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邱紫华 讲师简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方美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东、西方美学史、美学理论及悲剧等方面研究。已出版专著《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东方美学史》(上下卷)、《东方美学简史》《东方美学与艺术》、《印度古典美学》、《西方美学史》中的第二卷《文艺复兴——启蒙时代美学》、《思辨的美学与自由的艺术——黑格尔美学引论》等。专著多次获得国家及地方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内容简介:唐玄宗早年励精图治,创造了唐朝历史上的第二个盛世,开元之治,也使得唐朝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然而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唐玄宗晚年对杨贵妃过度宠爱,杨贵妃的家人便趁机开始把持朝政,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无才无德,却依靠杨贵妃的关系,坐上了当朝宰相之位,杨国忠重用亲党,拉帮结派,杨家的权势越来越大。造成了外戚专权,朝纲混乱。其实唐朝的由盛转衰,是由众多因素所造成的,但是唐玄宗对杨贵妃的过度宠爱,毕竟是安史之乱的导火索,而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了,但唐朝从此由盛转衰,终于在农民起义的战争中,结束了三百年的统治。 全文: 在古代希腊的传说中,有一个美女叫海伦,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一看见海伦就被迷住了。他设法拐走海伦,回到自己的城邦。 这样,就引发了希腊与特洛伊之间,长达十年之久的战争。最后,特洛伊失败,城邦被破,成了一堆焦土。尽管如此,特洛伊人还说:我们为了一个美人去死,值得!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希腊人对美的爱好,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尊重。那么在中国,中国人对美,对美女,对美好的事物,同样是充满喜爱的。 在唐代,中国就出了一位惊艳绝伦的美人,人们也为她打了七年战争,就是安史之乱。当时,有人主张杀死这个美女,以解天下人之怨恨。这个美女是谁呢? 就是千古流传的杨贵妃,杨玉环。但是,这位倾国倾城的美女,最后也死了。我们中国人喜欢欣赏悲剧,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这个毁灭的过程中,表达了中国人的怜悯心和同情心。 一千多年过去了,杨玉环的名字被中国人牢牢记住。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那么,杨贵妃的人生经历是怎么样的呢? 杨贵妃生前,就有人写诗赞美她,比如李白在诗中说: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词》) 同时,也有人讽刺她。她死了以后,有不少诗人写诗歌颂她,咏唱她,也有不少人写文章议论她。有人写戏曲表现她,也有人写传奇怀念她,凭吊她。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是一个难以评价的女人。 传说,杨玉环一生下来,胳膊上就戴着一个玉环,像贾宝玉一生下来嘴里含着灵通宝玉一样,所以小名叫玉环。杨玉环出生在四川,成长在河南叔叔家,她天生丽质,体态匀称,灵活机敏,头脑聪明,可以说是人见人爱,这就是: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白居易《长恨歌》) 一个美女,光有体态的美能不能成功呢?不能,只能说你是一块璞。什么叫璞?蕴含着玉的石头叫璞。要把璞变成玉,必须靠识璞人雕琢打磨。那么,第一个雕琢打磨杨玉环的人是谁呢?是她的叔叔杨旋璬(jiao),这是一个很有眼光的小官僚,此人攀附权贵心理甚强。我家里藏了这么个宝贝美人,得想办法用她。通过各种关系,最后,把杨玉环许配给了唐玄宗的儿子李瑁,成了王子李瑁的妃子。这就是: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白居易《长恨歌》) 杨玉环,不仅人生得美丽,而且十分聪明。《资治通鉴》上说:她懂音乐,善于迎合,尤其是善于迎合皇上的意思。这样,她就走出了人生的第一大步,成了寿王李瑁的妃子。 第二个雕琢她的人,是她的首任丈夫寿王李瑁。李瑁一看见这么一个美女给我当媳妇,便心花怒放,然后就在宫里,派顶尖水平的乐师,舞蹈家系统的培训她。杨玉环从小喜欢音乐舞蹈,有良好的基础,加上丈夫李瑁请了那么高级的艺术指导来悉心教她,很快,她就成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有一定艺术才能的美人。在这一点上,是很多其他美女所不具备的。 也就是说,杨玉环是一个有很高文化档次,有很高艺术修养的美女。不仅丈夫爱她,打磨她,培养她,而且李瑁的母亲武惠妃,也非常喜欢她。唐玄宗一生打动他心的,刻骨铭心的女人,就是两个:一个是武惠妃,一个就是杨玉环。杨玉环非常孝敬武惠妃,她俩的婆媳关系特别好。唐玄宗也十分关注杨玉环,这样,杨玉环就成了皇帝,皇后最喜欢的媳妇,这是杨玉环人生的第二大步。 看到这里,我们会产生一个疑问,此时此刻,杨玉环作为唐玄宗儿子李瑁的妃子,怎么后来又会成为唐玄宗的妃子呢?这种违背伦理的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呢? 杨玉环嫁给李瑁之后,大概过了两三年,李瑁的母亲武惠妃突然死了。武惠妃是唐玄宗最贴心的女人,她一死,这个风流倜傥的唐玄宗,心里就空落落的。 史书上记载:后宫数千,无当意者。后宫有几千美女,没有一个中唐玄宗的意。武惠妃走后,唐玄宗心里的失落和寂寞没人填补,没有漂亮的女人,没有贴心中意的女人,这样的日子,他一天也过不下去。 唐玄宗寂寞的灵魂,需要人的安慰,怎么办?当时有一个人,给唐玄宗以点拨,与其说是点拨,不如说是馊主意。这个人是谁呢?就是高力士。高力士是唐玄宗的贴身太监,他发现唐玄宗十分关注,眷恋,欣赏杨玉环。在武惠妃去世前两个月,唐玄宗和武惠妃照例到华清池度假,这是他们的嘉年华盛会。一天,杨玉环自己骑着马,在华清宫里转悠,被唐玄宗看见,连忙叫高力士说把这个丫头给我叫过来。高力士把杨玉环叫过来后,与唐玄宗共进午餐,午饭后,整个下午唐玄宗怅然若失,闷闷不乐,高力士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武惠妃死后,唐玄宗熬了两年,开元二十八年十月,又到华清宫休假,唐玄宗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让他的妹妹玉真公主到李瑁府里,通知寿王,要儿媳妇杨玉环去侍驾。李瑁一听见父皇请自己的媳妇去侍驾,顿时五雷轰顶,傻了,李瑁敢怒不敢言,杨玉环就这样来到华清池。这一次,杨玉环陪了唐玄宗18个夜晚。 唐玄宗有了这种既定事实,就要开始打主意,决心把爱情进行到底。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去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不上班了,朝政都荒废了。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这一宠爱就是十几年,一直到杨贵妃死。这是杨玉环人生的第三大步。 你想一想,一个56岁的皇帝,和一个20岁刚过的儿媳妇搅和在一起,这不是乱伦嘛!尽管你唐玄宗君临天下,威风无比,但是,面对千百年来的礼教,面对天下人的舆论,你的这种搅和,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怎么办?用什么办法来掩盖这个事实呢?用什么方法来搪塞天下舆论呢? 在高力士的狡诈安排下,他和唐玄宗一起,采取了一个脱胎换骨法。什么叫脱胎?什么叫换骨? 先讲什么叫脱胎。杨玉环被封为寿王妃,李瑁的妻子,当时在册封登记簿上,填的明明是:杨玉环为杨旋璬的长女。当时她还不出名,是个下层普通女人,因为漂亮成了皇帝的儿媳,没有必要弄虚作假。文章就从这儿开始,杨旋璬有个哥哥,已经死去多年,叫杨旋琰。现在一脱胎,就把杨玉环说成是杨旋琰的女儿。杨旋璬的女儿嫁给了寿王,现在杨旋琰的女儿嫁给了唐玄宗。一个人分成了两个人,这叫分身有术,这就是脱胎。以后史书《新唐书》,《旧唐书》上,都是这么写的,杨旋璬是杨玉环养父杨旋琰的弟弟,是她的叔叔。在史学界,关于杨贵妃的身世一直是云遮雾罩,扑朔迷离。 什么叫换骨呢?就是把已经进宫的杨玉环,叫女官,一个普通的女官,不是侍女。让她自己写一个申请报告,我自愿要求出家,到宫中的太真观当一名女道士。那你就去吧!所以,杨玉环的道号,叫太真。其实,她一天也没到岗,天天陪着唐玄宗,宫中本来就是一个禁区,这些事谁知道呢? 后来,唐玄宗在册封的贵妃登记簿上,写的就是女道士,号叫太真的这个杨玉环。这就是换骨,这个过程换了四年之久。时间是长了一点,但是,唐玄宗一天也不寂寞。 杨玉环通过三大步,达到了她人生的辉煌顶点。唐玄宗专宠杨贵妃,腐败也就从这里开始。 杨贵妃的哥哥,叫杨国忠,原名杨钊,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没有什么才能,是一个混混。但是,凭着妹妹的关系,一路攀升上来,最后当了宰相,是庸人当政,一个误国的宰相。 杨贵妃的几个妹妹,一个当了韩国夫人,一个当了秦国夫人,一个当了虢国夫人。秋天渡假,每年十月到华清池去,杨家的队伍最耀眼,嘉年华的缆车,万人空巷出来参观。 杨贵妃天天生活在唐玄宗的无比宠爱之中,但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变故,让一个昔日的贵妃成为死在荒山野岭上的孤魂野鬼呢? 就在这时候,安禄山发动了叛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安禄山何许人也?此人是个胡人,北方的游牧民族,人长得十分肥胖,是当时拥有北方最大权力的节度使。此人看起来很憨厚,其实他是粗中有细,非常有心计。他看准了唐玄宗的弱点,只爱杨贵妃,对其他事没兴趣。于是,安禄山就拜杨贵妃为干妈。 那天上朝,安禄山第一次见着杨贵妃,唐玄宗也坐在那儿,他先给杨贵妃行礼。唐玄宗不高兴了,我是皇帝啊,你怎么先给贵妃施礼?安禄山说:我们胡人的习俗,从来是先敬妈妈的,所以,我要先敬娘娘。这样一来,杨贵妃很高兴,唐玄宗也高兴。 我既然当了干妈,我得表现一下自己啊。新生儿出生三天,要举行洗澡仪式。杨贵妃在宫中,就叫宫女们逗他玩,把一个肥肥胖胖,高高大大的安禄山,按在水盆里洗澡。洗完以后,杨贵妃做了一个大大的襁褓,把他裹起来,真是荒唐至极! 这样,安禄山取得了唐玄宗的信任。一朝大权在手,他就要想办法推翻唐王朝,于是,就由他挑起了安史之乱。安禄山是草原骑兵,凶悍无比。安禄山的军队势如破竹,潼关失守,马上就要接近长安城。唐玄宗连忙组织军队护送,准备出逃。没有其他出路,只有向西,往宝鸡,四川方向逃跑。 第一天出来匆匆忙忙,沿途也没有接待,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一直到晚上,唐玄宗才吃了一点老百姓家的东西。皇帝都吃这玩意儿,你说士兵能吃什么? 第二天一早继续行军,中午时分,来到马嵬坡这个地方。这里是唐朝通往西域的一个驿站,一座小城。当时,吐蕃(bo)刚好来了一个外交使团,到达长安,一听说发生事变,就跟着唐玄宗一起往西跑。这些人也吃不上饭,就找杨国忠,解决吃饭问题。正在杨国忠和这些外交使团交涉之际,军中愤怒的士兵,突然有人叫了一声:杨国忠和外国人一起策划谋反啦! 这时,军中有一人射箭,射中杨国忠的马,杨国忠从马上掉下来,逃命奔跑,乱军赶上,就把杨国忠给杀了。一气之下,杨国忠的弟弟,杨国忠的儿子,杨国忠的妹妹全被杀了。还把杨国忠的头割下来,挂在枪矛上。 在这种情况下,宫廷中的警卫部队司令,龙武将军陈玄礼,跑到唐玄宗面前说:现在士兵们怨声载道,已经把杨国忠一家全杀了,希望陛下同意,立即把杨贵妃处死。 有一个叫韦谔的京官,马上在唐玄宗面前磕头,说现在的事情非常危急,皇上要马上做出决断,您的安危就在瞬息之间。唐玄宗说:贵妃深居后宫,她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事,杨国忠有罪,她没有罪啊!你们为什么要杀杨贵妃呢? 这个时候,高力士又说话了:陛下,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现在,杨贵妃在你的左右,将士们能安心吗?请陛下深思,只有杀了杨贵妃,您才能有安全。此时此刻,杨贵妃已经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杀。唐玄宗一听,叹了一口气,同意高力士的建议,并让高力士处理这件事。高力士把杨玉环带到一个佛堂里,叫人把杨贵妃勒死了。杨贵妃一死,兵变平息。 杨贵妃,一下子就从辉煌的人生顶峰跌落下来,被人草草掩埋,连棺材都没有。 杨贵妃死后,各种社会舆论就出来了,说安史之乱的祸水是杨贵妃,把杨贵妃责为亡国祸水。其实,杨玉环这一生都是人家棋局中的一个棋子,被人家控制,支配,利用。杨玉环从一个平民达到人生的顶点,是身不由己的,只能说她是一个听话的演员,根据人家导演的要求,规定,去扮好自己的角色。那么,这祸水,这污染源竟究在哪里呢?在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才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杨贵妃在马嵬坡一死,应当为这一幕大起大落的悲剧画上了句号。但是,此后的千百年间,奇怪地传出许多关于杨贵妃当时并没有死的传说,有的甚至说,她远渡重洋,去了日本。 说杨贵妃没有死,有几种传说:一种是替身说。因为高力士一直生活在杨贵妃身边多少年,听说一定要死处杨贵妃,就着急了,于是,他找了个宫女来替代。传说勒死的是宫女,不是杨贵妃。把她的头发一披,请将军陈玄礼来看,披头散发的,也看不出来是谁。 第二种是假死说。说当时并没有把杨贵妃勒死,勒的时候,高力士叫人不要使劲,只要把她勒晕过去就行。杨贵妃其实没有身亡,就请将军陈玄礼来看,你看她死了吧!陈玄礼一看认可了,就说把她埋了吧。一会儿等她气缓过来,人又活了,就被身边的人救走。据说是被当时访问大唐的日本使节救走,并把她悄悄地辗转弄到日本。 第三种就是去日本说。日本的民间人士,和日本的学术界都说,白居易的《长恨歌》里说: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白居易在这里就是暗指日本。在日本山口县,有一座杨贵妃的墓,另外还有一个地方,也有一座杨贵妃的墓。当然,这些说法,都缺乏坚实的历史依据。 但是,说明一个问题:杨贵妃没有死,本身就代表了我们对杨贵妃的看法,代表了我们对杨贵妃的评价,代表了中国老百姓对美人的关爱,和对美的一种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