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上好体育课

 张道坤0 2017-04-24

        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上好体育课

圣水镇中心校 张道坤

在体育教学中,小学上的心理特点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方面:第一,好奇心重,模仿力强;第二,活泼爱动,对体育充满渴望;第三,上进心强,骄傲自信,但缺乏自控能力,坚持性和主动性差等。这些心理特点在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中,表现又有差异。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绝对信任,对老师的话比对父母的话更为重视,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导师是真理;而高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话则开始有自己的分析,甚至能提出个人的看法和见解。另外,低年级学生男女界线不明显,能无拘无束地在一起做游戏和练习,而到了高年级由于生理发育的差异日益明显,男女生开始有界线。特别是女生怕羞心理较男生强烈,表现为:做练习动作躲躲闪闪,不愿与男生在一起做,甚至请假现象越来越多,等等。这就要求体育老师针对小学低、高年级学生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征,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上好体育课。

    一,低年级(一至三年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教学

    1.活泼好动,兴趣广泛。低年级儿童特别喜欢参加体育和活动,上体育课时表现异常兴奋,充满乐趣,有时不等老师讲完就按耐不住手动脚动做起来。为此,低年级体育课老师要精讲多练,安排游戏活动的时间要长些,内容要活泼,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游戏配上些儿歌或加以风琴伴奏,模拟些舞蹈动作和学些动物走路或奔跳等等,那就更合乎他们的心理,做起来兴趣更浓,干劲倍增。

   2.不知疲倦,喜欢表现自己,自控能力差。低年级学生容易冲动,好胜心强,初生牛犊不怕虎,做动作爱抢先,游戏喜欢争带头人。特别是兴奋来得快,不容易控制自己。高兴起来即使是累得满头大汗还要坚持练习,甚至咳嗽喘气也不愿下场休息。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轮流担当游戏的带头人,另一方面又要正确引导他们发扬勇敢顽强的精神,并对他们明确规定跑的距离、方向、跳的高度、次数,游戏规则等,使课堂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保持合理。同时,随时观察他们在活动时的表现和身体的外在反映,在必要时调整活动的时间和次数,并注意适当的休息,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还要教育学生注意运动卫生,强调他们在运动出汗后,不要脱光衣服,不要喝冷水或用冷水洗头。

3.模仿性强,喜欢看老师做示范,但注意力又容易分散。

小学低年级学生模仿力强,对优美的动作充满乐趣,对语言或者一些不良姿势及动作都爱模仿,而教师又是他们模仿的重点对象,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为此,体育教师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做到授课任务明确,力争课堂示范准确优美,轻松自然。

二、高年级(四至六年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教学

1.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竞争意识强烈。随着身体的发育变化和知识的增长,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变化也教大,普遍表现在求知欲旺盛,遇事好追根问底。对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有个人的见解,而不是师教生从,人云也云。他们对重复的教材不感兴趣,喜欢上新课,每当学会一个新的动作时,就表现出快慰和喜悦,而且进去心和好胜心十分强烈。他们特别喜欢竞赛性的体育活动,好在比赛中争高低。他们往往不服输,常常为一些活动比赛争吵不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可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把教学内容与竞赛活动结合起来,多安排一些竞赛性质的小型比赛。另一方面教师又要注意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比赛,胜不骄,败不馁,互相团结,不要互相埋怨。特别通过比赛培养学生遵守组织纪律,互相协作,团结友爱和诚实,不弄虚作假的优良道德品质。

2.接受新生事物敏感,追求好奇,动作惊险。小学高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重,对新生事物反应敏感,喜欢追求新颖,特别是男生对惊险、新奇的动作,有时甚至不考虑自身的身体条件,常出现不待教师示范完成或不听完教师的讲解,就急着去模仿。在一些惊险的动作中,在没有教师保护的情况下,不顾个人的安危就去试做。因此,往往容易发生受伤出事。为此,体育教师进行此类教学时,应向学生讲述体育锻炼的科学知识,使学生懂得身体素质和体力的增长、体育技术和技能的形成要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不要好高骛远,盲目追求。另外,教师在选材上一定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身体实际,以《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依据,不要选择那些超出《大纲》范围或者难度过大的教材和动作去教学。这样既能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能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3.男女生性别差异日益明显,开始出现界线。小学1113岁,尤其是女学生,他们开始先后进入青春期,个子长得特别快。体现为:上体育课不太好动,跑步做动作不愿使劲,得过且过,爱整洁怕羞,做动作瞻前顾后,躲躲闪闪,。特别是做游戏比赛不愿与男生手拉手或者混合编组,开始出现经常请假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男生往往不明底细,甚至嘲笑起哄,这更扩大了男女生之间的隔阂,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教师应掌握这些变化,在教学中宜考虑女生特点,做好区别对待,多采用男女分组教学法。

在教学内容上,分别考虑男女生的特点、差异、爱好项目进行合理安排,这样既能调动女学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把体育活动中的不利因素变为有利条件,把被动变为主动。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最重要的是要能够了解少年儿童存在的生理和心理的差异与特点,并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创造性和突破性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