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冠南 —— 笑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4-24

 

       笑,是人类最常见对事物表达的一种表情。哈哈大笑、莞尔一笑、回眸一笑、轻蔑之笑、冷笑、奸笑、讥笑、嘲笑······。笑法各不同,内容自然也千差万别。



       唐伯虎点秋香,他是天生"摘花"有方的天才。因为"摘花"从无专门学校和专门书籍好学。想必他是自学成才。他混进华府不几天,无晓得这个唐解元想了个什么损法子,就逗得秋香见了他便怎么也忍不住要掩脸偷笑。不料秋香的一、二、三笑过后,变戏法似的,秋香就把自个儿给笑到了这个风流才子唐解元的怀里去了。气得华府大、小两个傻公子差点把唐伯虎当肉丸子吃了。


       本来这两个傻公子见了秋香也是一脸皱皮肉包子似的傻笑,可秋香却笑不起来。原来,抱得美人归还是要想办法先让美人笑起来的。这是唐伯虎的经验。华府傻哥儿俩那里会有这般"摘花"本事呢?



       秋香的三笑,便成功了她与唐伯虎的姻缘,厉害。豈不知人比人气死人!还有比她更厉害的主呢。瞧瞧人家大美人杨玉环只需"回眸一笑百媚生",就把个唐玄宗笑得神魂颠倒,并"从此君王不早朝"。好个花皇上,和贵妃整日整日的厮混,混得差点连国家也不要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只是为了杨玉环能吃上新鲜的南国佳果,唐玄宗便不惜累死人,跑死马,命令各驿站星夜兼程向京城急急赶送。那种玩法的前卫精神,就算放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来比,也还仍然是可以创纪录的。杨玉环的迷君本事后人不佩服绝对不行。这么一比较,唐伯虎与秋香们的玩法,就实在显得寒酸,太过小鹜见大鹜了。



       笑会笑死人,也是常常会发生的事情。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有个土匪头子叫座山雕,这家伙邪得很特别。手下一群小土匪不怕他发怒骂娘,就只怕他笑。一旦听到他笑了,就个个骨头发酥,双腿发软。尤其是怕他连着笑。因为小土匪们太知道了,只要这个匪首连着笑三声,他就必定是要大开杀戒。这个家伙绝不绝?绝透!他连杀人的意思也要让人反着来领会。想想在他手下当个小土匪也真不容易,也得首先要学会逆向思维,否则连个万人唾骂的土匪也没得混。



       「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现在看起来,这个老先生真是个一辈子也没有活明白的迂腐书生。他从年青时代起,就梦想着能有朝一日考上光宗耀祖举人。他拼了命般地考啊,考啊,考了多少年也没考上。临老了终于给他考中了。这一考中好事就变坏事了。当送"录取通知书"的锣声一响,他真吃不消这天降喜讯,便开怀大笑,并死命吼着"中了、中了"。他不知道,但凡年纪大的人,各项生理指标退化,已经禁不起如此大喜的情绪变化。情绪一起落,弄不好就容易乐极生悲。这一中一乐,让范进老先生倾刻间就乐成了个疯子。



       旁边人为他老先生想想也真不值。一把年纪了,何必还把功名看得如此重要呢?一生努力考、考、考,考上了人却没有了。不过倒是那个时代的考试制度,的确值得点个赞。选才不受年龄限制,只要本人愿意考,就可以一直考到死为止的。


       画家里面也有把"笑"来作事的。"八大山人"四个字的落款实则是"哭之笑之"的意思。不过他从来也没有告诉别人他为什么笑,为什么哭。他是活在大淸朝的明朝皇亲,即使有话他也不大好说。他不说后来人就只好妄加猜测,所以说法也有不一。"八大山人"他是给后人留了个"笑"的谜,世世代代就让后人你猜去吧。



       齐白石老人也曾经讲过:"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亦一笑"。这个老先生笑的功力不得了,堪称绝世无双!不论别人怎么对待他,他一概付之一笑。这是何等的涵养?怕是他老人家的超级涵养,从他的前世就开始练起了。齐白石的笑比圣人,神仙还厉害。弥勒佛的笑是:笑"天下可笑之人"。菩萨殊不知,凡是可笑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佛又何必去笑他们呢?由此可见齐白石"笑"的功力的确无人可以与他比肩,如果拎不清,硬要和他比一比,那注定只会是幼儿园级水平。


       "相逢一笑泯恩仇"。一笑之间,恩仇两忘。笑的是"和"。"笑谈渴饮匈奴血"讲笑的是气概。"笑里藏刀"笑的是奸侫。"笑不露齿"笑的是礼貌。皮笑肉不笑,笑的是阴险。"笑一笑十年少"笑的是健康。



       关于"笑"的内容与典故实在太多、太多,就此打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