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日里话读书

 武当书苑 2017-04-24
  今日专为读书设,还是世界级的。愿望极其好,尽管应者寥寥。有本地媒体称,此前调查得知,有阅读能力的居民,年均读纸书7·0几本。也就是说,大概一个月读半本多点,还不论厚薄,更不论内容。说不定,相当数量的人,读的还是炒股的,算命的,测字的,灌心灵鸡汤的,以及追求长生不老的。
  所以光说读多少本书,没多大意思。读书的本意是教人聪慧,教人文雅,如果读来更糊涂,更粗俗,不读也许还要好些。
  早前把聪慧文雅之人唤作“读书人”,把上学唤做“读学”,比方“读中学”“读大学”,说明读书,可不是人人都能的。得先期努把力,达到某个境界或高度,才有资格。而一旦读了学或书,再说话做事,就得接受与不读学、不读书者的不同评价。后者可以出语粗鄙,举止荒唐,前者不行。“亏你还是个读书人!”只这句,就足以把前者的脸羞红。
  读书人要脸,客观上抬高了道德标准,增加了做人难度,这事儿很讽刺。
  当然人要读书,还远不止要聪慧要文雅。人生在世,寿命有限,活动范围亦有限。面对随时随地涌到面前的陌生事和物,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这是生命的本能,也是生存的本能。否则,是该接受,还是该拒绝,是该吞食,还是该吐掉,都不闹不清楚,很可能会让只此一次的生命,就此一次性了结。
  据说阿米巴虫和爱因斯坦都会犯错,二者高下立判的标准只是在,前者如果错了,就会与错误一道死去,后者如果错了,则会让错误代替自己去死。举这例的是个科学哲学家,很遗憾把他的尊姓大名忘了。一直的读书不求甚解,终于在此收现世报。估计那哲学家说的是,一极低一极高的两个生命,饥饿时面临某个未知物,前者是先吞进去再说,后者是先试试再决定是否吞下。
  正由于生命有时限,活动有空间,人面对巨量的未知,不可能逐一亲自去试,于是就有向前人讨教的需要。正是在自己之前无数的前人,试出的经验,成为后人无须再试的便利。而前人的经验,在文字被发明后,就多半被记载在书里。所以越是后人,就越是要读书。同理,越是有书读的后人,就越比无书读或少书读的前人,生活得更安全,更自由,更便利。
  许多被叫做科学道理的玩意儿,现在觉得它神气得不得了,其实在它被发现之初,不过是无数前人试错的结果。只是在试错中被证实,后人才无须再重头再试。比方一些生活中早已成为常识的道理,三加二减五等于零,三角形三内角的和等于180度等,早已被此前的无数人试过,不需要今人再去证伪或证实,今人直接拿来用就是。好像是列宁同志有讲,道理就是前人亿万次的证实,形成了“逻辑的格”,后人不必再费心思,直接拿来就用。就好比数学公理,今人不必再自己推演其正误,就可放心大胆地当它至公至真之理。因为无数前人早已替你推算过,可是丁点儿问题也没。
  庄子的有涯无涯感叹,确实会直接导致不可知的悲观。可是,那当是在书不多的时候,遇事多得自己亲历亲为,闹得自己往往力不从心,所以爱思考的庄子,才会发出那般的感悟。后来书越来越多,尤其到了今天,大多事情不再需要人运用直接经验了,太多的未知都可从书上得来了,也就等于把人的寿限延长了,活动范围扩宽了,秀才不出门,就能知天下事了。
  互联网时代尤其。因为此前存在了几千年的“书”,不论是“印”在啥东西上的,都完全不能和今天的互联网比丰富,比读时的方便。所以今天的“读书人”,很多已是“刷屏人”。或说今人是少量读书,大量刷屏的人。
  还是有人迷恋纸质书。说是“书香”的好闻,刷屏无法给予。又说书阅读起来方便,刷屏则有所不及。甚至还有养生派的见解,谓读书有益眼睛和颈椎,刷屏恰对这二器官损害巨大。等等。就像至今仍有人用笔写书,迷恋那种走笔沙沙的感觉。个人见解,除非此人书法极好,否则他若投稿,肯定是编辑大人的最厌。人家还得替你敲,敲的时候还得仔细辨认,改的时候还得找地方落笔,一旦改动大还可能连落笔的地方都找不到。所以见到的作家,业余的,专业的,无一例外,最后都弃笔用键,包括七老八十的先生,都从手写版起步,逐渐丢掉用了大半生的笔。
  个人体会,快速敲字时的感觉,特别是当字跳出的速度超过思维的速度,或说思维慢过敲字时,让十指停在键盘上等待思维跟上来,很神奇,也很刺激。
  若欲读书,是没法读完的。以往说到了图书馆,面对那么多的书,会头晕,会悲观,会生出类庄子有涯无涯的倦怠,甚至失望感。到了今天,面对随时的“打开”,发现再刷也刷不完那屏,再读也读不完那些跳出的内容,会更失望和悲观。
  这就被逼到读书的老话题上:书那么多,读哪些?
  个人观点:不读就算,要读就读经典。道理很简单,正因为书太多,读不完,才要精选少数。还因为,有些书,读了浪费时间,还可能把人带偏,读了比不读还糟。
  经典就不存在这种危险。因它数量极少,不太费时。因它是精华,不会令人失望。哪些书是经典?这固然有争论,不过,只要把书简单地分个类,就可以十分方便地得知,在某个类别里,其实就那么几本十几本最多几十本,称得上真正的经典。
  比方中国哲学,《老子》或《道德经》绝对算经典。《论语》就有争议了。争的是啥今不说。只说前者,但凡想了解中国哲学的人,还能绕过它么?而它,众所周知,篇幅仅区区5300字,比今天一些高校规定的本科毕业论文字数还少。可人家那是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啊!哪怕后世躺在它上面吃饭的人,恐怕都有成千上万,哪怕研究它的文字,可能都留下上亿数目,仍然还是你爱读不读,它在那儿;你再咋读,它都还需再读。陈鼓应说它是“精炼的哲学诗”,其实说小了。因为还没有这么经得读和研究、尤其能深刻影响后人的诗。关键是,还没有包含那么深厚宇宙人生深刻道理的诗。
  同理,中国哲学经典中,《庄子》也值得永远读。也因它是绕不开的经典。妙的是,它和《老子》精神相通,心灵相锲,可经常连着读。还有,它实在太好玩儿。也可以说,太好读。读中,不知不觉,就被它洗脑,且洗得个清清爽爽。
  再比方中国文学。古典的,从《楚辞》开始,到唐诗宋词的中几百篇,再到四大或几大名著,也都是公认的经典。至于现代的,还是让后人去敲定罢。就像如今公认的经典,是前人为我们设定。其实,是时间为我们的选汰。
  中国古典文学经典,量有多大呢?就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至少,不比今天滥市的鸡汤书大多少。一个真想读它们的人,若能把时间集中花,大概一两年就能读得很有感觉。即使是断断续续地读,读它个三五年,也会谈吐聚变,气质焕然。
  好像是雅斯贝尔斯说的,选择什么样的哲学书,就意味着选择什么样哲学思想。猜想他这是建立在事先读过很多哲学书之上,才可能做出的选择。通常没有此前经历的人,要选择什么样的哲学书来读,个人觉得,还尽量省事省时,找那些史上哲人都绕不开的书来读。
  没太多道理可讲,因为道理太浅显:那些书是经典,甚至是经典中的经典。读了信不信不谈,从不从不论,至少不会浪费时间和表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