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起 唐宋词起拍多有平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景起 此种平起的方式最多见。写景为开端,借以营造特定的抒情氛围。在作了充足的铺垫渲染之后,再渐次切入情语,往往能收到韵远情深的艺术效果,因此上景下情的结构最为常见。 如魏夫人《菩萨蛮》: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 词写女子的怀思之情。起二句状景,而“鸳鸯”二字,则已为篇末的相思情怀埋下伏笔。由上片的摹景到过片的渐露本意,一直到结语处点明题旨,由景及情,一路渐次写来,运笔极为从容。“溪山”二句主要起铺垫引叙的作用。 ②情起 词中起句写景多,抒情叙事少,乃是缘于词贵婉约蕴藉,以情或事为起难免“质实”而“生涩”,失去柔婉的韵味,不符合词的审美特质。不过以情发端的词,若能精心构思,同样可以收到动人的艺术效果。 发端以问句领起,以“永夜”之冷落氛围衬托“抛人”者不知何处的无情,别有一番凄恻况味,而相思者的无奈之情与幽咽之音仿佛可从字句间透出。全词以情起,以情结,笔意流转,首尾相绾。起拍以情真意挚打动人心,典型地体现了初期词作的艺术特征。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起句也是直接抒情,落笔便点明别后的相思郁悒。整首词以抒情为主。情景交融,景语不多,却恰到好处地将情融进其中。 注意:以情开篇,感情一定要真挚,要做到让读者感同身受。才能引起共鸣。像李煜的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比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等。 ③事起 唐宋词还有一些作品是以叙事起笔的。 如苏轼《临江仙》: 其实,不仅发端两句,此词上片全属叙事但在描述词人夜饮归来的同时。通过“醒复醉”、“仿佛”、“敲门”、“倚杖听江声”等生动的细节描写,点染出词人潇洒与旷放。起句尤为洒落,与篇末“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高怀逸兴前后呼应。虽以叙事起却能予人摇曳生姿的美感,绝无平淡寡味之弊,唐宋词中以事起的作品很少,却也不乏精品。 小令在产生初期还有一种起笔方式,就是用叠语发端,体现出鲜明的民间歌谣的特点。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