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夹桃片片掩秋声

 牧神的pan 2017-04-24

夹桃片片掩秋声

 

拿到孟实先生的这本《厚积落叶听雨声》是在芳菲盛开的三月,路过一树树的粉色的桃花,正好应了先生的“积叶层层听雨声”吧。早前已经读过先生的《谈文学》,再看先生的书便少了几分陌生的意思。在书中,先生谈文学,也谈个人日常,甚至是从没有郑重其事谈过的人生,也在信中做了“提及”,幸运的是,我是众多聆听者中的一个。

从书名开始,便是美的。从打开与结尾,无论是插图还是折页的诗歌设计,都是匠心独具。再是内容,“因为不了解,所以纷纷扰嚷的世人”,“生命的狂澜动荡所保留的几分冷静”,完美的不完美”,跟许多流于形式的作品不同,不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给人以或隐或现的直觉。

就先生的这本是来说,陈述两个直观且深刻的感受。

感兴趣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和日神(阿波罗),分别代表了两种形象,及情感力量和理性精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审美态度与价值取向。酒神精神意味着感性而狂欢迷醉于,而阿波罗精神则是象征着理智逻辑与道德的观物之态。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并不是非的两条平行线,而是相交合并。其实也就是参与和观照,若不曾参与,去融于世,乐于世又何来怎么能去参悟观照。

尼采倡导说“一切价值之重估”,高扬狄奥尼索斯精神,反对阿波罗精神,实则不然,这应当是一个过程,日神在成为酒神之前一定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酒神的,就像演戏,会演才会看。正面例子,当如卫子夫般不争,不抢,不显,不露之淡然

处之。这最终的境界方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至于为什这也是一种美,因为距离。

 

疑惑的是,句句涉美,终不知何为美。先生谈到了美感与美的本身。首先美非实用,非客观事实。其次美感不是一种快感,但我认为就范畴来说,快感更泛于美感。既然美不是一种客观事实,那么就必然与主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就比如,道德上的“真善美”会感到身心愉悦时,这应该是一种快感,它本身并不具有审美性。而要达到美感,就必然要升华或是转化这种快感。就美学角度来说,“美”就是“不自然”,这里便涉及到了“自然美”的问题。我不禁会想到,“纯自然”状态,算美吗?琢磨了许久,我认为“纯自然”是不具备任何美的属性的。而关于“美”,一切在心,即美是主观的。一半在物,一半在你。故就自然,文学,艺术来说,都是主观控制。所以就先生谈到的“无言之美”,“蕴藉之美”,“距离之美”等等,也无外乎是自己的心境。

由积叶听雨而来的生活之美,情与境的不断生发,是超脱也是征服,亦如人生。

人生的悲剧就在于——当断不断,放不下,拿不起又死活挣不开,可悲的在取舍之间徘徊又惆怅。我想大抵是因为达不到“慢慢走,欣赏啊”的状态,又不甘于止步,矛盾的集冲突就产生了悲剧,“寻寻觅觅”又“凄凄惨惨戚戚”。所以超脱也是一种美,一种观照人生,恬静而和谐。当我们回过头来,也许能发现“经历不美的岁月,只一个聆听的位置,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自己醒来”便是人生。

这芳菲盛开的三月,秋天过了,冬天也藏了,很少下雨,清理了落叶,总是明媚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