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各朝代书界大咖谈“李阳冰书法”

 明远小筑 2017-04-25

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聚焦“李阳冰”


李阳冰

 

(唐)舒元興:今天呢由我来主持我们这个“聚焦李阳冰”这个小栏目,在座的都是来自不同朝代书界大咖,很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在这里也预祝我们这期“聚焦李阳冰”小小的研讨会顺利开展!

 

(宋)徐铉:舒老,言归正传吧,别整那么多虚头巴脑的!毕竟“李先生”是和你生活在同一时代,和在座的我们几个相比,你对他应该更为了解!简单地说说吧……

 

(清)孙承泽:徐前辈,用不着心太急吧!还是要仔细听舒老给讲讲。

 

《拪先茔记》 现存西安碑林



(唐)舒元興:说实话啊,在我们唐代,就拿日常生活使用的书体,大家都喜欢新兴起来的楷书、行书、草书之类。对于隶书、篆书来说,似乎有些太娄了。但是有一点得强调一下,这两种书体不是没人写,只是写这种书体的人是少之又少。说到学书法,跟风现象那是真严重!就初唐的那四位老书法家来说,他们就比较热衷于写楷书、行书之类,还有一个“颠张醉素”组合可谓把草书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些人都让我好生佩服!唯独这位今天我们要谈的“李阳冰”更让我肃然起敬。在我们那个年代呀,书写隶书、篆书主要用在特别庄重、需要加以美观的的场合,像碑额、墓盖、匾额、题榜等。

 

 篆书《颜家庙碑额》 李阳冰 西安碑林藏


(清)康有为:舒老,听说“李先生”在当时写篆书第一!好像你们都把他尊为“有唐子宝”赞誉很高嘛!难怪有很高的声望!

 

(当代):康老师,最近没有关注朋友圈吗,一个关于“李先生篆书作品”的帖子都刷屏了。“李先生”的铁线篆真是一绝,不服不行!也怪不得在当时名气那么大,现在依我看啊尊为“有唐子宝”真是实至名归,如果有“篆圣”也非它莫属。

 


(唐)舒元興:李阳冰的书法功底的确是高人一等!我强烈认为这与他平时对篆书的书写和研究付出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30多年的坚持不懈,对于篆籀的研究也使他更上一个台阶!他有志复兴沉寂千年的秦代篆体,也写了一部书《说文刑正》30卷。待他新晋“网红”之后,大凡丰碑巨碣,名公贵族、普通百姓都请他来题字,写写篆额。能让这样一位大咖题个字也是值得炫耀的事!


(唐)李白:对啊,舒兄!我就专门请“李总”为我的诗集《草堂集》做的序。那书法写的是真棒,怪不得那么多人都找他题字!这日后“李总”的字升值空间巨大,在以后的自媒体时代得迷倒多少小粉丝……

 


(宋)徐铉:是啊,舒老。在没有拜读“李先生”的大作之前,我是强烈反对他的,“‘李先生’曾说过‘斯翁之后,直至小生’”当时听到这句话就感觉这小子太自负了!口出狂言,不知廉耻。如今,看到“李先生”的书法作品,让我颇为惊!”这小子还真有两把刷子!唐朝大历年间,可谓‘李先生’篆迹殊绝,独冠古今!”

 


(宋)朱长文:虽然李阳冰对自己的篆书颇为自负,但是我感觉他是真正的实力派。再说他几十年的潜心研究也是成就他的重要因素。在整个大唐王朝我将三个人的书法列为“神品”其中就有李阳冰!

 


(唐)舒元興:小朱同学,你将李阳冰列为神品!而我却认为他是:“李斯之后,千古第一人!独步有唐三百年。”就拿李阳冰的《三坟记》来说吧,我对这部作品评价很高:“其格峻、其力猛、其功备,光大于秦相有倍矣。”


《三坟记》现存陕西省西安碑林


(清)孙承泽:篆书自秦汉以后,当推“李先生”为第一。今天再次看到《三坟记》,观其用笔淳劲圆转,法度森严,诚不可及!回想起陆探微所画《金滕图》后见阳冰手书,遒劲中逸致翩然,又岂能石刻所能所及!精彩,举世无双!

 

(清)康有为:我认为“李先生”的《三坟记》继承了“铁线篆”笔法,以瘦劲取胜,结体纵势而修长,线条遒劲,笔画从头至尾粗细一致,婉曲翩然。甚是佩服!

 


(当代):李先生《三坟记》书法线条或如垂柳之摇曳,或如流云之舒卷,洋溢著一种抒情的气息,代表着小篆书法在唐代复兴的文采风流。甚是佩服啊!如果有机会一定拜他为师!对了,最近出土的《崔祐甫墓志盖铭》好像也被业内人士公认为“李先生”篆书原貌。

 


(清)康有为:在“李先生”之后,就很少有随意做篆书的现象。一直当我们清代,这一期间大家都以“李先生”的篆书作为楷模。总之“李先生”复兴篆学的雄心大志,也得以展现。

 

更多名家书画特卖

南京画廊拍卖有限公司诚招代理,月纯收入3-5万!

他的草书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书法应这样清新,山水应这样秀雅!

书画收藏,收的是书画,藏得是财富与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