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哲学大总结下:承易经丨哲学百论(五二)

 伟天英 2017-04-25

前面两篇文章,分别讲了“三道”和“六理”——在这些道理的背后,《易经》的思想呼之欲出:

天地人三才,正是来自于易经八卦;六理,对应的是六十四卦的六爻演变:每一卦,都包含天地人的阴阳六爻。

因此可以说,易经相当于是三道六理的函数形式

通过前面两篇文章的论述,可以结论的是,中国哲学并没有超越三道六理的范畴。

也就是说,易经包含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中国的哲学思想,主要传承于易经。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国哲学大总结下:承易经丨哲学百论(五二)

首先,中国哲学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人,处于天、地之间的思想智慧和生存智慧——前者是理论哲学,后者是实践哲学。

就像我们看到的,中国哲学的理论与实践是融合在一起的。

例如: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一定会接着倡导相应的仁政王道的治理方略;不论是理学还是心学,也都是在知、行关系上的辩证认识。

当然,这里总结的中国哲学,不包含外来的佛学。并且也部分摒弃了,佛学对中国本土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哲学大总结下:承易经丨哲学百论(五二)

在第五一论谈到的,特殊的是引入的佛学,将对智慧的修行变成了主体,而不是指向实践的工具化的客体。

这种差别,在二者对“心”的解释上,表现明显:佛学的心,就是指向内在的智慧觉悟成佛;而心学所谓的心,是与外在行为合为一体的,强调的是心的“知行合一”,即外在行为体悟与内在知会的结合。

用现代语讲:心学认为,舞台有多大,才能证明心有多大——舞台才是目的;而佛学则认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就是舞台本身

中国哲学大总结下:承易经丨哲学百论(五二)

既然中国哲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的认知与生存问题,那么,必然要注重事物其中的“动、静”阴阳两个侧面。

由此,在三道的基础上,引入阴阳,就衍生出反映“道之动”的六理

西方哲学也注重动静,如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社会动力学与社会物理学等——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哲学(易经)将动静的分化,又融合到了一起

即,分紧跟着合,分合同行。这其中的分合转化,难以用语言具体去描述形容。而易经则很巧妙的利用了一些事例,去说明相应的道理。

或许,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领悟这些道理的真义吧。因为实践就是这样的动、静与分合转化。

在这一点上,以实践指导为指向的中国哲学,传承于易经的思想

中国哲学大总结下:承易经丨哲学百论(五二)

最后来说说,思想上对《易经》的具体的“历史传承”,以作最后的总结论证。还是拿最具代表性的道儒墨三家,作为例证:

道家重天理,以为天理昭彰,人顺用之,可无争无斗;儒家则不认为这种完全的顺从能够达到目的,而是应当“求于人自己”,倡导人定胜天的责任、价值观和能力构建

墨家则看到,当时的事实情况是,天理人伦,都是不可信的——最核心的,还是大家一起把地道的物资经济搞好,然后一起奔小康,人与人之间尚同、兼爱那就最好。

如果说迷信是一种中性的偏执,那么:道家迷信天理昭然,自然而然则水到渠成;儒家迷信人力能定天地,而墨家则迷信“实用价值面前人人平等”。

三者分别代表天道、人道和地道的主张,而三道的思想都可以在易经的论述里找到源头。

中国哲学大总结下:承易经丨哲学百论(五二)

接着是后世的哲学发展,如“一个本原”(张载的气一元论)、“内在矛盾说”(朱熹的理气二元论)等,其实都可以在《易经》里找到对应的思想:

世界的本原就是太极——太极就是一元的“气”。而太极化生阴阳两仪,阴阳生化万物,所以在万物内有天生的内在矛盾,这是“二元论”。

所以,后世的一些理、气的倡导和各自的争辩,虽然自以为新颖,其实都没有超越易经的哲学大范式——只不过换个“名”而已

《道德经》:名可名,非常名。名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事实本身。

中国哲学大总结下:承易经丨哲学百论(五二)

在对易经思想的传承方面,虽然后世有所发展,但从范畴上讲,都离不开太极本原和阴阳互动,以及易经的三才体系:天人、人人、地人关系。

因为易经考虑的核心问题是:人处于天地间,可能面对的各种情况。这也正是中国历代思想家的共同命题。

《易经》的博大,不在于有多少卦,而在于其严密而周全的思想体系:围绕三道六理,构建起来的“思想框架”。

而其思维方式是,基于客观事实,在变动中去总结不变的存在与规律性。所以,虽然思维框架很简单,却可以包容万象,适用于众生百态。

文:何为贵 每周更新三论,感谢关注/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