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汤十八变”临床举隅(九)

 林以南 2017-04-25

往期文章:

“桂枝汤十八变“医案举隅(一)


“桂枝汤”十八变临床举隅(二)


“桂枝汤十八变”临床举隅(三)


“桂枝汤十八变”临床举隅(四)


“桂枝汤十八变”临床举隅(五)(已删除,公众号回复:“第五篇”可查看)


“桂枝汤十八变”临床举隅(六)


“桂枝汤十八变”临床举隅(七)


“桂枝汤十八变”临床举隅(八)


本次降到了桂枝汤的又一个变化方:桂枝加芍药汤。也就是桂枝汤原方,把芍药的用量加倍而成。在此基础上若再加大黄,便成了桂枝加大黄汤。


最近库医生看的儿科病比较多。


又是一例大便不畅的孩子。


某,女,6个月,自“系肚”(好像是方言,即婴儿大便开始规律之后)后一个月,开始出现大便不畅,大便干,须用开塞露,十余日一行。


平时汗出多,大便时啼哭不安,每日偶发啼哭,腹胀,抚抱或揉按肚子之后得安。精神可,食纳佳。脉缓滑。


盖小儿口中之啼,多因腹中之痛。病人平素汗多,脘腹胀满,揉按得缓,大便秘结,十日一行。若加烦躁,手足灼热,口渴之类,治疗可用麻子仁丸、小承气汤、大柴胡汤等阳明病方考虑。但病孩热象并不明显,且牙牙无语,无法问诊,触手脚温度正常,口唇润泽,故效仿太阴腹满大实痛者,处方桂枝加大黄汤:桂枝3克 生白芍6克 生大黄3克 炙甘草3克 生姜三片 大枣一个切开为引。三付。一付药熬两次,两次熬出药液50毫升左右,分七八次温服。


一付药熬毕,孩子母亲打电话,说药太辣,孩子不喝。乃告知,重新熬第二付,本次仅放生姜一小片,大枣一个切开,药液熬好之后兑入奶粉中喂服。仅服药两付。药后第四天大便得行,后守方又服三付病愈。


桂枝加大黄汤,药性和缓,且口感较枳实之类通便处方要好的多,故当时选用该方,和中缓急,兼以通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儿科药物,需照顾口感,桂枝汤类方口感辛而微甜,孩子服用阻力较小,值得深入研究。


前段时间看到了几个经方煎服当中的变通用法:桂枝汤服后需要喝热粥,重庆龚志贤老大夫就让在桂枝汤熬的时候加一点大米,这样药和粥都喝了。


还见一儿科大夫在比较苦的孩子的药方里面加一点甜叶菊,纠正一下药的苦味,方便孩子服用。效果如何不知道,但用思还是挺精的。值得借鉴和欣赏。


案二:

陈某,男,6岁,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人。


间断性腹痛发作数月,医院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平时家长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属留守儿童,零食不断,反复扁桃体发炎,注意力不集中。面色暗黄,夜卧盗汗,腹痛发作则蜷缩或下蹲,大便干燥如羊屎,脉涩。


此乃外邪不去,虚实兼夹之证,用桂枝加大黄汤:桂枝15克 生白芍30克 炙甘草10克 生大黄10克 生姜六片 大枣四个且为引 七付 


服完之后,大便顺畅,盗汗减轻,气色好转,腹痛发作次数减少。守方续服十付。本次并针四缝。


孩子抗拒不针,其爷爷抱之,奶奶按之,为针双手四缝穴,挤出淡黄色黏液血水,孩子大哭,余佯装威胁之曰,在家听话,少吃零食,否则还得扎。


之后,又来诊好几位腹痛的孩子,印象较深的有一例:某,男,12岁。父母皆为教师,学习成绩优秀,小学五六年级时,下午上课或运动之后回家,饥渴难忍,常空腹吃苹果,长时间累加,出现腹痛,现上初中,间断腹痛。见其肤色白皙,脉沉,形瘦怯弱,二便可。此为过食寒凉,损伤中阳,致生腹痛。处方桂枝人参汤原方:桂枝18克  干姜15克 党参15克 生白术15克 炙甘草18克 该方共服两周,腹痛消失,嘱以后勿再空腹大量吃水果,注意保暖。


在家坐诊,见到了很多留守儿童,父母出去打工,孩子留在家里,物质生活吃喝不愁,但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教育的缺失,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的不利,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孩子不能说不爱,但对于孩子的教育,很多却爱莫能助。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