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代本田,技术不行?

 q1338 2017-04-24

这代本田,技术不行?

这几年对本田技术部门来说,应该是很不好过。可能国内许多朋友还沉浸在对“GK5超跑”的倾慕中,但放眼全球,尤其是高级别领域,本田这几年可说是处处碰壁。

最新消息是,本田的F1搭档迈凯伦已经放出想要分手的消息。万一真的成事,可能意味着本田这轮重返F1的彻底失败——连迈凯伦这样的车队都无法协助本田在F1站稳脚跟,对其它低级别车队就更别指望了。

这代本田,技术不行?

F1成绩不堪入目,而在街道上,本田新一代旗舰超跑NSX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就。去年正式上市以来,它在全球掀起的“波澜”只是平平。一大原因是其性能并没有达到世界顶尖水平,而价格却远远超出大部分人的预期。

这轮的本田技术,或者说“技术本田”,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第一个问题,可能是“审时度势”的失误。

拿F1和NSX来说,本田大胆迈入了一个由欧洲列强浸淫称霸多年的领域。本田对此不会不清楚,但这其实和上世纪60年代本田刚起家时的做法很相似——本田在1961年和1965年分别涉足曼岛TT和F1,这两项分别就是当时全球最高级别的摩托车和四轮车赛事。要挑战就挑战世界最高级别——这是本田的传统。

这代本田,技术不行?

塞纳+第一代NSX,本田高性能形象最顶峰的时代。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欧洲赛车列强,比如说今天F1赛场上的各大车队,靠的是产业协同,有很多共用的供应商,包括频繁流动的高级人才资源。而本田却明显想靠一己之力,以尽量不借助或者少借助外力的方式,去完成这轮参加F1的技术研发工作。对于这一点,可以有几种解读:

第一种解读是,本田很自信,觉得自己的实力放在当今还是世界第一水平,所以不怕孤军作战。

第二种解读是,本田不同于职业赛车公司或小众超跑厂商(法拉利、迈凯伦),它的本质还是一家造主流车的汽车公司,又以技术作为立身之本。所以本田希望通过“独立思考”来完成新技术的挑战,以达到锻炼队伍、技术“自强”的参赛目的。

无论是哪一条理由,都需要成绩做支撑。长年不出成绩地投入赛车运动,不但烧钱,还会引起反效果——技术团队的信心被打击,品牌形象蒙上负面阴影——眼下F1领域里的本田,三年不出成绩,已经面临这样的境况。

从个人感情上,我是不忍心看到本田如此“憋屈”的。这是一家有理想抱负、也有辉煌历史的品牌。事实上他们对赛车的投入力度也是全球各大汽车厂商中罕见的。除了F1,本田还以厂队身份参加世界摩托GP和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可以说世界三大领域的赛事都有参加,比奔驰、宝马、丰田这些一线大厂都要积极投入。而且除F1外,本田在摩托GP、WTCC里都具备争胜级别的水准。

也许正因为参赛经验丰富,本田这轮重振顶级运动性能领域的“如意算盘”是打得很响的——先以思域Type R刷新纽北圈速,对欧洲高性能车列强“宣战”;然后参加F1,用2-3年时间重回辉煌顶峰;与此同时推出旗舰超跑NSX,顶着F1新科强者的光环,喊个高价也不乏膜拜者,将本田的高性能品牌形象推至历史的巅峰。

这代本田,技术不行?

以思域Type-R征服“纽北”,是本田这轮高性能战略的冲锋号角。

可惜F1赛场上接连的不给力,让本田的美好计划大大失算。连本田F1项目负责人也开始承认,他们可能低估了当今F1的技术难度。

其实不仅低估了F1,从新NSX的表现来看,本田也低估了当下民用顶级车的技术难度。新NSX虽然搭载了先进的三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和918、拉法、P1在技术方案上几乎看齐,但是实际的性能表现却输了一大截,只能去叫板一下日产GT-R这种档次的对手,而成本/售价却远远高过GT-R,使得新NSX只能成为一种高不可攀、无足轻重的存在。我曾拟过一个标题:《100万的AMG GT、200万的奥迪R8,和300万的NSX》,就是想写写NSX的性价比在欧洲对手面前是何等欠缺竞争力……现在这篇文章我不打算动笔了,因为结果已是人所皆知,不需要论证了。

客观地说,本田在民用车(准确说是“买菜车”)级别的技术研发还是很有造诣的。GK5的1.5L直喷、思域/冠道的1.5T动力系统,都有领先同级的动力表现,性能升级潜力还非常大。双离合变速箱、智能四驱、安全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水平,本田也没有落后于业界。

但要冲高,并且通过冲高获取成就来实现品牌的跃升,的确不是那么容易。它甚至不是靠“勤奋”就能达成的。本田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近几年我看汽车厂商的发展,比较喜欢看“高”一点,了解一下领头人的思想和经历,往往能看到一点端倪。本田的现任社长八乡隆弘,曾担任过本田欧洲和中国的业务一把手,有丰富的全球市场运营经验。但他却是本田历史上第一位没出任过本田技术研究所一把手就直接升任本田总部一把手的社长。

本田技术研究所是本田的技术研发中枢机构,独立于本田总部,专职研究技术,可以说是本田技术的摇篮。从本田宗一郎开始,历任本田总部的社长都拥有出任本田技术研究所一把手的经历,几乎成了不成文的规定。这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公司一把手是懂技术的”这一传统的延续。没有出任过技术部门一把手的八乡隆弘社长,是否“懂技术”,我当然没资格去评判。但至少有理由猜想,由于经历上的缺乏,八乡社长对技术的认知和把控程度也许会不如过去历任社长那么深厚。

这代本田,技术不行?

这代本田,技术不行?

本田真的是一个很有“梦想”的品牌。

挑战顶尖技术性能领域,夺取最高成就,作为品牌营销战略的确是极好。但这明显也是一着险棋。营销口号喊高容易,但技术只能一步步攻坚,最后必须在一个公平公开的平台上被验证。而从F1到超跑,我们看到的本田只有雄心,却不见成效,作为一直自豪感爆棚的大本田粉,也体味到了鲜有的“无力感”。

我知道这年头黑大本田要背负很大的舆论压力,但“大本田”想靠技术称霸世界,那难度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