门槛的自动驾驶,向广大在这方面没有太多技术积累的玩家敞开了,比如国内一些传统汽车厂商,这些传统车企是能够从中受益的。

但对谷歌、特斯拉这样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公司来说,百度的做法无疑让他们过去在该领域的投资价值大幅缩水——据曾任百度高级副总裁、百度技术战略委员会主席、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的王劲(现已离职)声称,百度已经投入200亿人民币。而如此高额投入获得的技术积累,现在百度已然公开了,这对谷歌等公司来说确实造成了一定利益损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