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国玉焦墨︱从“惜墨如金”到 “惜水如金”再到 “惜白如金”!

 湖心书馆 2017-04-25

  

刘国玉,1942年生于广东翁源,诗书画家,画室曰“井观居”,坐井观天之谓。幼承庭训,诵诗习字。1959年至1962年在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专读书,因遭阶级斗争极左路线与“文革”之劫,在农村苦力劳动达十七年之久,历经磨难,却未曾磨灭艺术追求。1979年调入翁源县文化馆工作,业余从事中国山水画、书法、诗词创作,在画坛别树一帜,成为集诗书画于一身的著名艺术家。

1992年任翁源县文化局副局长、韶关市第九、十届人大代表,曾获“广东省先进文化工作者”称号。90年代,刘国玉开始专注于焦墨山水画的创作,所作焦墨山水,风格雄健,张仃大师观后题辞曰:“气象浑穆,魄力雄强”。刘国玉以山民的深沉感受以朴素而雄健的笔墨语言去诉说自己的山水情怀,故廖冰兄大师为他的画展题词曰:“笔酣墨饱颂山魂”。

刘国玉或不能称之为“智者”,而“仁者乐山”是定然的。刘国玉先后在广州、韶关、香港举办画展,是广州画院特聘画家、韶关大学客座教授、上海交大海派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翁山诗书画院院长。至今出版著作有:《刘国玉诗书画集》、《焦墨风骨》、《井观居诗稿》、《翁山翰墨》(翁源籍海内外书画家涂夫、刘国玉、涂志伟、许明辉、罗渊合集)及《煮过的灵魂和煎过的河山》等。

  

春烟花雨 70cm×138cm

写完《以笔墨悟道》一文,我以为我已经把刘国玉的焦墨说得差不多了。有朋友说:“道”都被你“悟”出来啦,往后的话,还能嚼出什么名堂来?我心里想的是:中国画的焦墨山水,画到上文言及的《山的脊梁》、《雪霁》、《万里江山铁铸城》那样的境界,怕是也到头了。孙悟空一个筋斗能翻出个十万八千里,还在如来佛的巴掌心呢!无非就是那么几套皴染枯润的笔墨家伙,再能再狂,还能蹦跶到哪个云头上去?

  

山居 70cm×138cm

刘国玉身世坎坷,至今还蜗居在粤北翁源山区。既不新潮也不趋时,自然也对互联网之类甚为陌生。往时,若是想看他的画,我还得穿洋过海再穿山过岭的,九曲十八盘地步入重林叠嶂,方能一窥真面。万未想到,今日接读友人从网上传来的刘国玉焦墨新作,荧屏上的画面一经点开,我整个人就呆定了,哑了声、傻了眼:这这这,这是何方鬼斧,何路神功?但见烟山茫茫,墨气苍苍,水云荡荡,天风浪浪——此乃何等笔力,何等气度,何等高境哪!焦墨在刘国玉笔下所幻变出来的奇观,确是大大超乎我的审美预期和美感想象的。

  

家山看云 70cm×138cm

自清初程邃(1605-1691)以降,远及黄宾虹而近至张仃,纯用渴笔焦墨入画的大家,虽多有传世佳作,但把焦墨这样一种单纯的绘事手段,发挥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地,刘国玉的贡献是独具超拔性的。无论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继承和创新方面,或是在艺术史、绘画史意义上的审美思维和审美诗学方面,都是深具启迪意义的。

  

书法 慎独

震撼我的,恰恰正是这——笔墨的可能性与无限性。谁都可以一眼看出,刘国玉的这些焦墨近作,并没有玩弄新巧奇技,完完全全植根于传统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根基里,但是,却又大大超越古来山水画、文人画的传统套路了!——这里面,有范宽,有石涛,有黄宾虹,有李可染……,但是,更有熔合中西绘画语言的写生观察和造型功力,得自“山人”真实境遇的观照眼光和自在胸襟,以及来自对生命造化的深刻感悟而获得的大悲悯、大超越与大感怀、大诗情。

  

云山苍苍 69cm×70cm

托尔斯泰说过:“艺术是感情的诗,科学是理智的诗。”眼前这些刘氏焦墨,果真是笔墨的诗,山水的诗,人生的诗——色彩、音响、空间的诗篇,令人欲哭欲泪、欲歌欲泣的华章巨制!两个焦黑绝白的单色纯色(就用色而言,其实只有一个:纯黑),竟然可以企及这样的表现深度,抵达这样的艺术高境,笔者忽然就想到前些年某位画界名家的那句名言:离开形式需求,“笔墨等于零”。——在刘国玉的焦墨面前,笔墨,果真只是“形式”么?这样几乎呈现了无限可能性的笔墨,能够“等于零”么?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果真走入了“归零”境遇——走不出陈陈相因的穷途末路了么?

  

铁杆数枝峰上横 70cm×138cm

对此,刘国玉的焦墨新作,作出了斩钉截铁而又掷地有声的回答。试看—— 《层峦叠翠图》、《南国雨林图》、《滴翠图》。——爱画读画多年,说句斗胆的话,这真是前无古人的笔墨!大黑、大满的构图,淋漓、恣肆的用笔,同时又富有含蓄蕴藉、收放有度的章法。曾有论者言:古人喜说“惜墨如金”,到了刘国玉的焦墨,却是“惜水如金”;眼前的刘氏新作,却竟是——“惜白如金”!乍一看黑不隆冬一片黑满墨色,仔细辨识那笔墨里的肌理筋骨,却是有着清晰的山型走向、山体脉络的。

  

夏雨蒸云铁铸山 69cm×70cm

刘国玉本是学西画出身,西式的透视感、层次感与造型关系不露痕迹地融入了中国传统笔墨里,甚至那墨点笔触也让人想到那西方印象派时期的“点彩法”;而那每一处似乎相当“吝啬”的虚白处理,却在在透现出兼持具象与抽象的空间感与色彩感。就我也许有限的阅历而言,《层峦叠翠图》在黑满浩荡中表现的那种蓊蒙绿意,《南国雨林图》里那种南国山林特有的如雾如潮的氤氲水气,《滴翠图》那片淋漓而抽象的墨色所呈现的浑博气象,就是古人、前人与今人同辈画家的山水笔墨中,从未如此表现过的。

  

犹忆丹霞 68cm×70cm

《苍山之魂》、《丹霞风骨图》。——这是浩歌当哭的史诗巨制!千山奔腾,云横九派;巍然一峰,涵苍漱紫。那种豪雄壮阔的浩然胸襟,那种峭拔爽亮的笔墨的色彩感、旋律感和歌唱性,让人想起唐音宋韵,想起李杜苏辛,想起金戈铁马与大江东去——这是南国绘画中少见的慷慨悲歌之情和阳刚金石之气!但是,却又不见那种空疏挥洒的粗豪。细读墨痕笔触,在构图布局上,在虚实衔接上,你要惊叹画家的沉着用笔和精细经营——这不是那种“当众挥毫”似的急就章式的“大作品”,而是运思有时、慎密落笔的苦劳之作,面对画幅,你甚至可以想象出画家沉潜“面壁”的书写神态。

  

隐隐溪桥卧野烟 69cm×70cm

《故园溪声》、《粤北山村》与《乡山春潮图》,则又是竹笛悠扬、南风曼妙的“如歌的行板”了。刘画特有的逼人气势仍旧在那里,但从《故园溪声》那些被烟雨凄迷笼罩着的竹林竹雾间浮出的瓦舍瓦脊里,从《粤北山村》那些被的莽莽群山簇拥着而高高升在竹林水气之上的客家屋围里,也从《乡山春潮》那片从高崖巨岩间纷披飞泻的泉涧里,你是可以读出画家一片“万山奔处是吾乡”的温柔敦厚的乡心乡情的。古人所言的“墨分五色”,果然不虚。在此数作中,笔墨的抒情功能——在浓稠枯淡变化间溢出的那种色彩感和旋律感,被推向了极致。

  

书法 苏世独立 横而不流

《奏鸣图》、《峡谷鸣瀑图》。都突出了这个“鸣”字。显然,画家在此,是刻意要让笔墨“出声”——在笔墨的音响感方面寻求突破的。站在这两幅立式构图、墨色一重一轻的画作面前,《奏鸣图》狂疾走笔的大色块中跳跃着的那种节奏感,《峡谷鸣瀑图》中那个有着明显传统笔墨师承痕迹的细致笔触之中,你真的仿佛可以听见,万流归宗,群山间涓涓汩汩、拍荡有声的泉涧的轰鸣之声。

  

云壑 70cm×69cm

最后,我想特别介绍一下《望岳》与《苍苍暮山碧》。《望岳》的笔墨是具象的,那种介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细致写实笔触,让我想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在气宇逼人里却透出那种温润感,又让我读到石涛山水里的某种特有的“清亮甜润”。《苍苍暮山碧》,则就完全走向笔墨的抽象追求了。那种如梦如烟的墨色,似真若幻的影像,都让我想到赵无极那些东方情趣的抽象绘画。

  

故园遗梦 69cm×68cm

但此二作的风格,无论具象或抽象,都推向一种艺术的极致表现,却是非常“中国”的,浸透着民族风而风骨独具的。它让我想起刘国玉非常尊崇的前辈大师李可染一句平实而有深味的话:艺术是什么?艺术就是“狠狠表现”。刘国玉近期的焦墨新作,正是在这“狠狠表现”之中,把中国画的传统笔墨,又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境。《望岳》写的正是杜甫《望岳》诗意。老杜诗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恰恰道出了笔者观赏刘国玉近期的焦墨山水作品的真切感受、期待与祝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