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7月23日,日军与朝鲜王宫卫队发生战斗。朝鲜建立了亲日政权,宣布废除与清政府的所有条约,并邀请日军驱逐清军。图为1894年6月,日军在朝鲜仁川登陆。 1894年7月20日,清国向朝鲜发援兵,由北洋战舰护卫。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战舰吉野、浪速、秋津洲在朝鲜近海发现了北洋舰队的济远和广乙舰。丰岛海战爆发,拉开甲午战争的序幕。最终清国两舰沉没,多人被俘。图为7月17日,集结在海上的日本“联合舰队”战舰。 继“丰岛海战”之后,清日发生第二次海战“黄海海战”。1894年9月17日,鸭绿江出海口大东沟,清日两国舰队主力近30艘战舰相遇,北洋水师战舰12艘,联合舰队11艘,双方展开了大规模海战。最终黄海海战日本联合舰队击败清国北洋水师取得胜利,日本取得制海权。 1894年9月24日,日军强渡安平河口作战,摧毁了清军鸭绿江防线,第一军浩浩荡荡越过鸭绿江。日本军队史上第一次踏上清国土地。 日本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在清国辽东半岛沿岸展开。1894年10月24日,3万日军登陆开始进攻金州、大连、旅顺。防守金州的清军兵力约3000,日军攻城部队有10000之众,兵力相差悬殊。图为战后再现1894年11月6日攻城情景,部分日军攻城士兵徒手攀登金州城西隅的城壁,突破清军局部防守阵地。 图为金州战役,高家窑南面大田地上遗留的清军士兵尸体。李鸿章北洋军清兵军服的圆形背标上,记有所属部队的文字,与早期单纯“兵”“勇”记号写法有所不同。 日军侵入旅顺,屠杀了市内大量清兵和无辜居民,其状惨不忍睹。因怕招致国际舆论的谴责,日军征用军夫和清国人组成抬尸队,埋葬、火化尸体。图为日本随军摄影师龟井兹明11月24日在旅顺口北方郊外拍摄的埋尸现场。 旅顺虐杀事件的罪魁祸首,第二军第一师团长山地站在渤海湾岸冻结的冰块上狂语:“若无此雪地冰封,吾将山海关一气攻下。”旁边是被日军奴役的旅顺贫民。 清国陆军有近百万人,几十万只枪械,上千门炮械,以及规模庞大的近代海军——北洋水师。图为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成立,在威海卫刘公岛设大本营。北洋舰队是清国建立的近代化海军舰队,实力在南洋、福建、广东水师之上,拥有清军最优良的装备和待遇。 图为清国新购战舰“致远”号,在德国造船厂下水前的情形。船上悬挂德国旗,船尾镶有清国海军标志的龙形铭牌。动力系统采用双引擎螺旋桨驱动,是同时代最新型战舰。 日清战争中,日本海军的综合能力实质上已超越了清国海军。图为日军联合舰队“高千穗”舰上水兵官兵在甲板上的纪念合影。当时日本水兵的服装已与欧美海军服式统一。照片中央是26厘米主炮。 日清战争中,日军缴获大批清国武器,包括德国造克鲁伯山炮、野炮、加农炮、加特林等各类炮械的炮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