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什么样的审美,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汉青的马甲 2017-04-25


本文配图选自电影《和莎莫的500天》。



有人说,在考虑要不要和这个人结婚的恋人们,可以先和对方来一场旅行。旅行中,很多细节都会见一个人的人品。


比如,准备旅行看他是否细心,应对危机事件看他的能力,甚至旅行中的很多小事都能看他是否贴心。


可我觉得,考虑要不要结婚,最好和他一起打造一个家看看。


不仅是有关经济的“消费观”,还是有关精神的“审美力”。


我的好朋友lily和老公chan在结婚前就差点因为“品位”而分手。





lily非常喜欢北欧宜家风格,心中设想是白色或淡蓝的墙面,整体就以清爽的原木色为 主色调,软装以蓝色搭配。


可是chan不同意。他心中的理想家是传统的中式风格,有全套的红木家具。


“全套的红木家具多贵,你知道吗?再说咱们房子并不大,能hold住这样的风格吗?”lily问道。


'又不一定要买好的真正的实木,就买高仿的嘛。”


一听到'高仿'这两个字,lily当时就炸了。“高仿高仿,你让我住在一个全是次品假家具的家里,过高仿幸福的日子吗?”


那次争吵,很凶,lily大半夜哭着打电话给我,说当初看上了chan就是因为他踏实肯干。虽然chan的家里拿不出一分钱来帮忙,但她也从来没有抱怨,婚房是两个人攒了好几年的钱付的首付,装修也尽量在能力范围内实用好看。


本来就觉得很辛苦委屈,突然他还要她住在假红木家具的房子里,“我觉得我的生活就是大大的low!”


可是,chan并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我笑笑,这不就是典型的品位不同,矛盾多多么?



lily和chan本身就是两个审美观有些不同的人。lily精致时尚,不盲目追求大牌,就说穿衣打扮吧,买不起太多奢侈品,但一定会找一些非常好且性价比高的独立设计。可chan就比较随意,也曾经衬衫配球鞋过。


木心先生说了,没有审美力就是一场绝症!lily激动地说。


她一直觉得,家是一个人品味的终极体现。服装造型可以百变,甚至一个月就可以进阶一次,但家不一样。按照现在的房价水平,能凑够了钱在深圳这样的地方买个房子,至少也得住个10多年。如果一开始装修就没有精心设计,那以后肯定会对家越来越嫌弃。连天天生活的地方都觉得看不顺眼,那还有什么幸福感可言?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展示的是他个人的风格,可一个家的品味格调就能反应他整个生活状态啊。lily苦着脸哭诉。


“我们连审美都这样不同,可能真的不合适吧。”到最后,lily有些颓然,想要分手拆伙。



lily和chan的矛盾发生在很多情侣和夫妻身上。如果从恋爱到结婚,有100个瞬间想要和对方分手的话,一定有90次发生在装修的时候。而且,我也听过不少婚房装修没谈拢结果分手的故事。


双方都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最大的金钱投资给这个未来寄予无限厚望的家,关心则乱,越在乎就越问题多多。


两个品味不同的人在一起生活,确实会少了许多趣味。就拿很多细节来说,太太喜欢鲜花每周一换,如果先生觉得这是浪费,久而久之,太太也会觉得无趣,两个人的生活都会少了很多美的调剂。如果先生喜欢简单清爽黑白灰,太太则坚持五颜六色来混搭,两个人对于家的期待肯定也不同。


可是,难道品味不同的人就不能一起生活了吗?


并不是啊!因为每对爱人之间,除了有审美的差异之外,还有爱的共性。


当审美有了分歧,爱可以让他们互相理解和融合。



后来,lily和chan达成了一致,他们花了整整两天泡在红星美凯龙,看了很多种不同风格的家居设计,然后找了设计师,打造出简单大方的新中式风格,中和了传统的中式和简约的北欧风,家里甚至有了几分让人安静的禅意


两个人对新家都很满意。


结婚的时候,chan说了一句特别让人感动的话:“亲爱的,你总说我没有品味。但是,找到你,不就是好品味的最好体现么?


lily笑着,泪如泉涌。

 


公司副总袁最近有些无奈,原因是他的父母。


袁给老家买了一套新房。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一家人挤在一个很小的筒子楼里,父母当时天天想着能住上宽敞的大房子。后来,虽然家里也换了个大两居,但袁还是想给他们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买一套不错的房子。


因为满含着感恩和爱,袁谋划已久,就想把这套房子按照完美样板来打造。


房子装修之前,二老就商量着要把以前的旧家具搬过去用,一是省钱,也是因为年纪大了怀旧,总觉得有熟悉的东西在身边会好一些。



这些旧家具包括什么呢?带脚的五斗柜、电视柜,木制的沙发椅,藤椅等一堆。


在袁眼中,这些都是破铜烂铁,只会与新房的环境格格不入,看起来脏乱差。


妈妈还特意收拾了一些蕾丝罩,说要带过去罩电器搭家具防灰尘。


袁的脑子一片发麻。


双方都在坚持。有一次,袁实在忍不住了,说:“爸妈,您俩的品味能不能跟上时代啊?”


二老突然讪讪,相对看一眼。父亲说:“是啊,咱俩老了,眼光也不行了,让儿子去弄吧。”


后来,二老对装修的事情不再上心,对新房的期待也没有那么大了。


一天,看着爸爸闲适地躺在藤椅上看电视,夕阳余晖下,他戴着老花眼镜,头发花白,电视里,正在放一个“你看我家美不美”的广告,片中的妈妈也和自己的妈妈一样,特别爱蕾丝罩。


袁好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我们做儿女的,长大了挣钱了,总想给他们最好的。可是,我们的回报有的时候却永远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施予”,从来没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想他们真正的需要。


其实,二老并不太愿意离开住了大半辈子的旧房子,愿意去新房的原因之一甚至是为了方便带孙子。


关于装修和家居,甚至是生活,两代人的品味有很大差别,但并不应该有鄙视链啊。他们的出发点,难道不都是一样因为爱么?他们的目的不也是一样,都是为了方便又温暖的生活么?


袁找了设计师,设计了“轻美式乡村”的风格,把一些可利用的旧家具重新改造,又买了与老家具类似风格的五斗柜、藤椅、沙发。


复古,又时尚,熟悉又有新鲜感——这个新家,让两位老人满意极了。


工作在左、生活在右、家人在旁的生活也让袁越来越心安。


 


实话说,我重视家居,甚于重视服装妆容。毕竟,后者是对外,前者却是对内。


有句话说,你家里的状态,就是你目前人生的状态。


家里整洁干净,富有美感和情趣,生活必然也是有序且有趣的,工作当然也会精神满满。


家里若乱七八糟,毫无品味可言,生活和工作上可能也会对自己的要求低一些。


其实啊,无论是情侣关于审美的分歧,还是两代人关于品味的矛盾,不过是因为对生活有“更高的要求。”这种“更高的”要求,就是人们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啊。


哲学家康德曾说:“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意思是,追求美是最没有目的性的事情,最后却无意中达到了让人们“身心愉悦”的目的。


这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比物质追求更能让人发自内心的快乐。



而你需日日相守的家——这个温馨的港湾里,不同的审美自然会有一些分歧。一个家的和谐,是审美力的互相影响和提升,是品味的中和和相融。


千万不要凭想象,而是要像lily和chan一样,实地去考察,去看一看去听一听,去找到你们彼此的“品味相投”。


红星美凯龙发布了《你看我家美不美》系列视频,风靡网络的鬼马音乐团彩虹音乐团主场,用室内场景剧和音乐告诉你,品味不同,如何为谋。”


点击文尾阅读原文领取红星美凯龙五一优惠券。



广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