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美物计 纸,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 但在她的手中,却能变幻出无限的可能 她的创意与巧手 赋予了纸灵动的生命 纸本无华,她却能覆手为花 纸很脆弱,她却能用纸做首饰 纸水不相融,她却能让纸在水中绽放 她是温绮雯 一位85后纸艺师 她说:“就算是最普通的一张纸 在她这里,也有着非凡的表达” 温绮雯 2015年温绮雯举办了人生的第一次个展——“惊蛰” 制作了3个互动性跨界纸艺装置 暗香、一眼一世界和夜潜 暗香 人过花开,暗香徐来 暗香是一组红色跟金色为主题的纸艺植物墙 当人走过时会触发装置 开出一朵一朵红色的扇花 它是放在窗边的瞳孔 你走过时便会慢慢收缩 那个熟悉的街角,注视你 一眼一世界 深海海底 走近时便会闪烁浮游的光辉 好像深海夜潜的时候碰见了水母 它们在很热情的和你打招呼 夜潜 2017年4月,温绮雯刚刚推出了她的新作 这是一组能带到水下拍摄的纸艺作品 它颠覆了大家认识纸水不能相融的观念 通过水母与水流之间的关系,暗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无论你是奋勇向前,或是痛苦挣扎,还是随波而去 却总是不自知地追逐了大势的流向” 这便是“逐流”的由来,唯美而令人震撼 温绮雯说,纸艺可以创作的空间非常的巨大 她希望在未来的创作里加入更多特别的元素 做出更多让人惊艳的作品 “纸艺自然地走进我的生命 作家以文字倾吐,画家以画作说话 我的,则由纸表达” 温绮雯从小就表现出对艺术的热爱 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画画 到报考大学时毅然选择了艺术类的专业 开始了她潜心创作的道路 大学期间,温绮雯修了一门叫做书籍装帧的课 期间需要收集大量纸材的资料 她就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对纸材的兴趣 “你会发现你对它有来电的感觉。” 她这样描述自己跟纸的相遇 之后她便尝试用纸材做一些课程上的创作 包括毕业作品也是一件大型的纸艺装置 如今已经作为优秀毕业设计留校了 工作后,温绮雯还是继续保持对纸艺的爱好 在对纸艺的钟情中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后来心里面有个声音跟她说 很想潜心去研究纸艺 于是在2013年底她辞掉工作 变成一名独立的纸艺师 由于纸艺属于小众艺术 没有教材和老师,她就靠自己摸索 边实践边总结 “希望通过纸,这种极为普通的媒介, 创造出让人惊艳的作品, 颠覆大家对纸材的传统看法!” 这便是温绮雯创作纸艺的初衷 温绮雯总是随身带着一本小本子 看电影、听音乐,或是看展览的时候 把脑海里一闪而过的想法记下 作为她灵感的来源 等到创作的时候 她就从本子里挑出可行性较高的 画出草图,开始动工 纸艺作品的创作 看似没有繁多的步骤 却是琐碎和漫长的,需要极大耐心 一件完整的纸艺作品,包括 构思,画图,剪、雕、折、揉 以及最后的组装环节 雕刻这个一般人认为最枯燥的环节 却是温绮雯最喜欢的 慢工出细活 她特别享受这个缓慢而宁静的过程 “她们觉得这很耗费精神, 面对一件事情几个小时, 一连数天,特别枯燥,但我却不觉得, 我是乐在其中。” 与传统的剪纸艺术不同 温绮雯主要是用笔刀雕刻 她说,当我拿起笔刀 我便在自己的纸艺世界沉思和畅游 外面世界静谧几近停止 温绮雯会运用特殊材质的纸去创作 突出纸在艺术品上表现出的独一无二的造型和质感 她的作品“向阳”是由一朵既像太阳又像向日葵的鲜艳花 其中橘黄色的纸叫做土豆纸 并不是染色而成,而是自然生长出这种颜色 她希望用这个作品表现出阳光的颜色 表达出自然的力量
配饰是每个女生时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温绮雯也一样 但是她觉得首饰不一定仅仅局限在金属或者宝石 于是尝试着用纸做首饰 她选用防水性相对好的纸材来做首饰 不仅是艺术品,具有观赏性 日常的佩戴也完全没有问题 以纸雕刻出栩栩如生的鸟儿剪影 栖息于环形结构之上 带来清新的大自然气息 仿佛耳边清脆的鸟鸣不断 温绮雯在传统纸艺的基础上 融入时尚与精致的元素 除了在材质上突破外 她希望能让纸雕活起来 温绮雯还喜欢尝试材料的多元化 比如把纸艺与灯光结合起来 将LED灯装在这些纸雕里面 镂空的纸材中透出或白净或泛黄的光 充满了浪漫童话的色彩 灯光忽明忽暗,形态栩栩如生 仿佛深海生物在自由呼吸 温绮雯的纸艺无论是创意 还是构图、配色、层次,都极具美感 在纸的世界里 她用剪刀画形,用锥子镂空 认真打造每一个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