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龙草

 秦岭之尖 2017-04-25

园艺 | 苔藓 微景观 | 传统文化 | 庭院情怀 | 视觉

新浪微博ID:@行行之沙

“《诗经》——国风·陈风”有一首《防有鹊巢》: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

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

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就是图中的这种草,学名绶草,又叫铺地锦。粉白的小花盘旋而上,俗名“盘龙参”,乍一看完全是野草。

台湾歌曲“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兰花草也指的是绶草。绶草是世界上最小的兰花之一,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名录。

绶草(又名:盘龙草、盘龙参、龙抱柱、双瑚草 猪鞭草)

植株高13-30厘米。根数条,指状,肉质,簇生于茎基部。茎较短,近基部生2-5枚叶。总状花序多数密生的花,长4-10厘米,呈螺旋状扭转;花小,紫红色、粉红色或白色,在花序轴上呈螺旋状排生;花期7-8月。

名字由来

用“盘龙”给这种草命名,真是太形象不过了;盘龙草的花也象一条美丽的“绶带”披在身上,古代常有绶带、佩绶、印绶等物,其实绶就是一种丝质带子,古人经常用它拴勋章拴印纽,而绶草之所以被称为绶草,大抵是因为它长得就像古代的绶吧。

生长环境:

  1. 生于林下阴湿坡地或溪边。

  ⒉生于林下阴湿地。

地理分布:


约50种,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少数种类见于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我国产1种,广布于全国各省区。

绶草属分布非常广泛,几乎是连续分布,常见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包括欧洲、北非、澳大利亚、新几内亚、美国以及加勒比地区。绶草属在某些地方是濒危的,但在其大部分分布区中都是一种很常见的野草。它们生长于草甸、牧场、热带草原、森林等环境中,能适应酸性土壤以及石灰土


一般选择分株繁殖:全年皆可进行,最好在花期后挑选壮的侧芽,用手指捏住茎部轻轻揪出。

浇水

浇水在兰花生长盛期,夏季一旦缺水,则盆兰生长不良,兰花需八分干、二分湿。浇水应本着“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的原则。浇水必须浇透,不可浇半截水。浇水次数可视盆兰的植料而定。如火山石、红砖粒、浮水石等硬质疏水植料,每天可供水1次;塘泥、腐殖土等吸水性强的植料,则可两三天供水1次。浇水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切忌在中午浇水和当头倾注。应以清洁无污染、微酸性水(pH值5.5-6.5)为好。兰花烂根,叶面出现黑点,叶芽腐烂等病态,多与供水不当有关。

花卉植物栽种后,第一次浇水被称为“定根水”。定根水必须浇足浇透。一般上盆后要连续浇水两次,第一次浇水,见水从盆底孔流出后,再重浇一次。选择适宜的浇水方法。通常采用喷浇法,既能增加空气湿度,又能冲洗叶面灰尘。但对于叶片有绒毛或正在开花的花卉,不宜喷浇,而应将整个花盆放在水盆里,做到水不淹盆口,利用盆底孔渗水,使盆土湿润。注意水温。如果水温与土壤温度相差较大(超过6℃),冬季先将水放置在室内一段时间,或稍加温水,使水温升到15℃左右再浇花;夏季应避免在烈日暴晒下和中午高温时浇水。浇水时间。在春、秋、冬三季,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4点以后是浇花的最适宜时间。


病虫防治/绶草

鞘锈菌

通常在叶的上下表面,较少在茎上出现凸起的小疱,内含黄色、橙色、锈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状孢子。锈病并不致命,叶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长衰弱。防治方法除剪去病叶外,可用65%代森锌粉剂500-600倍液或含铜杀菌剂喷洒。

白绢病

多发生于霉雨季节。初发病时、叶基布满白色茵丝.导致根茎腐烂。防治方法:去掉带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剂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风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严重的病株要烧毁。


炭疽病

终年都有,高温多雨季节更为猖撅,而以建兰感染尤多。病斑先从叶尖向根茎处延伸,初为褐色,然后逐渐扩大增多,出现许多干黑点,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积极改菩环境条件外,在发病期内,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治,每7-10天一次;然后再辅以1%等量式波尔多液,每半月一次,连续喷3-5次。

介壳虫

俗称“兰虱”。在高温多湿、空气流动不畅的情况下,繁殖最快。可于孵化期内用1%氧化乐果或1500倍50%马拉硫磺喷治。如盆数不多,亦可人工刷除。

最美最具创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